一种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944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48
一种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属于高炉冶炼领域。方法包括:调整主沟中的液面至撇渣器的横梁底部之下给定距离,以预留在横梁顶部至液面之间的操作空间。将用于对主沟中铁水保温以防止铁水凝固的保温层铺设于所述液面之上。在操作空间设置依附于横梁固定的约束件,约束件提供至少容纳横梁的损坏区域的修补间隙。在约束件的修补间隙内填充修补料并捣紧打实,使修补料与横梁接触且至少部分覆盖损坏区域,以形成再生体。待再生体满足选定的修补条件后,移除约束件。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完成撇渣器的在线修补,且易于实施,因此该方法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A method of repairing skimmer 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高炉冶炼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撇渣器是高炉炉前关键设备之一。撇渣器通常安装于高炉储铁式主沟与龙沟之间,用以在高炉出渣铁过程中实现渣铁分离,保证铁水质量。撇渣器在出渣铁过程中实现渣铁分离的原理如下:由于铁水密度与炉渣密度不同,密度小的炉渣将被隔离在上层。流入储铁式主沟端设备的下渣沟与高温高压冲渣水混合水淬流入渣池。因铁水密度大,沉入下层,沿撇渣器通道流入龙沟,最终装入铁水包。由于高炉生产是连续的过程,高炉出铁也处于不间断状态。通常高炉为双铁口轮流出铁,铁口之间出铁间隔时间一般2-3小时。撇渣器在出铁时一直受高温高速铁水冲刷。由于撇渣器及主沟修补周期是按通铁量来确定,且通常是1个月左右。撇渣器的横梁长期受出铁过程中的铁水的冲刷,易出现破损的现象。当撇渣器受铁水冲刷破损后,便失去渣铁分离的作用。因此,部分炉渣会随撇渣器的横梁的破损缝隙流向龙沟,从而进入铁水包,并因此严重影响铁水质量,且易引起铁包结盖、铁包装入量降低,从而增加打包盖人力和物力支出。高炉炉前撇渣器均与储铁式主沟为一体,是与浇注主沟同步完成的。高炉生产状态下,投入铁口号对应的主沟长期储存一定量的铁水,撇渣器通道与横梁一直浸泡在铁水中。目前,当撇渣器横梁受铁水冲刷破损后,采取的维修方案如下:将撇渣器后过眼龙沟的沟头用焦粉或者炮泥垫高,或者用修沟料临时垫高龙沟的沟头,同时适当降低下渣坝高度,待停沟后组织重新修补。上述维修方案存在的不足表现为:撇渣器过渣、铁包结盖现象增加,同时严重影响高炉铁水质量,降低主沟端下渣坝高度,易导致铁水流入下渣沟,渣中带铁极易引发冲渣沟响炮事故。此外,在另一些现有技术中,还存在通过选择材料在损坏的撇渣器之前直接设置一个具有更加致密、耐火的维护坝(如韩国专利,KR100993262B1)。然而该方法存在实施难度大,不便操作等问题。其实质上并未实现对撇渣器的修复(配置器仍然是损坏的),仅仅是以维护坝替代撇渣器渣铁分离作用。或者,通过使用预先设计的模具进行维修(如中国专利CN204529891U)。但是,该模具的使用条件苛刻,使用成本高,也不能完成实质上的在线对撇渣器维修,仍然需要停沟操作。具体而言,该模具至能够对撇渣器横梁底部的冲刷部分进行修补,不能够对撇渣器横梁中间的冲刷损坏部的缝隙进行修补。并且,其模具中的滑道受限,只能根据横梁宽度进行移动,而不能根据横梁高度进行移动。如果撇渣器横梁冲刷变薄,则该模具无法实现完整修补。并且,该模具对于撇渣器横梁中间出现较深的缝隙的修补需求也是无能为力。从实质上而言,该模具仅适用于撇渣器横梁底部某个小区域受冲刷后,横梁底部局部深度不够的情况,但是,其并不具备在线修补功能。对于储铁式主沟中存在铁水的在线修补,该撇渣器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以实现对横梁损坏的撇渣器的在线修补。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该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能够被应用于储铁式主沟,以便在非停沟的出铁间隔期间对受铁水冲刷而破损的撇渣器进行修补。上述方法包括:调整主沟中的液面至撇渣器的横梁底部之下给定距离,以预留在横梁顶部至液面之间的操作空间;将用于对主沟中铁水保温以防止铁水凝固的保温层铺设于所述液面之上;在操作空间设置依附于横梁固定的约束件,约束件与横梁共同限定至少容纳横梁的损坏区域的修补间隙;在修补间隙内填充修补料并捣紧打实,使修补料与横梁接触且至少部分覆盖损坏区域,以形成再生体;待再生体满足选定的修补条件后,移除约束件。该方法通过将储铁式主沟中的液面降低以预留操作空间,然后将约束件通过撇渣器的横梁固定,再通过填充修补料,使修补料与横梁稳定和牢固、紧实地接触,待其满足修补条件后,将约束件去除。该方法的实施时间短,因此可以充分地利用高炉出铁间隙的时间对撇渣器进行在线维修。因此,其能够在不停沟的情况下,实现对撇渣器的维修,从而可以提高铁沟的有效使用时间,进而提高高炉出铁的效率。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方法包括:在移除约束件之后执行的检验步骤。检验步骤包括:确认储铁式主沟中的渣铁流动性。在维修方法中选择对铁沟中的铁水进行保温,以避免其固化。但是基于复杂的实际作业状况考虑,选择在修补过程完成去除约束件之后,再进行渣铁的流动确认,可以确保修补完成后的铁沟仍然是可以自由出铁,同时也能避免铁水意外固化导致的问题。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检验步骤包括:确认储铁式主沟中的渣铁流动性,且当渣铁不能流动时,使渣铁恢复流动性。基于上述检验步骤,当结果显示渣铁不能流动时,则表明铁水固化或者流动性已经显著下降,因此,此时选择进行操作使铁水恢复流动,进而使渣铁可以正常流动。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确认储铁式主沟中的渣铁流动性的方法包括:通过压缩空气吹扫横梁底部之下的渣铁。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当渣铁不能流动时,使渣铁恢复流动性的方法包括:用氧气吹扫储铁式主沟中的渣铁,直至渣铁恢复流动性。由于铁水流动性显著下降或固化,因此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其恢复流动性。例如,通过用空气吹扫使其燃烧而被产生的高温熔化或直接烧熔,以恢复流动性。示例性地,可以使用纯氧,或者进一步地使用压缩的氧气,因为,氧气浓度大、动能大可以施加主动的“挤压”效果。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调整主沟中的液面至撇渣器的横梁底部之下给定距离的方法包括:利用气体吹扫横梁底部以下的渣铁。可选地,气体是压缩空气。可选地,给定距离为30毫米至50毫米。可选地,在利用气体吹扫横梁底部以下的渣铁过程中,主沟下游的铁沟末端始终设置有用于盛装铁水的铁水包。在吹扫时渣铁使液面高度降到选定位置的步骤中,可以选择使用压缩空气。因为压缩空气动能大对渣铁挤压明显,可以使渣铁液面快速下降。渣铁液面的下降高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液面下降太少则操作空间少,下降太多则作业时间增加,且减少主沟中铁水存量。由于铁沟中的铁水储量相对稳定,当液面下降时,部分铁水需通过主沟排出。因此,通过铁水包盛装,避免铁水泄漏。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保温层的材料是焦炭粉末或草木灰。焦炭粉和草木灰保温效果显著,且因来源丰富而具有低的使用成本和高的便利性。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约束件包括底板和侧板,其中,底板位于保温层之上,且底板远离保温层并保持与横梁底部完整的部分贴紧且与横梁损坏的部分留有间隙,其中,侧板包括两个,且位于横梁沿主沟铁水流动方向两侧。可选地,底板通过悬挂在横梁的挂钩被固定。可选地,底板由可熔于铁水的材料制作而成。底本和侧板构成的约束件大致呈槽状结构,可以容纳修补料,利于后续操作中使其稳定地与撇渣器的横梁接触,以提供稳定和足够的修补条件。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修补料是免明火直接接触烘烤的浇注料,浇注料包括耐火材料。相比于需要明火直接接触烘烤的浇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应用于储铁式主沟,在非停沟的出铁间隔期间对受铁水冲刷而破损的撇渣器进行修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调整主沟中的液面至撇渣器的横梁底部之下给定距离,以预留在横梁顶部至液面之间的操作空间;/n将用于对主沟中铁水保温以防止铁水凝固的保温层铺设于所述液面之上;/n在所述操作空间设置依附于所述横梁固定的约束件,所述约束件与横梁共同限定至少容纳横梁的损坏区域的修补间隙;/n在所述修补间隙内填充修补料并捣紧打实,使修补料与横梁接触且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损坏区域,以形成再生体;/n待所述再生体满足选定的修补条件后,移除所述约束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应用于储铁式主沟,在非停沟的出铁间隔期间对受铁水冲刷而破损的撇渣器进行修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调整主沟中的液面至撇渣器的横梁底部之下给定距离,以预留在横梁顶部至液面之间的操作空间;
将用于对主沟中铁水保温以防止铁水凝固的保温层铺设于所述液面之上;
在所述操作空间设置依附于所述横梁固定的约束件,所述约束件与横梁共同限定至少容纳横梁的损坏区域的修补间隙;
在所述修补间隙内填充修补料并捣紧打实,使修补料与横梁接触且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损坏区域,以形成再生体;
待所述再生体满足选定的修补条件后,移除所述约束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移除所述约束件之后执行的检验步骤;
所述检验步骤包括:确认储铁式主沟中的渣铁流动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步骤包括:确认储铁式主沟中的渣铁流动性,且当渣铁不能流动时,使渣铁恢复流动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认储铁式主沟中的渣铁流动性的方法包括:通过压缩空气吹扫横梁底部之下的渣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渣铁不能流动时,使渣铁恢复流动性的方法包括:用氧气吹扫储铁式主沟中的渣铁,直至渣铁恢复流动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修补撇渣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主沟中的液面至撇渣器的横梁底部之下给定距离的方法包括:利用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生利蔡林于美晨余骏陈小东陈运东骆昊徐国庆欧阳军李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