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顶集装箱,其包括箱体、顶盖、横向牵引件和纵向传动组件,箱体的顶部具有开口;顶盖用于覆盖开口并沿横向可折叠,顶盖具有相对于箱体可移动的移动端和枢接至箱体的固定端;横向牵引件沿横向延伸并与移动端连接,用于带动移动端沿横向往返移动;纵向传动组件沿纵向延伸并与横向牵引件通过转轴连接,纵向传动组件驱动转轴转动而带动横向牵引件运动,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横向牵引件相连的定位件,定位件设置为与展开状态中的顶盖的移动端对应,横向牵引件绕设在定位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开顶集装箱能够实现方便轻巧地打开或关闭顶盖,顶盖的打开方式省时省力、简单易操作,有利于推广使用。
Open top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顶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开顶集装箱。
技术介绍
开顶集装箱的种类较多,有的侧面开门,有的顶面开门,顶面开门的还包括单扇门和多扇门两种形式。通常,顶面开门的集装箱都非常大,十分沉重,顶盖打开或关闭时需使用机械起重设备,也有少数开顶集装箱的顶盖可以手动打开或关闭,但是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开顶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顶集装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开口;顶盖,所述顶盖用于覆盖所述开口并沿横向可折叠,所述顶盖具有相对于所述箱体可移动的移动端和枢接至所述箱体的固定端;横向牵引件,所述横向牵引件沿横向延伸并与所述移动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端沿横向往返移动;以及纵向传动组件,所述纵向传动组件沿纵向延伸并与所述横向牵引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纵向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而带动所述横向牵引件运动,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横向牵引件相连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为与展开状态中的所述顶盖的所述移动端对应,所述横向牵引件绕设在所述定位件上。根据本方案,可以借助于横向牵引件使顶盖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换,从而实现顶盖的打开和关闭;并且可以借助于纵向传动组件驱动转轴转动使横向牵引件在定位件和转轴之间沿横向往返移动。本技术提供的开顶集装箱能够实现方便轻巧地打开或关闭顶盖,顶盖的打开方式省时省力、简单易操作,有利于推广使用。可选地,所述横向牵引件的牵引端经由所述定位件绕设后与所述移动端连接,所述横向牵引件的与所述牵引端相对的相接端绕设在所述转轴上。可选地,所述转轴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横向牵引件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中。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顶侧梁,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侧梁上的定位件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定位件基座上的定位件转轴,所述定位件转轴相对于所述定位件基座可旋转。可选地,所述纵向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从动轮,以及位于所述从动轮下方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件连接,所述主动轮处设置有限制所述主动轮转动的止动件。可选地,所述开顶集装箱还包括辅助开顶装置,所述辅助开顶装置向上支撑所述顶盖以使所述顶盖部分地脱离所述箱体。可选地,所述辅助开顶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向展开状态中的所述顶盖提供向上的偏置力。可选地,所述辅助开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顶盖上的阻挡件,所述支撑件沿竖向可移动,所述阻挡件突出于所述顶盖,所述支撑件向上移动并支撑所述阻挡件向上移动。可选地,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滑轨,所述顶盖具有与所述滑轨可移动地连接的滑轮。可选地,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移动端处;并且/或者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顶盖的相邻的两个顶板之间。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开顶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顶盖在关闭位置;图2为图1中示出的开顶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顶盖在打开位置;图3为图1中示出的移动端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定位件;图4为不同于图3的移动端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示出的转轴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从动轮;图6为图1中示出的主动轮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其中止动件在限位位置;图7为图1中示出的主动轮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其中止动件被拆卸;图8为图1中示出的开顶集装箱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移除了侧板;图9为图8中示出的辅助开顶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1中示出的开顶集装箱的再一个立体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示出的辅助开顶装置的一个放大示意图,其中顶盖打开一定角度;以及图12为图10中示出的辅助开顶装置的另一个放大示意图,其中顶盖在关闭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
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本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顶集装箱100,该开顶集装箱100可以实现顶盖120的方便轻巧地打开和关闭。具体地,开顶集装箱100包括箱体110和顶盖120。箱体110的顶部具有开口,货物可以经由开口被放置在箱体110内,或者从箱体110内取出。顶盖120用于覆盖开口(图1)。本实施方式中,顶盖120沿横向可折叠。具体地,顶盖120包括可折叠在一起的至少两个顶板121。相邻的两个顶板121之间枢接以便于折叠。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方向术语“横向”是指沿箱体110的长度方向。顶盖120具有相对于箱体110可移动的移动端122和枢接至箱体110的固定端123。当移动端122逐渐朝向固定端123移动时,顶盖120逐渐被折叠(图2示出了折叠至打开位置);当移动端122逐渐远离固定端123移动时,顶盖120逐渐被展开(图1示出了展开至关闭位置)。可以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开口;/n顶盖,所述顶盖用于覆盖所述开口并沿横向可折叠,所述顶盖具有相对于所述箱体可移动的移动端和枢接至所述箱体的固定端;/n横向牵引件,所述横向牵引件沿横向延伸并与所述移动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端沿横向往返移动;以及/n纵向传动组件,所述纵向传动组件沿纵向延伸并与所述横向牵引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纵向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而带动所述横向牵引件运动,/n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横向牵引件相连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为与展开状态中的所述顶盖的所述移动端对应,所述横向牵引件绕设在所述定位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开口;
顶盖,所述顶盖用于覆盖所述开口并沿横向可折叠,所述顶盖具有相对于所述箱体可移动的移动端和枢接至所述箱体的固定端;
横向牵引件,所述横向牵引件沿横向延伸并与所述移动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端沿横向往返移动;以及
纵向传动组件,所述纵向传动组件沿纵向延伸并与所述横向牵引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纵向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而带动所述横向牵引件运动,
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横向牵引件相连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为与展开状态中的所述顶盖的所述移动端对应,所述横向牵引件绕设在所述定位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牵引件的牵引端经由所述定位件绕设后与所述移动端连接,所述横向牵引件的与所述牵引端相对的相接端绕设在所述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横向牵引件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侧梁,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侧梁上的定位件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定位件基座上的定位件转轴,所述定位件转轴相对于所述定位件基座可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亮,孙明君,丛秀凤,倪建生,李长英,庞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大连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