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576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经MBR系统处理的出水进入第一加药系统去除金属离子,然后进入MCR系统进行膜化学反应,所述MCR系统的产水进入第二加药系统调节pH,所述第二加药系统的出水进入NF膜系统处理,所述NF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物料分离膜系统浓缩,所述NF膜系统的和所述物料分离膜系统的产水进入RO膜系统处理,所述RO膜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所述物料分离膜系统和所述RO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EDR系统处理,所述EDR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所述EDR系统产生的浓缩液焚烧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工艺,可实现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减量化。

A process of reduc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Landfill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成分复杂,含有大量腐殖质络合体、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烃、重金属、无机盐等,该类废水处理难度较大,如若不妥善处置势必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而其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是渗滤液浓缩液处理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方法有回灌法、蒸发固化法、混凝法以及高级氧化法等。回灌法成本低、可加速填埋垃圾体的稳定,但其内部环境不利于难降解有机物和盐分的去除,导致回灌后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累积;蒸发固化法可兼顾渗滤液浓缩液中多种污染物的去除,但存在二次浓缩液累积的问题;混凝法处理效果好且较经济,但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无机复合型污泥;高级氧化法对外界产生的不利影响较低,无二次污染,可生化降解性高,但难以稳定地处理浓缩液、稳定连续出水到达标排放范围,运营成本较高,Fenton氧化会产生大量铁盐絮凝污泥,而臭氧氧化中臭氧利用率与降解效果稍弱,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可实现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减量化。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经MBR系统处理的出水进入第一加药系统去除金属离子,然后进入MCR系统进行膜化学反应,所述MCR系统的产水进入第二加药系统调节pH,所述第二加药系统的出水进入NF膜系统处理,所述NF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物料分离膜系统浓缩,所述NF膜系统的和所述物料分离膜系统的产水进入RO膜系统处理,所述RO膜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所述物料分离膜系统和所述RO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EDR系统处理,所述EDR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所述EDR系统产生的浓缩液焚烧处理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药系统中加入石灰、纯碱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以去除废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药系统的第一药剂反应池内中设置第一pH计,用以控制药剂用量,使得反应液pH维持在10~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MCR系统的MCR池内设有第一液位计,用以监测MCR池内的液位,当MCR池处于高液位时,所述第一加药系统停止进水,当MCR池处于低液位时,MCR产水泵停止产水。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药系统的第二加药池内加入硫酸或盐酸中的一种,用以调节MCR产水的pH。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药池内设有第二pH计,使得反应液的pH维持在6~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药池内设有第二液位计,用以监测第二加药池的液位,当第二加药池处于高液位时,MCR产水泵停止产水,当第二加药池处于低液位时,NF进水泵停止进水。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NF膜系统的浓水经物料分离膜进料泵进入物料分离膜系统。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NF膜系统、物料分离膜系统的产水经RO进水泵进入RO膜系统,RO膜系统的产水经产水总管排放。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物料分离膜系统、RO膜系统的浓水经EDR进料泵进入EDR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在第一加药系统中加入石灰或纯碱,可去除废水中钙、镁、硅离子,避免结垢,同时MBR出水中浓度较高的重碳酸根得以利用和去除,也可以减少用以调节后续膜处理进水pH的酸用量;2、MCR系统可保证出水的浊度和细菌总数达标,取代了传统的沉淀、过滤和消毒工艺,体积小、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3、NF系统可截留MCR系统不能去除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对氨氮、重金属离子等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4、RO系统可以将NF膜系统、物料分离膜系统产水中除水以及溶于水中的气体以外的所有物质绝大部分截留,起到深度膜滤的作用;5、物料分离膜系统对NF膜系统浓水进一步浓缩,为进入EDR系统的浓缩液减量处理;6、EDR系统能自动清洗离子交换膜和电极表面形成的污垢,以确保离子交换膜效率的长期稳定性及淡水的水质水量,能耗低,除盐率可高达95%,可有效保证RO膜系统浓水、物料分离膜系统浓水经EDR系统处理后产水达《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二标准;7、EDR浓缩液量占垃圾渗滤液MCR进水量的8%~10%,整体系统最终浓缩液焚烧处理含量极少,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其中:1、MBR产水管;2、第一加药反应池;3、第一搅拌器;4、第一pH计;5、MCR池;6、MCR膜组件;7、曝气管;8、曝气风机;9、第一液位计;10、MCR产水管;11、MCR产水泵;12、排泥总管;13、第二加药反应池;14、第二搅拌器;15、第二pH计;16、第二液位计;17、NF进水管;18、NF进水泵;19、NF膜组件;20、NF产水管;21、NF浓水管;22、物料分离膜进料泵;23、物料分离膜组件;24、物料分离膜产水管;25、RO进水泵;26、RO膜组件;27、物料分离膜浓水管;28、RO浓水管;29、RO产水管;30、产水总管;31、EDR进料管;32、EDR进料泵;33、EDR膜组件;34、EDR产水管;35、浓缩液排放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参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方向依次设置的化学处理系统和膜处理系统,其中化学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加药系统、MCR系统、及第二加药系统,膜处理系统包括NF膜系统、物料分离膜系统、RO膜系统、及EDR系统。具体工艺流程为:垃圾渗滤液经MBR系统处理的出水进入第一加药系统去除金属离子,然后进入MCR系统进行膜化学反应,MCR系统的产水进入第二加药系统调节pH,第二加药系统的出水进入NF膜系统处理,NF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物料分离膜系统浓缩,NF膜系统的和物料分离膜系统的产水进入RO膜系统处理,RO膜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物料分离膜系统和RO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EDR系统处理,EDR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EDR系统产生的浓缩液焚烧处理。第一加药系统包括第一加药反应池2、及设置在第一加药反应池2内的第一搅拌器3,第一加药反应池2连接至MBR产水管1,以接收垃圾渗滤液经MBR系统处理的产水。第一加药系统中加入石灰、纯碱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以去除废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第一搅拌器3使得药剂和废水充分反应。废水中的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垃圾渗滤液经MBR系统处理的出水进入第一加药系统去除金属离子,然后进入MCR系统进行膜化学反应,所述MCR系统的产水进入第二加药系统调节pH,所述第二加药系统的出水进入NF膜系统处理,所述NF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物料分离膜系统浓缩,所述NF膜系统的和所述物料分离膜系统的产水进入RO膜系统处理,所述RO膜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所述物料分离膜系统和所述RO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EDR系统处理,所述EDR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所述EDR系统产生的浓缩液焚烧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垃圾渗滤液经MBR系统处理的出水进入第一加药系统去除金属离子,然后进入MCR系统进行膜化学反应,所述MCR系统的产水进入第二加药系统调节pH,所述第二加药系统的出水进入NF膜系统处理,所述NF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物料分离膜系统浓缩,所述NF膜系统的和所述物料分离膜系统的产水进入RO膜系统处理,所述RO膜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所述物料分离膜系统和所述RO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入EDR系统处理,所述EDR系统的产水达标排放,所述EDR系统产生的浓缩液焚烧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系统中加入石灰、纯碱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以去除废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系统的第一药剂反应池内中设置第一pH计,用以控制药剂用量,使得反应液pH维持在10~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MCR系统的MCR池内设有第一液位计,用以监测MCR池内的液位,当MCR池处于高液位时,所述第一加药系统停止进水,当MCR池处于低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玉彬王旭平刘苏徐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