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引擎盖外板、引擎盖内板、发动机挡板和金属加强层,引擎盖外板正面内部嵌入设置有引擎盖内板,引擎盖内板正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发动机挡板,引擎盖内板正面下方嵌入设置有金属加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应力对接块、缓冲杆、支撑弹簧、支撑杆、橡胶盘和刚性连杆,当汽车引擎盖受到碰撞时,应力对接块会与引擎盖内板上的发动机板形成对接,使其碰撞力传递到缓冲杆上,由支撑弹簧进行缓冲碰撞力,橡胶盘和刚性连杆对缓冲杆内的支撑弹簧、支撑杆提供支撑稳固,且橡胶盘能使得缓冲杆上受力面积大,达到受力均衡,进而提升引擎盖内板上的受力缓冲性,降低汽车引擎盖内板弯曲变形的程度。
A kind of automobile engine hood inne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
技术介绍
汽车引擎盖一般由外板、内板以及若干加强板通过咬边和焊接的方式组合成一体,引擎盖外板对造型设计进行体现,而内板和加强板对外板提供支撑和加强,其汽车引擎盖内板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一)现有汽车引擎盖内板设计均是内部采用薄板拼接,使得不会加重车的重量,但是汽车引擎盖受到碰撞后,受到较到大的外界力的作用时,缓冲力较弱,其汽车引擎盖内板会发生弯曲变形;(二)汽车引擎盖内板在制造过程中,为了节约材料,加工厚度比较薄,在使用过程中,降低了其内部支撑效果,因此需要在该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于解决汽车引擎盖受到碰撞后,受到较到大的外界力的作用时,缓冲力较弱,其汽车引擎盖内板会发生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该装置中设置有应力对接块、缓冲杆、支撑弹簧、支撑杆、橡胶盘和刚性连杆,当汽车引擎盖受到碰撞时,应力对接块会与引擎盖内板上的发动机板形成对接,使其碰撞力传递到缓冲杆上,由支撑弹簧进行缓冲碰撞力,橡胶盘和刚性连杆对缓冲杆内的支撑弹簧、支撑杆提供支撑稳固,且橡胶盘能使得缓冲杆上受力面积大,达到受力均衡,进而提升引擎盖内板上的受力缓冲性,降低汽车引擎盖内板弯曲变形的程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引擎盖外板、引擎盖内板、发动机挡板和金属加强层,所述引擎盖外板正面内部嵌入设置有引擎盖内板,所述引擎盖内板正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发动机挡板,所述引擎盖内板正面下方嵌入设置有金属加强层;所述发动机挡板包括应力对接块、隔热层、连接杆、缓冲杆、橡胶盘和刚性连杆,所述应力对接块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隔热层均通过胶水紧密贴合在发动机挡板正面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正面中部,且位于隔热层中间,所述缓冲杆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内部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橡胶盘均嵌入设置在缓冲杆下方,所述刚性连杆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应力对接块采用轻钢材料所构成,且应力对接块顶部与引擎盖内板内侧相对接,底部与发动机挡板内的缓冲杆相对接。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均采用铝箔材料所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表层均设有多个透气孔,且透气孔均与引擎盖内板贯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杆内部由支撑弹簧和支撑杆所组成,且支撑弹簧和支撑杆底层均位于橡胶盘上。进一步的:所述刚性连杆均与缓冲杆呈对称状设置,且刚性连杆底部与发动机挡板内部为三角形排列。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加强层由转角加强块和弧形应力杆所组成,且转角加强块位于引擎盖内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弧形应力杆位于转角加强块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应力对接块、缓冲杆、支撑弹簧、支撑杆、橡胶盘和刚性连杆,当汽车引擎盖受到碰撞时,应力对接块会与引擎盖内板上的发动机板形成对接,使其碰撞力传递到缓冲杆上,由支撑弹簧进行缓冲碰撞力,橡胶盘和刚性连杆对缓冲杆内的支撑弹簧、支撑杆提供支撑稳固,且橡胶盘能使得缓冲杆上受力面积大,达到受力均衡,进而提升引擎盖内板上的受力缓冲性,降低汽车引擎盖内板弯曲变形的程度。(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可阻隔外部热量传递到发动机挡板上,对发动机挡板下的发动机进行隔热保护。(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接杆和透气孔,可通过设置的透气孔将其排出发动机挡板外,保证内部有良好的透气和换气效果。(4)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转角加强块和弧形应力杆,有效地提高引擎盖内板内部的支撑效果,促进引擎盖内板内部支撑结构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发动机挡板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中:引擎盖外板1、引擎盖内板2、发动机挡板3、应力对接块301、隔热层302、连接杆303、缓冲杆304、橡胶盘305、刚性连杆306、金属加强层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使用的应力对接块301、隔热层302、连接杆303、缓冲杆304、橡胶盘305、刚性连杆306和金属加强层4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引擎盖外板1、引擎盖内板2、发动机挡板3和金属加强层4,引擎盖外板1正面内部嵌入设置有引擎盖内板2,引擎盖内板2正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发动机挡板3,引擎盖内板2正面下方嵌入设置有金属加强层4;发动机挡板3包括应力对接块301、隔热层302、连接杆303、缓冲杆304、橡胶盘305和刚性连杆306,应力对接块301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上方的左右两侧,隔热层302均通过胶水紧密贴合在发动机挡板3正面的左右两侧,连接杆303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正面中部,且位于隔热层302中间,缓冲杆304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内部上方的左右两侧,橡胶盘305均嵌入设置在缓冲杆304下方,刚性连杆306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本实施例优选的,应力对接块301采用轻钢材料所构成,且应力对接块301顶部与引擎盖内板2内侧相对接,底部与发动机挡板3内的缓冲杆304相对接,当汽车引擎盖受到碰撞时,应力对接块301会与引擎盖内板2上的发动机挡板3形成对接,使其碰撞力传递到缓冲杆304上;隔热层302均采用铝箔材料所制成,隔热层302可阻隔外部热量传递到发动机挡板3上,对发动机挡板3下的发动机进行隔热保护;连接杆303表层均设有多个透气孔,且透气孔均与引擎盖内板2贯穿设置,使其发动机表层产生有热量时,可通过设置的透气孔将其排出发动机挡板3外,保证内部有良好的透气和换气效果;缓冲杆304内部由支撑弹簧和支撑杆所组成,且支撑弹簧和支撑杆底层均位于橡胶盘305上,由支撑弹簧进行缓冲碰撞力,进而提升引擎盖内板2上的受力缓冲性,降低汽车引擎盖内板2弯曲变形的程度,且橡胶盘305能使得缓冲杆304上受力面积大;刚性连杆306均与缓冲杆304呈对称状设置,且刚性连杆306底部与发动机挡板3内部为三角形排列,刚性连杆306配合橡胶盘305对缓冲杆内的支撑弹簧、支撑杆提供支撑稳固,达到受力均衡;金属加强层4由转角加强块和弧形应力杆所组成,且转角加强块位于引擎盖内板2底部的左右两侧,弧形应力杆位于转角加强块之间,通过设置转角加强块和弧形应力杆,有效地提高引擎盖内板2内部的支撑效果,促进引擎盖内板2内部支撑结构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时,首先,当汽车引擎盖受到碰撞时,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引擎盖外板(1)、引擎盖内板(2)、发动机挡板(3)和金属加强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盖外板(1)正面内部嵌入设置有引擎盖内板(2),所述引擎盖内板(2)正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发动机挡板(3),所述引擎盖内板(2)正面下方嵌入设置有金属加强层(4);/n所述发动机挡板(3)包括应力对接块(301)、隔热层(302)、连接杆(303)、缓冲杆(304)、橡胶盘(305)和刚性连杆(306),所述应力对接块(301)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隔热层(302)均通过胶水紧密贴合在发动机挡板(3)正面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303)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正面中部,且位于隔热层(302)中间,所述缓冲杆(304)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内部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橡胶盘(305)均嵌入设置在缓冲杆(304)下方,所述刚性连杆(306)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引擎盖内板,包括引擎盖外板(1)、引擎盖内板(2)、发动机挡板(3)和金属加强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盖外板(1)正面内部嵌入设置有引擎盖内板(2),所述引擎盖内板(2)正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发动机挡板(3),所述引擎盖内板(2)正面下方嵌入设置有金属加强层(4);
所述发动机挡板(3)包括应力对接块(301)、隔热层(302)、连接杆(303)、缓冲杆(304)、橡胶盘(305)和刚性连杆(306),所述应力对接块(301)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隔热层(302)均通过胶水紧密贴合在发动机挡板(3)正面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303)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正面中部,且位于隔热层(302)中间,所述缓冲杆(304)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内部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橡胶盘(305)均嵌入设置在缓冲杆(304)下方,所述刚性连杆(306)均嵌入设置在发动机挡板(3)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对接块(301)采用轻钢材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兴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大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