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9311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包括相互之间进行无线双向通信的手持台、机控器和区长台,所述手持台包括手持台控制板、第一信令采集器、第一信道机和第一信令显示模块,所述手持台控制板与第一信令采集器之间接有第一音频编码器,所述手持台控制板与第一信道机之间接有第一通信模块,所述手持台控制板与第一信令显示模块之间依次接有第一音频解码器和第一数据对比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对比模块接有第一标准信令存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语音信令比对识别的方式传输调车信令,信令生成方便便捷,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操作简便、降低了调车信令误操作的概率。

A recognition system of plane shunting signaling based on digital vo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
本技术属于铁路交通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除列车在车站的到达、出发、通过以及在区间内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移动统称为调车。平面调车是在平面牵出线上进行的调车作业,平面调车系统是防止调车作业挤、碰、冲事故和调车作业人员人身伤亡事故的重要安全设备。平面调车任务的完成是通过调车长及调车员等作业人员之间的通信来实现,目前,平面调车系统包括区长台、调度员使用的便携台、以及机车司机的机控器,这三者之间主要是依靠无线通信进行调车指令的传输。平面调车作业对无线通信业务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要求信令的传输速度快、准确、可靠,以提高工作效率。信令按信号形式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令。模拟信号在空中传播容易丢失信息,或者受到外接的干扰,信息传输不完整,出现错误的指令。模拟信令有限的编码容量和较低的传输速度已无法适应无线通信发展的需要。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工艺水平的快速提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模拟信令已经向数字信令转换,数字信令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平面调车的通信内容包括语音通话和调车操作作业指令。信令的结构形式是指信令所能传递信息的表现形式,目前,在铁路站场平面调车过程中,调车操作作业信令的结构形式包括色灯信令、信号旗信令、汽笛信令等。上述调车操作作业信令大多是通过按键输入,而按键输入存在误操作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语音信令比对识别的方式传输调车信令,信令生成方便便捷,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操作简便、降低了调车信令误操作的概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之间进行无线双向通信的手持台、机控器和区长台,所述手持台包括手持台控制板、第一信令采集器、第一信道机和第一信令显示模块,所述手持台控制板与第一信令采集器之间接有第一音频编码器,所述手持台控制板与第一信道机之间接有第一通信模块,所述手持台控制板与第一信令显示模块之间依次接有第一音频解码器和第一数据对比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对比模块接有第一标准信令存储器;所述机控器包括机控器控制板、第二信令采集器、第二信道机和第二信令显示模块,所述机控器控制板与第二信令采集器之间接有第二音频编码器,所述机控器控制板与第二信道机之间接有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机控器控制板与第二信令显示模块之间依次接有第二音频解码器和第二数据对比模块,所述第二数据对比模块接有第二标准信令存储器;所述区长台包括区长台控制板、第三信道机和第三信令显示模块,所述机控器控制板与第三信道机之间接有第三通信模块,所述机控器控制板与第三信令显示模块之间依次接有第三音频解码器和第三数据对比模块,所述第三数据对比模块接有第三标准信令存储器。上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台控制板还接有特定人语音识别模块。上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信令存储器、第二标准信令存储器和第三标准信令存储器均为可读写存储器。上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采集器和第二信令采集器均包括语音输入模块,第一信令显示模块、第二信令显示模块和第三信令显示模块均包括语音播放模块。上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采集器和第二信令采集器还包括按键输入模块,第一信令显示模块、第二信令显示模块和第三信令显示模块还包括显示屏和信令指示灯。上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均为串口通信模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2、本技术通过语音信令比对识别的方式传输调车信令,智能化程度高且使用操作简便、降低了调车信令误操作的概率,使用效果好。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语音信令比对识别的方式传输调车信令,信令生成方便便捷,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操作简便、降低了调车信令误操作的概率。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持台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机控器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区长台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持台控制板;10—第一数据对比模块;11—第一信令采集器;12—第一音频编码器;13—第一信道机;14—第一通信模块;15—特定人语音识别模块;16—第一供电模块;17—第一信令显示模块;18—第一音频解码器;19—第一标准信令存储器;2—机控器控制板;21—第二信令采集器;22—第二音频编码器;23—第二信道机;24—第二通信模块;25—第二供电模块;26—第二数据对比模块;27—第二信令显示模块;28—第二音频解码器;29—第二标准信令存储器;3—机控器控制板;31—第三音频解码器;32—第三标准信令存储器;33—第三信道机;34—第三通信模块;35—第三供电模块;36—第三数据对比模块;37—第三信令显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之间进行无线双向通信的手持台、机控器和区长台,/n所述手持台包括手持台控制板(1)、第一信令采集器(11)、第一信道机(13)和第一信令显示模块(17),所述手持台控制板(1)与第一信令采集器(11)之间接有第一音频编码器(12),所述手持台控制板(1)与第一信道机(13)之间接有第一通信模块(14),所述手持台控制板(1)与第一信令显示模块(17)之间依次接有第一音频解码器(18)和第一数据对比模块(10),所述第一数据对比模块(10)接有第一标准信令存储器(19);/n所述机控器包括机控器控制板(2)、第二信令采集器(21)、第二信道机(23)和第二信令显示模块(27),所述机控器控制板(2)与第二信令采集器(21)之间接有第二音频编码器(22),所述机控器控制板(2)与第二信道机(23)之间接有第二通信模块(24),所述机控器控制板(2)与第二信令显示模块(27)之间依次接有第二音频解码器(28)和第二数据对比模块(26),所述第二数据对比模块(26)接有第二标准信令存储器(29);/n所述区长台包括区长台控制板(3)、第三信道机(33)和第三信令显示模块(37),所述机控器控制板(3)与第三信道机(33)之间接有第三通信模块(34),所述机控器控制板(3)与第三信令显示模块(37)之间依次接有第三音频解码器(31)和第三数据对比模块(36),所述第三数据对比模块(36)接有第三标准信令存储器(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语音的平面调车信令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之间进行无线双向通信的手持台、机控器和区长台,
所述手持台包括手持台控制板(1)、第一信令采集器(11)、第一信道机(13)和第一信令显示模块(17),所述手持台控制板(1)与第一信令采集器(11)之间接有第一音频编码器(12),所述手持台控制板(1)与第一信道机(13)之间接有第一通信模块(14),所述手持台控制板(1)与第一信令显示模块(17)之间依次接有第一音频解码器(18)和第一数据对比模块(10),所述第一数据对比模块(10)接有第一标准信令存储器(19);
所述机控器包括机控器控制板(2)、第二信令采集器(21)、第二信道机(23)和第二信令显示模块(27),所述机控器控制板(2)与第二信令采集器(21)之间接有第二音频编码器(22),所述机控器控制板(2)与第二信道机(23)之间接有第二通信模块(24),所述机控器控制板(2)与第二信令显示模块(27)之间依次接有第二音频解码器(28)和第二数据对比模块(26),所述第二数据对比模块(26)接有第二标准信令存储器(29);
所述区长台包括区长台控制板(3)、第三信道机(33)和第三信令显示模块(37),所述机控器控制板(3)与第三信道机(33)之间接有第三通信模块(34),所述机控器控制板(3)与第三信令显示模块(37)之间依次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勃刘小正任康彭少泽梁铭张宏郭长锐张颖斐张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