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蓓蓓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24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布膜复合装置,该布膜复合装置包括底座、上料单元、复合单元和收卷单元,所述的底座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料单元,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复合单元,底座上端右侧设置有收卷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紧贴滚印的方法通过转辊将胶液滚动涂抹在布膜上端,使得胶液十分均匀分布在布膜上端,解决了复合后编织布和布膜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布膜和编织布脱离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换刀的方法将刮胶刀进行轮换和清理,从而解决了刮胶刀上的胶液过多会影响刮刀的效率,甚至发生二次沾粘的现象的问题。

A composite processing method of cloth film made of composite woven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袋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密度是指100mm×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由于制品资源和价格问题,我国每年有60亿条编织袋用于水泥包装,占散装水泥包装的85%以上.随着柔性集装袋的开发应用,塑料编织集装装袋广泛用于海上,交通运输包装工农业产品,在农产品包装中,塑料编织袋已经广泛用于水产品包装,禽类饲料包装,养殖场的覆盖材料,农作物种植的遮阳,防风,防雹棚等材料.常见产品:饲料编织袋、化工编织袋、腻子粉编织袋、尿素编织袋、蔬菜网眼袋、水果网眼袋等。编织袋布膜复合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再对编织袋进行布膜复合的过程中,向布膜上涂抹胶料时难以覆盖均匀,从而导致复合后编织布和布膜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布膜和编织布脱离的问题;二、在复合过程后,编织布和布膜之间的胶液往往过多溢出,从而需要刮除机构将多余的胶液刮除,但同时,刮胶刀上的胶液过多会影响刮刀的效率,甚至发生二次沾粘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具有对编织布进行均匀的涂胶处理以及使得刮胶刀定时清理等功能,解决了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布膜复合装置,该布膜复合装置包括底座、上料单元、复合单元和收卷单元,采用上述布膜复合装置对编织袋的复合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1、原材料制作: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制作编织布和布膜;S2、复合作业:通过布膜复合装置将编织袋和布膜通过胶液沾粘在一起;S3、裁剪作业: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2中布膜复合后的编织布进行裁剪处理;S4、成型作业:通过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3中裁剪后的编织布制成编织袋;S5、下料作业:将步骤S4中制成的编织袋进行下料并码垛堆放;所述的底座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料单元,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复合单元,底座上端右侧设置有收卷单元;上料单元通过卡接和螺纹连接方式将布膜和编织布进行上料作业,复合单元通过胶液将布膜和编织布进行复合,收卷单元将复合后的布膜和编织布进行收卷然后下料。所述的上料单元包括上料架、转动卡柱、转动轴、锁定螺母和旋转辊,底座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料架,上料架后端内壁上从上往下均匀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卡柱,上料架前端内壁从上往下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外壁上套设有锁定螺母,旋转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锁定螺母相连,旋转辊通过卡接方式与转动卡柱连接;通过转动卡柱与卡接柱卡接固定旋转辊的一端,通过锁定螺母和螺纹柱的螺纹连接,完全固定住旋转辊,从而实现布膜和编织布上料;所述的复合单元包括复合框、进料辊、安置板、张紧辊、辅助辊、沾粘座和沾粘机构,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复合框,复合框左端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进料槽、进料辊上下对称通过轴承设置在进料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复合框左端内壁上设置有安置板,安置板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张紧辊,复合框上下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辅助辊,沾粘座设置在复合框上端内壁上,沾粘座内设置有沾粘机构;张紧辊、辅助辊将布膜和编织布进行张紧,沾粘机构将布膜和编织布进行复合,同时将布膜和编织布之间溢出的胶液刮除;所述的沾粘机构包括导料辊、涂胶机构、压合辊和刮胶机构,沾粘座内设置有导料道,导料辊沿导料道轨迹均匀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导料道后端内壁上设置有涂料机构,导料道前端内壁上设置有压合辊,导料道后端内壁上右侧设置有刮胶机构;涂胶机构在布膜上端均匀进行涂胶处理,压合辊通过胶液将布膜和编织布沾粘成一体,刮胶机构将布膜和编织布之间溢出的胶液刮除;所述的涂胶机构包括胶液箱、涂胶头、涂胶转辊和导引辊,胶液箱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胶液箱下端设置有涂胶头,涂胶头前后两端内壁之间设置有涂胶转辊,导引辊通过轴承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旋转辊包括绕布辊、护板、卡接柱和螺纹柱,绕布辊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护板,位于后侧的护板后端安装有卡接柱,位于前侧的护板前端安装有螺纹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辅助辊包括转动架、导引柱、转动辊和辅助弹簧,转动架前后对称设置在复合框上端内壁上,转动架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导引柱,转动辊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引柱连接,转动辊上端设置有辅助弹簧。辅助弹簧向下推动转动辊,从而使得布膜和编织布被张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张紧辊结构与辅助辊解结构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刮胶机构包括辅助电机、半齿轮、旋转齿轮、转动柱、辅助环、刮刀架、刮胶刀、清理架和防偏板;沾粘座内设置有电机腔,辅助电机通过电机座设置在电机腔后端内壁上,辅助电机输出端前端设置有半齿轮,旋转齿轮通过轴承设置在电机腔后端内壁上,旋转齿轮前端设置有转动柱,辅助环通过轴承设置在转动柱外壁上,刮刀架对称设置在转动柱前后两端,刮刀架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刮胶刀,沾粘座上端内壁上前后对称设置有清理架,导料道上端右侧前后对称设置有防偏板。辅助电机通过半齿轮和旋转齿轮带动刮刀架定时转动半周,在更换刮胶刀的同时,通过清理架清理了刮胶刀上的胶液,辅助环将多余的胶液进行二次挤压,防偏板保证布膜和编织布对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收卷单元包括收卷架、收卷电机和收卷辊;收卷架设置在底座上端右侧,收卷电机通过电机支架设置在收卷架前端,收卷辊通过轴承设置在收卷架前后两端内壁之间。(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紧贴滚印的方法通过转辊将胶液滚动涂抹在布膜上端,使得胶液十分均匀分布在布膜上端,解决了复合后编织布和布膜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布膜和编织布脱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换刀的方法将刮胶刀进行轮换和清理,从而解决了刮胶刀上的胶液过多会影响刮刀的效率,甚至发生二次沾粘的现象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布膜带动涂胶转辊转动,涂胶转辊上端从从涂胶头内沾粘胶液,再通过滚动的方式将胶液涂抹在布膜上端,导引辊向上张紧布膜,使得布膜与涂胶转辊的接触面积增加,同时使得布膜与涂胶转辊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得布膜带动涂胶转辊转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对编织袋进行复合加工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B-B剖面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C-C剖面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D-D剖面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布膜复合装置,该布膜复合装置包括底座1、上料单元2、复合单元3和收卷单元4,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布膜复合装置,该布膜复合装置包括底座(1)、上料单元(2)、复合单元(3)和收卷单元(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布膜复合装置对编织袋的复合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nS1、原材料制作: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制作编织布和布膜;/nS2、复合作业:通过布膜复合装置将编织袋和布膜通过胶液沾粘在一起;/nS3、裁剪作业: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2中布膜复合后的编织布进行裁剪处理;/nS4、成型作业:通过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3中裁剪后的编织布制成编织袋;/nS5、下料作业:将步骤S4中制成的编织袋进行下料并码垛堆放;/n所述的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料单元(2),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复合单元(3),底座(1)上端右侧设置有收卷单元(4);/n所述的上料单元(2)包括上料架(21)、转动卡柱(22)、转动轴(23)、锁定螺母(24)和旋转辊(25),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料架(21),上料架(21)后端内壁上从上往下均匀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卡柱(22),上料架(21)前端内壁从上往下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轴(23),转动轴(23)外壁上套设有锁定螺母(24),旋转辊(25)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锁定螺母(24)相连,旋转辊(25)通过卡接方式与转动卡柱(22)连接;/n所述的复合单元(3)包括复合框(31)、进料辊(32)、安置板(33)、张紧辊(34)、辅助辊(35)、沾粘座(36)和沾粘机构(37),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复合框(31),复合框(31)左端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进料槽、进料辊(32)上下对称通过轴承设置在进料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复合框(31)左端内壁上设置有安置板(33),安置板(33)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张紧辊(34),复合框(31)上下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辅助辊(35),沾粘座(36)设置在复合框(31)上端内壁上,沾粘座(36)内设置有沾粘机构(37);/n所述的沾粘机构(37)包括导料辊(371)、涂胶机构(372)、压合辊(373)和刮胶机构(374),沾粘座(36)内设置有导料道,导料辊(371)沿导料道轨迹均匀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导料道后端内壁上设置有涂料机构,导料道前端内壁上设置有压合辊(373),导料道后端内壁上右侧设置有刮胶机构(374);/n所述的涂胶机构(372)包括胶液箱(3721)、涂胶头(3722)、涂胶转辊(3723)和导引辊(3724),胶液箱(3721)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胶液箱(3721)下端设置有涂胶头(3722),涂胶头(3722)前后两端内壁之间设置有涂胶转辊(3723),导引辊(3724)通过轴承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布膜复合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布膜复合装置,该布膜复合装置包括底座(1)、上料单元(2)、复合单元(3)和收卷单元(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布膜复合装置对编织袋的复合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材料制作: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制作编织布和布膜;
S2、复合作业:通过布膜复合装置将编织袋和布膜通过胶液沾粘在一起;
S3、裁剪作业: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2中布膜复合后的编织布进行裁剪处理;
S4、成型作业:通过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3中裁剪后的编织布制成编织袋;
S5、下料作业:将步骤S4中制成的编织袋进行下料并码垛堆放;
所述的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料单元(2),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复合单元(3),底座(1)上端右侧设置有收卷单元(4);
所述的上料单元(2)包括上料架(21)、转动卡柱(22)、转动轴(23)、锁定螺母(24)和旋转辊(25),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料架(21),上料架(21)后端内壁上从上往下均匀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卡柱(22),上料架(21)前端内壁从上往下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轴(23),转动轴(23)外壁上套设有锁定螺母(24),旋转辊(25)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锁定螺母(24)相连,旋转辊(25)通过卡接方式与转动卡柱(22)连接;
所述的复合单元(3)包括复合框(31)、进料辊(32)、安置板(33)、张紧辊(34)、辅助辊(35)、沾粘座(36)和沾粘机构(37),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复合框(31),复合框(31)左端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进料槽、进料辊(32)上下对称通过轴承设置在进料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复合框(31)左端内壁上设置有安置板(33),安置板(33)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张紧辊(34),复合框(31)上下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辅助辊(35),沾粘座(36)设置在复合框(31)上端内壁上,沾粘座(36)内设置有沾粘机构(37);
所述的沾粘机构(37)包括导料辊(371)、涂胶机构(372)、压合辊(373)和刮胶机构(374),沾粘座(36)内设置有导料道,导料辊(371)沿导料道轨迹均匀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导料道后端内壁上设置有涂料机构,导料道前端内壁上设置有压合辊(373),导料道后端内壁上右侧设置有刮胶机构(374);
所述的涂胶机构(372)包括胶液箱(3721)、涂胶头(3722)、涂胶转辊(3723)和导引辊(3724),胶液箱(3721)设置在导料道后端内壁上,胶液箱(37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蓓蓓谷珍妮
申请(专利权)人:陈蓓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