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138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及其工艺,具体涉及不锈钢件研磨技术领域,包括研磨箱、底座、振动电机以及圆筒,所述底座设在研磨箱底部,所述振动电机固定设在研磨箱与底座之间,所述圆筒焊接在研磨箱内部底端,所述圆筒外端与研磨箱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研磨腔,所述振动电机顶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内部设有清理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先将环形研磨腔内壁上粘附的杂质刮除,然后再使用水流冲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效果,且机械化清理人员劳动强度较低;针对不锈钢200#,300#,400#系列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磨工艺路线和工艺配方,大大提高振磨表面光度效果及研磨效率,减少研磨成本。

A kind of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for vibrating and polishing stainless stee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不锈钢件研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不锈钢件研磨是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不锈钢件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不锈钢件研磨可以使用震光设备。现有的震光设备使用完成后光靠水流直接冲洗清洗不完全,粘附在内壁上的杂质难以冲洗,若是人工刷洗劳动强度较大。振动研磨工艺可处理大量的工件,随时抽查零件的加工情况,自动化、无人化作业,操作简单方便,一人多机,但振动研磨表面光度和粗糙度都远远达不到传统手抛效果,且在针对不锈钢研磨时200#,300#,400#系列的表面效果差异化过大,远达不到镜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及其工艺,通过先将环形研磨腔内壁上粘附的杂质刮除,然后再使用水流冲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效果,且机械化清理人员劳动强度较低;针对不锈钢200#,300#,400#系列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磨工艺路线和工艺配方,大大提高振磨表面光度效果及研磨效率,减少研磨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包括研磨箱、底座、振动电机以及圆筒,所述底座设在研磨箱底部,所述振动电机固定设在研磨箱与底座之间,所述圆筒焊接在研磨箱内部底端,所述圆筒与研磨箱内部底端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圆筒外端与研磨箱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研磨腔,所述振动电机顶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内部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延伸入环形研磨腔内部。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圆板,所述圆板底端开设有第一T形滑槽,所述第一T形滑槽设在圆筒顶部,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部滑动设有T形滑板,所述T形滑板底端设有两个立杆,两个所述立杆外端均固定设第一毛刷,所述圆板底部设有外壳,两个所述立杆分别设在外壳两端并均延伸入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在两个立杆之间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毛刷,所述第一毛刷设在两个第二毛刷之间,所述立杆、第一毛刷以及外壳均设在环形研磨腔内部,所述圆板设在上盖内部并与上盖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一毛刷分别与环形研磨腔内壁以及圆筒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毛刷与环形研磨腔内部底端相接触,所述上盖顶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上盖顶端并与圆板顶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盖顶端焊接有两个提手,所述电机设在两个提手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箱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出料管以及出水管,所述出料管以及出水管均与环形研磨腔相连通且其上均固定设有开关阀。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箱底端与底座顶端之间围绕振动电机固定设有多个减震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机构顶端固定设有支撑圆筒,所述支撑圆筒与上盖内部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在支撑圆筒内部,所述上盖内壁上镶嵌有旋转密封圈,所述旋转密封圈与圆板外端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T形滑板底端开设有第二T形滑槽,所述第二T形滑槽内部滑动设有两个第一T形滑块,两个所述立杆分别固定设在两个第一T形滑块底端。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三T形滑槽,所述第三T形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T形滑块,两个所述第二T形滑块分别固定设在两个立杆顶端。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不锈钢件震光设备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粗磨:粗磨:采用棕刚玉研磨,棕刚玉磨料配方:35*35圆锥30%、12*25斜圆柱30%和¢15圆球40%,将不锈钢件与磨料投入研磨箱的环形研磨腔中,然后PLC控制系统启动振动电机,使得振动电机在频率31震动1h,然后在频率32震动1h,然后在频率36震动0.5h,最后在频率39-45震动3.5h;步骤二、细磨:采用高铝瓷研磨,高铝瓷磨料配方:¢12圆球30%、¢8圆球40%和¢4圆球30%,将磨料投入环形研磨腔中,然后PLC控制系统启动振动电机,使得振动电机在频率39震动2h;步骤三、精磨:采用含量6.3锆球研磨,磨料配方:¢6圆球、60%¢4和圆球40%,将磨料投入环形研磨腔中,然后PLC控制系统启动振动电机,使得振动电机在频率40-41震动1h。进一步地,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中不锈钢件与磨料的配比均为1:8-1:20,水量配比均为1:100。进一步地,对于200#和300#系列不锈钢件研磨时的药剂PH值为1-3,400#系列不锈钢件研磨时的药剂PH值为7-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磨时将立杆以及第一毛刷放入圆筒中,清理时,将二者放入环形研磨腔中,启动电机带动圆板第一毛刷以及第二毛刷沿着环形研磨腔内壁运动,将粘附在环形研磨腔内壁上的杂质刮除,然后使用水流冲洗环形研磨腔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先将环形研磨腔内壁上粘附的杂质刮除,然后再使用水流冲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效果,且机械化清理人员劳动强度较低;2、本专利技术针对不锈钢200#,300#,400#系列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磨工艺路线和工艺配方,大大提高振磨表面光度效果及研磨效率,减少研磨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板、立杆、第一毛刷以及外壳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4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板仰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毛刷、第二毛刷以及第二毛刷仰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外壳以及第二毛刷半剖立体图。图中:1研磨箱、2底座、3振动电机、4上盖、5清理机构、6圆板、7第一T形滑槽、8T形滑板、9立杆、10第一毛刷、11外壳、12弹簧、13第二毛刷、14电机、15圆筒、16空腔、17环形研磨腔、18提手、19出料管、20出水管、21减震弹簧、22支撑圆筒、23第二T形滑槽、24第一T形滑块、25第三T形滑槽、26第二T形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包括研磨箱(1)、底座(2)、振动电机(3)以及圆筒(15),所述底座(2)设在研磨箱(1)底部,所述振动电机(3)固定设在研磨箱(1)与底座(2)之间,所述圆筒(15)焊接在研磨箱(1)内部底端,所述圆筒(15)与研磨箱(1)内部底端之间形成空腔(16),所述圆筒(15)外端与研磨箱(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研磨腔(17),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电机(3)顶端设有上盖(4),所述上盖(4)内部设有清理机构(5),所述清理机构(5)延伸入环形研磨腔(17)内部;所述清理机构(5)包括圆板(6),所述圆板(6)底端开设有第一T形滑槽(7),所述第一T形滑槽(7)设在圆筒(15)顶部,所述第一T形滑槽(7)内部滑动设有T形滑板(8),所述T形滑板(8)底端设有两个立杆(9),两个所述立杆(9)外端均固定设第一毛刷(10),所述圆板(6)底部设有外壳(11),两个所述立杆(9)分别设在外壳(11)两端并均延伸入外壳(11)内部,所述外壳(11)内部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设在两个立杆(9)之间与立杆(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1)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毛刷(13),所述第一毛刷(10)设在两个第二毛刷(13)之间,所述立杆(9)、第一毛刷(10)以及外壳(11)均设在环形研磨腔(17)内部,所述圆板(6)设在上盖(4)内部并与上盖(4)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一毛刷(10)分别与环形研磨腔(17)内壁以及圆筒(15)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毛刷(13)与环形研磨腔(17)内部底端相接触,所述上盖(4)顶端固定设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输出轴贯穿上盖(4)顶端并与圆板(6)顶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包括研磨箱(1)、底座(2)、振动电机(3)以及圆筒(15),所述底座(2)设在研磨箱(1)底部,所述振动电机(3)固定设在研磨箱(1)与底座(2)之间,所述圆筒(15)焊接在研磨箱(1)内部底端,所述圆筒(15)与研磨箱(1)内部底端之间形成空腔(16),所述圆筒(15)外端与研磨箱(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研磨腔(17),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电机(3)顶端设有上盖(4),所述上盖(4)内部设有清理机构(5),所述清理机构(5)延伸入环形研磨腔(17)内部;所述清理机构(5)包括圆板(6),所述圆板(6)底端开设有第一T形滑槽(7),所述第一T形滑槽(7)设在圆筒(15)顶部,所述第一T形滑槽(7)内部滑动设有T形滑板(8),所述T形滑板(8)底端设有两个立杆(9),两个所述立杆(9)外端均固定设第一毛刷(10),所述圆板(6)底部设有外壳(11),两个所述立杆(9)分别设在外壳(11)两端并均延伸入外壳(11)内部,所述外壳(11)内部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设在两个立杆(9)之间与立杆(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1)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毛刷(13),所述第一毛刷(10)设在两个第二毛刷(13)之间,所述立杆(9)、第一毛刷(10)以及外壳(11)均设在环形研磨腔(17)内部,所述圆板(6)设在上盖(4)内部并与上盖(4)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一毛刷(10)分别与环形研磨腔(17)内壁以及圆筒(15)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毛刷(13)与环形研磨腔(17)内部底端相接触,所述上盖(4)顶端固定设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输出轴贯穿上盖(4)顶端并与圆板(6)顶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顶端焊接有两个提手(18),所述电机(14)设在两个提手(1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箱(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出料管(19)以及出水管(20),所述出料管(19)以及出水管(20)均与环形研磨腔(17)相连通且其上均固定设有开关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箱(1)底端与底座(2)顶端之间围绕振动电机(3)固定设有多个减震弹簧(21)。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礼鹏余嘉明赵梓琉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翔之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