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304L母材制备坡口,并去除坡口两侧水分,将需焊接的304L母材进行组对装配后,采用钨极氩弧焊进行点固焊;采用双面钨极氩弧焊进行打底焊接,焊丝采用ER316L;采用MIG焊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对焊接后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550~590℃,保温时间为1~2h。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可提高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焊接接头的低温韧性。
MIG welding method of 304L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304L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低温韧性和塑形,同时由于碳含量低,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常常被用做低温用钢,如国内生产的深冷低温液体储运容器,使用温度通常为-196~-183℃,主体母材通常为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目前,304L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产品主要采用焊条电弧焊进行焊接,MIG焊应用相对较少,这是由于MIG焊熔深小,而304L奥氏体不锈钢再结晶温度约为900℃,高于碳钢200℃左右,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细微的未熔合缺陷,从而降低焊接接头的-196℃低温韧性。而MIG焊由于具有效率高、焊接变形小、焊材利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压力容器上的应力也越来越多。对于304L奥氏体不锈钢来说,能够有效消除焊接应力的热处理温度为500℃以上,而这个温度范围恰好处于304L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区,因此压力容器标准既不规定对304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热处理,也不反对。NB/T47014标准中规定奥氏体不锈钢-196℃低温冲击功必须≥31J,与304L奥氏体不锈钢匹配的焊丝为ER308L,其熔敷金属-196℃冲击功大概在30J左右,如果经过去应力热处理,则会降低焊接接头的-196℃低温韧性,其-196℃冲击功会小于31J。一般使用304L奥氏体不锈钢制作的压力容器产品没有热处理要求,焊接接头-196℃冲击功要求也不高,有些产品甚至对于冲击功没有要求。然而对于一些军工产品,如大型低温风洞,要求焊接接头在热处理后-196℃低温冲击功到达50J以上甚至更高,采用传统的MIG焊焊接工艺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旨在提高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焊接接头的低温韧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304L母材制备坡口,并去除坡口两侧水分,将需焊接的304L母材进行组对装配后,采用钨极氩弧焊进行点固焊;采用双面钨极氩弧焊进行打底焊接,焊丝采用ER316L,焊丝化学成分符合GB/T29713标准,其中Cr元素含量控制在18%~19%,Ni元素含量控制在13%~14%;采用MIG焊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对焊接后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550~590℃,保温时间为1~2h。优选地,去除坡口两侧水分时,采用氧乙炔中性焰对304L母材坡口两侧预设范围进行加热以去除水分。优选地,采用双面钨极氩弧焊进行打底焊接时,两名焊工针对同一坡口根部同一时间同一速度焊接,正面坡口由一名焊工采用填丝焊,同时由另外一名焊工在坡口背面进行不填丝重熔。优选地,双面钨极氩弧焊焊接参数如下:正面坡口氩气流量为15~20L/min,背面坡口氩气流量为10~15L/min,氩气纯度≥99.99%;正面坡口焊接电弧电压为10~12V,焊接电流为120~150A,焊接速度为60~80mm/min,线能量为9~18KJ/cm;背面坡口焊接电弧电压为10~12V,焊接电流为100~120A,焊接速度为60~80mm/min,线能量为7.5~14.4KJ/cm;采用摆动焊进行焊接。优选地,采用MIG焊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时,焊丝选用实芯焊丝,直径大于或等于1.2mm,型号为ER316L,焊丝化学成分符合GB/T29713标准,其中Cr元素含量控制在18%~19%,Ni元素含量控制在13%~14%,保护气体采用97%Ar+3%CO2,采用摆动焊进行焊接,焊枪摆动幅度≤15mm。优选地,采用MIG焊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时,具体参数如下:当采用平焊位置:焊接电弧电压为23~25V,焊接电流为200~220A,焊接速度为140~160mm/min,线能量为17.3~23.6KJ/cm;当采用横焊位置时:焊接电弧电压为24~26V,焊接电流为170~190A,焊接速度为200~220mm/min,线能量为11.1~14.8KJ/cm;当采用立焊位置时:焊接电弧电压为21~23V,焊接电流为120~140A,焊接速度为70~90mm/min,线能量为16.8~27.6KJ/cm。优选地,焊接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为100℃~130℃。优选地,对304L母材制备坡口时,当坡口形式为对称X型或V型时,单边坡口角度为30~35°,钝边为1±1mm,间隙为3±1mm;当坡口形式为对称K型时,单边坡口角度为50~55°,钝边为1±1mm,间隙为4±1mm。优选地,所述钨极氩弧焊采用直流正接电源,MIG焊采用直流反接电源,熔滴过渡形式为单脉冲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焊接工艺(采用ER308L焊丝,碳弧气刨清根、MIG焊保护气体为98%Ar+2%O2等),其焊接接头-196低温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本焊接方法,通过合理选择焊接材料,可大大提高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焊接接头的低温韧性,可使经过去应力热处理的焊接接头的-196℃低温冲击功>50J,能够满足军工产品比如大型低温风洞的使用要求,且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塑性均符合承压设备工艺评定的要求。采用本焊接方法,能够极大的消除焊接接头的微小未熔合,从而间接的提高焊接接头的-196℃低温韧性;此外,本焊接方法其操作过程简单,能够实现工程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在焊接和热处理后焊缝的微观金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在焊接和热处理后焊缝的微观金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焊接接头宏观金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焊接接头宏观金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焊接接头纵轴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对304L母材制备坡口,并去除坡口两侧水分,将需焊接的304L母材进行组对装配后,采用钨极氩弧焊进行点固焊;步骤S20,采用双面钨极氩弧焊进行打底焊接,焊丝采用ER316L,焊丝化学成分符合GB/T29713标准,其中Cr元素含量控制在18%~19%,Ni元素含量控制在13%~14%;步骤S30,采用MIG焊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步骤S40,对焊接后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550~590℃,保温时间为1~2h。步骤S10中,去除坡口两侧水分时,采用氧乙炔中性焰对304L母材坡口两侧预设范围(如坡口其两侧20mm范围内)进行加热以去除水分。步骤S20中,采用双面钨极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对304L母材制备坡口,并去除坡口两侧水分,将需焊接的304L母材进行组对装配后,采用钨极氩弧焊进行点固焊;/n采用双面钨极氩弧焊进行打底焊接,焊丝采用ER316L,焊丝化学成分符合GB/T 29713标准,其中Cr元素含量控制在18%~19%,Ni元素含量控制在13%~14%;/n采用MIG焊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n对焊接后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550~590℃,保温时间为1~2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304L母材制备坡口,并去除坡口两侧水分,将需焊接的304L母材进行组对装配后,采用钨极氩弧焊进行点固焊;
采用双面钨极氩弧焊进行打底焊接,焊丝采用ER316L,焊丝化学成分符合GB/T29713标准,其中Cr元素含量控制在18%~19%,Ni元素含量控制在13%~14%;
采用MIG焊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
对焊接后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550~590℃,保温时间为1~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坡口两侧水分时,采用氧乙炔中性焰对304L母材坡口两侧预设范围进行加热以去除水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面钨极氩弧焊进行打底焊接时,两名焊工针对同一坡口根部同一时间同一速度焊接,正面坡口由一名焊工采用填丝焊,同时由另外一名焊工在坡口背面进行不填丝重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双面钨极氩弧焊焊接参数如下:正面坡口氩气流量为15~20L/min,背面坡口氩气流量为10~15L/min,氩气纯度≥99.99%;正面坡口焊接电弧电压为10~12V,焊接电流为120~150A,焊接速度为60~80mm/min,线能量为9~18KJ/cm;背面坡口焊接电弧电压为10~12V,焊接电流为100~120A,焊接速度为60~80mm/min,线能量为7.5~14.4KJ/cm;采用摆动焊进行焊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晓峰,潘伍覃,邹大军,王葳,吴梦先,林德钰,候华东,郭则明,方亮,汪伏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