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84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雾炮筒内设置气流喷射机构,并使得气流喷射机构与喷雾机构的喷射方向不同,在喷雾炮筒的内壁上对应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口位置设置气流导向机构,这样,气流导向机构构对气流喷射机构的气流进行导向并能够改变所述喷射气流的方向,可以很好的使得气流在雾炮筒内以不规则的路径向外喷出,进而增加喷雾机构从雾炮筒内向外喷射汽雾的角度与范围,提高喷雾降尘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降尘时,使用方便,便于拆装,有效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A new dust control device for environmental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尘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在环境治理中,降尘装置是重要的设备之一,还在环保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对于容易产生尘土的施工等场合,在施工过程中利用降尘装置进行降尘,可以很好的起到降尘与环境保护的作用,目前的降尘降尘装置是通过喷水以降低空气中尘土来实现降尘处理,但是,目前的降尘装置一般是利用喷雾管或者喷雾头直接喷射,在喷射时,喷雾头由于是直线运行,如图1所示,其在喷射时如果压力过大,则喷出的水过多,在喷射口处容易使得汽流集聚,难以很好的扩散,喷出后容易形成水滴,难以起到降尘效果,而压力过小,则降尘效果降低,难以保证降尘的面积,而设置多台降尘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占用空间较大,影响使用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解决了当降尘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降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连接定位机构,所底座上端与转动平台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转动平台上连接设置有可摆动的雾炮筒,所述雾炮筒内设置有喷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炮筒内还设置有气流喷射机构,所述气流喷射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构的喷射方向不同,且所述喷雾炮筒的内壁上对应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口位置还设置有气流导向机构,所述气流导向机构构设为对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气流进行导向并能够改变所述喷射气流的方向,以便使得气流在所述雾炮筒内以不规则的路径向外喷出,进而增加喷雾机构从雾炮筒内向外喷射汽雾的角度与范围。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喷雾机构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9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所述雾炮筒的两端均呈喷射结构的开口,且喷雾机构的两端正对所述开口,所述喷雾机构的两端均能够喷射汽雾。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雾主体和多个喷雾管,其中,所述喷雾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喷雾管,所述喷雾主体与喷雾供应器连通,所述气流喷射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喷雾主体上。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气流喷射机构包括中间气流喷射管和边气流喷射管,所述中间气流喷射管的两侧设置有所述边气流喷射管,所述中间气流喷射管的长度短于所述边气流喷射管的长度,且所述中间气流喷射管的喷射气流压力大于所述边气流喷射管的喷射气流压力。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气流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座和中间导向凸座,所述导向套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雾炮筒的内壁上,所述中间导向凸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座的中间,且所述中间气流喷射管的出气端正对所述中间导向凸座,所述导向套座的两侧设置有对气流进行导向的导向面。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压力大于所述喷雾机构喷射压力的3倍。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为U型结构,且所述雾炮筒的两侧铰接连接在所述连接框顶部,所述雾炮筒的一侧与所述转动平台之间还设置有气压伸缩杆,且所述气压伸缩杆的底部铰接在所述转动平台顶部的铰接座上,在进行降时,所述气压伸缩杆驱动所述雾炮筒上下摆动的设置。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便拆式连接机构,所述转动平台底部采用所述便拆式连接机构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雾炮筒为采用连接法兰连接在一起的三段圆柱结构,且所述气流喷射机构位于中间段的圆柱结构内。(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雾炮筒内设置气流喷射机构,并使得气流喷射机构与喷雾机构的喷射方向不同,在喷雾炮筒的内壁上对应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口位置设置气流导向机构,这样,气流导向机构构对气流喷射机构的气流进行导向并能够改变所述喷射气流的方向,可以很好的使得气流在雾炮筒内以不规则的路径向外喷出,进而增加喷雾机构从雾炮筒内向外喷射汽雾的角度与范围,提高喷雾降尘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降尘时,使用方便,便于拆装,有效提高使用的方便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现有技术中喷雾降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喷雾降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便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便捷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设置有连接定位机构2,所底座1上端与转动平台3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转动平台上连接设置有可摆动的雾炮筒5,所述雾炮筒内设置有喷雾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炮筒内还设置有气流喷射机构,所述气流喷射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构的喷射方向不同,且所述喷雾炮筒的内壁上对应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口位置还设置有气流导向机构,所述气流导向机构构设为对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气流进行导向并能够改变所述喷射气流的方向,以便使得气流在所述雾炮筒5内以不规则的路径向外喷出,进而增加喷雾机构从雾炮筒5内向外喷射汽雾的角度与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雾机构6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90°。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所述雾炮筒的两端均呈喷射结构的开口,且喷雾机构6的两端正对所述开口,所述喷雾机构的两端均能够喷射汽雾。其中,所述喷雾机构6包括喷雾主体11和多个喷雾管11,其中,所述喷雾主体11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喷雾管11,所述喷雾主体与喷雾供应器连通,所述气流喷射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喷雾主体上。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气流喷射机构包括中间气流喷射管13和边气流喷射管14,所述中间气流喷射管13的两侧设置有所述边气流喷射管14,所述中间气流喷射管13的长度短于所述边气流喷射管14的长度,且所述中间气流喷射管13的喷射气流压力大于所述边气流喷射管14的喷射气流压力。所述气流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座16和中间导向凸座15,所述导向套座16固定连接在所述雾炮筒的内壁上,所述中间导向凸座15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座的中间,且所述中间气流喷射管13的出气端正对所述中间导向凸座15,所述导向套座16的两侧设置有对气流进行导向的导向面。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压力大于所述喷雾机构6喷射压力的3倍。所述转动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框4,所述连接框为U型结构,且所述雾炮筒的两侧铰接连接在所述连接框顶部,所述雾炮筒的一侧与所述转动平台之间还设置有气压伸缩杆8,且所述气压伸缩杆的底部铰接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设置有连接定位机构(2),所底座(1)上端与转动平台(3)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转动平台上连接设置有可摆动的雾炮筒(5),所述雾炮筒内设置有喷雾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炮筒内还设置有气流喷射机构,所述气流喷射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构的喷射方向不同,且所述喷雾炮筒的内壁上对应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口位置还设置有气流导向机构,所述气流导向机构构设为对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气流进行导向并能够改变所述喷射气流的方向,以便使得气流在所述雾炮筒(5)内以不规则的路径向外喷出,进而增加喷雾机构从雾炮筒(5)内向外喷射汽雾的角度与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设置有连接定位机构(2),所底座(1)上端与转动平台(3)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转动平台上连接设置有可摆动的雾炮筒(5),所述雾炮筒内设置有喷雾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炮筒内还设置有气流喷射机构,所述气流喷射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构的喷射方向不同,且所述喷雾炮筒的内壁上对应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口位置还设置有气流导向机构,所述气流导向机构构设为对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气流进行导向并能够改变所述喷射气流的方向,以便使得气流在所述雾炮筒(5)内以不规则的路径向外喷出,进而增加喷雾机构从雾炮筒(5)内向外喷射汽雾的角度与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构(6)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气流喷射机构的喷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雾炮筒的两端均呈喷射结构的开口,且喷雾机构(6)的两端正对所述开口,所述喷雾机构的两端均能够喷射汽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构(6)包括喷雾主体(11)和多个喷雾管(11),其中,所述喷雾主体(11)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喷雾管(11),所述喷雾主体与喷雾供应器连通,所述气流喷射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喷雾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喷射机构包括中间气流喷射管(13)和边气流喷射管(14),所述中间气流喷射管(13)的两侧设置有所述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锋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