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宫腔镜下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67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宫腔镜下缝合装置,包括一端可伸入宫腔镜操作孔内的管套,所述管套一端内腔设置有缝合针和钩线机构,该缝合针和钩线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管套内腔轴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缝合针伸出所述管套内腔并刺入缝合处时,所述钩线机构将穿在缝合针上的缝合线钩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在宫腔镜操作孔内置入了缝合针和钩线机构,可避免在腹腔镜下完成缝合手术,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便利了医生的手术操作。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钩线机构在缝合针刺入缝合处时能快速将缝合线钩出,其操作简单,进一步便利了医生的缝合手术操作。

A hysteroscopic sut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宫腔镜下缝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说是一种宫腔镜下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宫腔镜是治疗宫内疾病的主要手段。现有的宫腔镜下可做切除、电切、电凝止血等操作,但由于宫腔镜为单手操作,仅有一个操作孔,无法进行宫腔镜下的缝合术,从而导致有些可以在宫腔镜下进行的手术,例如切口愈合缺陷缝合修补术等,仅能从腹腔镜下完成,增加了患者的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宫腔镜下缝合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宫腔镜下缝合装置,包括一端可伸入宫腔镜操作孔内的管套,所述管套一端内腔设置有缝合针和钩线机构,该缝合针和钩线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管套内腔轴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缝合针伸出所述管套内腔并刺入缝合处时,所述钩线机构将穿在缝合针上的缝合线钩出。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所述管套内腔内的胶塞和带动该胶塞沿管套内腔轴向移动的推拉杆,所述胶塞上固定连接有轴向设置的所述缝合针,位于该缝合针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胶塞连接的所述钩线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缝合针端部设置有针孔,设置在所述套管内腔的缝合线穿过所述针孔。作为优选,所述钩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管套内腔内的转轮和由该转轮带动转动并伸出管套内腔的线钩,所述胶塞通过推拉杆推进带动所述缝合针伸出所述管套内腔刺入缝合处时并驱动转轮转动,转动的转轮带动线钩钩住所述缝合针上的缝合线。作为优选,所述钩线机构还包括连杆,该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胶塞端面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转轮上。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内腔径向固设有销轴,所述转轮安装在该销轴上。作为优选,所述销轴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止挡片,所述转轮安装在该两个止挡片之间,当所述胶塞驱动连杆带动转轮旋转时,所述转轮可沿两止挡片之间的销轴段轴向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线钩呈背向所述缝合针一侧弯曲的弧形。作为优选,所述线钩一端固定在转轮上,另一端在所述转轮轴向方向一侧设有可钩住缝合线的钩头。作为优选,所述推拉杆上连接有伸出所述管套另一端的操作手柄。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直接在宫腔镜操作孔内置入了缝合针和钩线机构,可避免在腹腔镜下完成缝合手术,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便利了医生的手术操作。同时,本专利技术的钩线机构在缝合针刺入缝合处时能快速将缝合线钩出,其操作简单,进一步便利了医生的缝合手术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线钩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宫腔镜下缝合装置,其包括一端可伸入宫腔镜操作孔内的管套1,所述管套一端内腔设置有缝合针2和钩线机构3,该缝合针和钩线机构由驱动机构4驱动沿所述管套内腔轴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缝合针伸出所述管套内腔并刺入缝合处时,所述钩线机构将穿在缝合针上的缝合线5钩出,此时缝合线缝在缝合处的肉上,从而完成缝合手术。具体来说,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所述管套内腔内的胶塞41和带动该胶塞沿管套内腔轴向移动的推拉杆42,该推拉杆上连接有伸出所述管套另一端的操作手柄43,通过操作手柄的推进和拉出带动推拉杆移动,从而带动胶塞移动。在实施过程中,胶塞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可以制成类似于注射器的活塞形式,可避免损害管套。所述胶塞上固定连接有轴向设置的所述缝合针,从而使得胶塞带动缝合针轴向移动;位于该缝合针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胶塞连接的所述钩线机构,同样保证了胶塞驱动钩线机构运动以钩住缝合线。作为优选,所述缝合针端部设置有针孔21,设置在所述套管内腔的缝合线穿过所述针孔,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缝合线,保证缝合手术的顺利进行。作为优选,所述钩线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管套内腔内的转轮31和由该转轮带动转动并伸出管套内腔的线钩32,所述胶塞通过推拉杆推进带动所述缝合针伸出所述管套内腔刺入缝合处时并驱动转轮转动,转动的转轮带动线钩钩住所述缝合针上的缝合线,从而完成缝合。所述钩线机构还包括连杆33,该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胶塞端面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转轮上,从而通过胶塞的移动带动连杆驱动转轮旋转。在手术过程中,先通过推拉杆拉出胶塞,使其位于最下端的位置,此时缝合针的针孔位于管套外,而线钩离缝合针最远,然后将缝合线穿过针孔并收纳在管套内腔;接着推进推拉杆使缝合针逐渐上移,此时胶塞上移推动连杆上移,连杆在上移过程中推动转轮旋转,而转轮带动线钩逐渐靠近缝合针。当胶塞驱动缝合针刺入缝合处时,胶塞位于管套的最上端,此时线钩在转轮的旋转作用下贴近缝合针,从而将缝合线钩住;接着,通过推拉杆逐渐拉出胶塞,缝合针逐渐缩回管套内腔以退出缝合处,同时胶塞带动连杆下移,连杆则驱动转轮反向转动,钩住缝合线的线钩逐渐远离缝合针,从而将缝合线拉出,完成缝合操作。在实施过程中,所述套管内腔径向固设有销轴34,所述转轮安装在该销轴上,从而保证转轮在连杆的驱动作用下绕销轴旋转。作为优选,所述销轴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止挡片,所述转轮安装在该两个止挡片之间,当所述胶塞驱动连杆带动转轮旋转时,所述转轮可沿两止挡片之间的销轴段轴向移动。具体来说,连杆在运动过程中对转轮有一个切向方向的力和一个轴向方向的力,这只需将连杆倾斜设置即可实现,也就是说连杆不设置转轮所在平面内即可。由于切向力和轴向力的存在,保证连杆驱动转轮旋转时可沿销轴的轴向移动,这样当缝合针位于最下端时,转轮位于最外侧,在缝合针逐渐上移时,转轮带动线钩一边从而左右侧靠近缝合线,一边由外向内伸入缝合线与缝合针之间的空间内,从而确保线钩在缝合线位于最上端时钩住缝合线,保证缝合手术的顺利完成。由此,我们设计了所述线钩一端固定在转轮上,保证线钩随转轮旋转;且钩线另一端在所述转轮轴向方向一侧设有可钩住缝合线的钩头321,即在线钩的靠内侧设有钩头,保证了钩头由外向内伸入缝合线与缝合针之间的空间内。作为优选,所述线钩呈背向所述缝合针一侧弯曲的弧形,可避免缝合针在运动时线钩与缝合处的组织等发生干涉现象,进一步保证了缝合的顺利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宫腔镜下缝合装置,包括一端可伸入宫腔镜操作孔内的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一端内腔设置有缝合针和钩线机构,该缝合针和钩线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管套内腔轴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缝合针伸出所述管套内腔并刺入缝合处时,所述钩线机构将穿在缝合针上的缝合线钩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宫腔镜下缝合装置,包括一端可伸入宫腔镜操作孔内的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一端内腔设置有缝合针和钩线机构,该缝合针和钩线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管套内腔轴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缝合针伸出所述管套内腔并刺入缝合处时,所述钩线机构将穿在缝合针上的缝合线钩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宫腔镜下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所述管套内腔内的胶塞和带动该胶塞沿管套内腔轴向移动的推拉杆,所述胶塞上固定连接有轴向设置的所述缝合针,位于该缝合针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胶塞连接的所述钩线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宫腔镜下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端部设置有针孔,设置在所述套管内腔的缝合线穿过所述针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宫腔镜下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管套内腔内的转轮和由该转轮带动转动并伸出管套内腔的线钩,所述胶塞通过推拉杆推进带动所述缝合针伸出所述管套内腔刺入缝合处时并驱动转轮转动,转动的转轮带动线钩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晴徐大宝肖松舒薛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