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原桂本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旋燃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24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式旋燃锅炉,包括炉膛和出烟管,在下炉门上方的炉膛内壁半周上依次设有蓄热隔断层和上炉排,蓄热隔断层与上炉排之间设有分隔墙,分隔墙外壁与炉膛内壁的空间形成过火通道,上炉排以上的炉膛空间形成上燃烧腔,蓄热隔断层与下炉排之间构成下燃烧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燃烧末煤和型煤,煤种适应能力强,热效率高。加煤燃烧时,烟尘排放量小,解决了现有立式锅炉燃烧不充分和排烟超标之弊端,可用于蒸气、采暖、饮用开水等。(*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旋燃锅炉,属于一般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器领域。现有立式锅炉多为双层反烧炉排结构,无法燃烧碎末煤,煤种适应能力差,热效率低,加煤时环保易超标,不易达到环保要求。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燃烧末煤,适应各类煤种,结构紧凑、烟尘排量小的立式旋燃锅炉,用它可以提供蒸气、采暖和饮用开水。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它包括炉膛和出烟管,其特征在于沿下炉门上方的炉膛内壁半周上依次设有蓄热隔断层和上炉排,蓄热隔断层与上炉排的内端沿之间设置分隔墙,分隔墙外壁与炉膛内壁的空间形成过火通道,上炉排以上的炉膛空间形成上燃烧腔,蓄热隔断层与下炉排之间构成下燃烧腔。为了使上燃烧腔能够独立燃烧,上述立式旋燃锅炉的上炉排、分隔墙、蓄热隔断层与炉膛内壁所围成的结构为中空的大半园柱体。为了使燃烧过程连续稳定,过火通道正上方的炉膛内壁下设有半园形助燃拱。为了避免高温火焰烧坏上炉排,在分隔墙顶部与上炉排之间设有通循环水的炉排托管。本技术工作时,当下炉排加煤,下燃烧腔产生的高温火焰烟气由过火通道被送到上燃烧腔,和旋风管送来的二次风相互作用,充分扰动,在上燃烧腔的高温火焰中充分燃烧;当上炉排加煤时,上燃烧腔所产生的预燃气体,被下燃烧腔由过火通道送来的高温火焰引燃,仍在上燃烧腔充分燃烧,上、下两个燃烧腔起到互补的作用。由于二次风和高温烟气的充分扰动,从而产生强劲的旋燃效果。蓄热隔断层、分隔墙和助燃拱均由耐火材料制成,蓄热隔断层能够蓄积一定的热量,使下燃烧腔始终保持高温;助燃拱对火焰具有一定的助燃和导向作用,使整个燃烧过程连续稳定,为了降低烟尘排放量,炉膛顶端的出烟管上端设置有余热胆,余热胆在吸收余热的同时,对烟尘有阻挡和重力除尘的作用。本技术立式旋燃锅炉,因在炉膛内增设了一个上燃烧腔,能使上、下燃烧腔之间燃烧互补,可适应碎末煤及型煤,煤种适应能力强,由于燃烧充分,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又突出了立式锅炉结构紧凑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炉膛8和出烟管5,在下炉门14上方、沿炉膛8内壁半周上依次设有蓄热隔断层13、上灰门12、上风管11、上炉排10、上炉门9和旋风管7,蓄热隔断层13与上炉排10内端沿之间设置分隔墙21,构成上燃烧腔23和下燃烧腔19,分隔墙21外壁与炉膛8内壁之间构成过火通道20。为了使上燃烧腔23能够独立燃烧并获得较佳的燃烧效果,由上炉排10、分隔墙21、蓄热隔断层13与炉膛8内壁所围成的空间为中空的大半圆柱体。为了获得一个稳定、连续的燃烧效果,在过火通道20正上方的炉膛8内壁下设有半圆形助燃拱6。为了避免高温火焰烧坏上炉排10,在分隔墙21顶端与上炉排10内端沿之间设有通循环水的炉排托管22。在下炉排加煤时,下炉排18产生的高温火焰烟气被送到上炉排10,和旋风管7送来的二次风充分混合,在上燃烧腔23上充分燃烧;当上炉排10加煤时,上炉排10所产生的高温烟气,被下燃烧腔19送来的高温火焰燃烧掉,上、下燃烧腔23、19形成燃烧互补的势态。过火通道20和助燃拱6能较好地诱导下燃烧腔19的火焰和高温预燃烟气的走向,并能使燃烧过程稳定连续。出烟管5和锅炉壳体4之间的水套为流体加热循环区。余热胆2可充分吸收余热并对烟尘具有阻挡和重力除尘作用。烟尘可通过置于锅炉壳体4之上的与余热胆2相联的清灰孔3予以清除;炉渣可分别通过上灰门12和下灰门16予以清除,一次风通过下风管17和上风管11提供,二次旋风分别通过二次风管15和旋风管7提供,上燃烧腔23的二次风对高温火焰烟气的扰动最为强烈,蓄热隔断层13能够蓄积一定的热量,使下燃烧腔19始终保持高温。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旋燃锅炉,包括炉膛和出烟管,其特征在于沿下炉门上方的炉膛内壁半周上依次设有蓄热隔断层和上炉排,蓄热隔断层与上炉排之间设置分隔墙,分隔墙外壁与炉膛内壁的空间形成过火通道,上炉排以上的炉膛空间形成上燃烧腔,蓄热隔断层与下炉排之间的炉膛空间构成下燃烧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旋燃锅炉,其特征在于上炉排、分隔墙、蓄热隔断层与炉膛内壁所围成的结构为中空的大半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旋燃锅炉,其特征在于过火通道正上方的炉膛内壁下设有半圆形助燃拱。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旋燃锅炉,其特征在于分隔墙顶部与上炉排之间设有通循环水的炉排托管。专利摘要一种立式旋燃锅炉,包括炉膛和出烟管,在下炉门上方的炉膛内壁半周上依次设有蓄热隔断层和上炉排,蓄热隔断层与上炉排之间设有分隔墙,分隔墙外壁与炉膛内壁的空间形成过火通道,上炉排以上的炉膛空间形成上燃烧腔,蓄热隔断层与下炉排之间构成下燃烧腔。本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燃烧末煤和型煤,煤种适应能力强,热效率高。加煤燃烧时,烟尘排放量小,解决了现有立式锅炉燃烧不充分和排烟超标之弊端,可用于蒸气、采暖、饮用开水等。文档编号F24H1/22GK2312427SQ9721692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原桂本 申请人:原桂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旋燃锅炉,包括炉膛和出烟管,其特征在于沿下炉门上方的炉膛内壁半周上依次设有蓄热隔断层和上炉排,蓄热隔断层与上炉排之间设置分隔墙,分隔墙外壁与炉膛内壁的空间形成过火通道,上炉排以上的炉膛空间形成上燃烧腔,蓄热隔断层与下炉排之间的炉膛空间构成下燃烧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桂本
申请(专利权)人:原桂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