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隋文倩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口服制剂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222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口服制剂混合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部被隔板分隔成混合腔和过滤腔;罐体顶端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钉连接伸缩杆;伸缩杆上通过螺钉连接多个搅拌棒;罐体内部上侧设有喷淋管;喷淋管通过螺钉连接罐体内壁;喷淋管为环形结构;喷淋管下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淋口;隔板外围内部设有加热装置;隔板内围设有电动开门;过滤腔内设有初过滤筒和精过滤筒;药液通过环形喷淋管下侧的喷淋口均匀喷淋在隔板的加热部分,使得药液在搅拌前充分均匀受热;关闭排气口时,避免热气散发,有利于对药液的蒸煮;伸缩杆与搅拌棒结合可实现对药液的充分搅拌;避免了药渣对过滤网的堵塞。

A mixing device for oral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口服制剂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口服制剂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药材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药材进行混合蒸煮处理,以提取药物成分,而现有的药材蒸煮装置结构不够合理,药材受热速度较慢,受热均匀度较差,对药物的蒸煮不够充分;在排出药液时,较大药渣容易将出液口处的滤网堵塞,造成出液不畅;此外,在蒸煮的过程中,罐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热量损失较快,则需要消耗的能量也较多,造成药材蒸煮的时间延长,降低了工作效率;且药材在蒸煮时需要进行搅动,以使得药材中的有益成分被完全的截留,而现有的混合装置则缺少搅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口服制剂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口服制剂混合装置,包括罐体和支撑杆;支撑杆位于罐体下侧;罐体内部被隔板分隔成混合腔和过滤腔;混合腔位于过滤腔上侧;混合腔为倒置圆台形状;罐体顶端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钉连接伸缩杆;伸缩杆上通过螺钉连接多个搅拌棒;搅拌棒和伸缩杆均位于混合腔内;罐体顶端一侧设有进液管;罐体内部上侧设有喷淋管;喷淋管通过螺钉连接罐体内壁;喷淋管为环形结构;喷淋管下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淋口;进液管下端通过螺钉连接喷淋管;隔板外围内部设有加热装置;隔板内围设有电动开门;过滤腔内设有初过滤筒和精过滤筒;初过滤筒位于精过滤筒内部;初过滤筒和精过滤筒均通过球型铰链可拆卸连接罐体内壁;罐体下端为漏斗形状;罐体下端设有出液口。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上设有隔音罩;所述隔音罩内壁设有隔音棉;隔音棉通过螺钉连接隔音罩内壁。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可拆卸连接密封塞。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阻丝、导线、插头;电阻丝、导线、插头的具体电路结构属于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左侧设有开门;开门上侧通过合页连接罐体;可通过开门将初过滤筒和精过滤筒拿出并进行清洗。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为透明耐热材料制成;操作人员可检查药液的蒸煮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药液通过环形喷淋管下侧的喷淋口均匀喷淋在隔板的加热部分,使得药液在搅拌前充分均匀受热;在加热搅拌过程中,通过排气口控制加热速度;关闭排气口时,避免热气散发,有利于对药液的蒸煮;伸缩杆与搅拌棒结合可实现对药液的充分搅拌;初过滤筒和精过滤筒可对药液进行过滤,通过球型铰链的转动;避免了药渣对过滤网的堵塞;透明耐热材料有利于操作人员方便观察药液的蒸煮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1.罐体,2.混合腔,3.过滤腔,4.隔板,5.旋转电机,6.喷淋管,7.进液管,8.伸缩杆,9.搅拌棒,10.电动开门,11.初过滤筒,12.精过滤筒,13.球型铰链,14.出液口,15.隔音棉,16.隔音罩,17.支撑杆,18.喷淋口,19.电阻丝,20.排气口,21.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口服制剂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和支撑杆17;支撑杆17位于罐体1下侧;罐体1内部被隔板4分隔成混合腔2和过滤腔3;混合腔2位于过滤腔3上侧;混合腔2为倒置圆台形状;倒置圆台形状有利于搅拌效果的提升;罐体1顶端设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螺钉连接伸缩杆8;伸缩杆8上通过螺钉连接多个搅拌棒9;搅拌棒9和伸缩杆8均位于混合腔2内;伸缩杆8与搅拌棒9配合运动有利于提升搅拌效果;罐体1顶端一侧设有进液管7;罐体1内部上侧设有喷淋管6;喷淋管6通过螺钉连接罐体1内壁;喷淋管6为环形结构;喷淋管6下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淋口18;进液管7下端通过螺钉连接喷淋管6;隔板4外围内部设有加热装置;隔板内围设有电动开门10;药液蒸煮完毕后,通过电动开门10进入过滤腔3;过滤腔3内设有初过滤筒11和精过滤筒12;双层过滤使得药液过滤更加充分;初过滤筒11位于精过滤筒12内部;避免了药液在过滤过程中出现溢出的情况;初过滤筒11和精过滤筒12均通过球型铰链13可拆卸连接罐体1内壁;罐体1下端为漏斗形状;罐体1下端设有出液口14。所述旋转电机5上设有隔音罩;所述隔音罩16内壁设有隔音棉15;隔音棉15通过螺钉连接隔音罩16内壁;在电机运行过程中隔音棉15起到隔音作用,提升工作环境质量。所述罐体1上端设有排气口20;排气口20上可拆卸连接密封塞;操作人员通过查看药液蒸煮状态进行排气的调整。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阻丝19、导线、插头;电阻丝19、导线、插头的具体电路结构属于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罐体左侧设有开门21;开门21上侧通过合页连接罐体1;可通过开门21将初过滤筒和精过滤筒拿出并进行清洗。所述罐体1为透明耐热材料制成;操作人员可检查药液的蒸煮状态。本技术使用时,先通过加热装置对隔板4进行预热;通过进液管7将药液倒入至喷淋管6,药液通过喷淋管6上的喷淋口18均匀落在隔板4的加热位置处;启动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带动伸缩杆8和搅拌棒9移动;实现对药液的混合蒸煮;操作人员通过查看药液蒸煮状态进行排气的调整;药液蒸煮完毕后,打开电动开门10,药液落入至初过滤筒11;经过初过滤筒1的过滤,药液落入至精过滤筒12,经过精过滤筒12的过滤,药液落入至罐体1下侧,通过出液口14排出。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专利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口服制剂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和支撑杆(17);支撑杆(17)位于罐体(1)下侧;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部被隔板(4)分隔成混合腔(2)和过滤腔(3);混合腔(2)位于过滤腔(3)上侧;混合腔(2)为倒置圆台形状;罐体(1)顶端设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伸缩杆(8);伸缩杆(8)上设有多个搅拌棒(9);搅拌棒(9)和伸缩杆(8)均位于混合腔(2)内;罐体(1)顶端一侧设有进液管(7);罐体(1)内部上侧设有喷淋管(6);喷淋管(6)为环形结构;喷淋管(6)下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淋口(18);进液管(7)下端连接喷淋管(6);隔板(4)外围内部设有加热装置;隔板(4)内围设有电动开门(10);过滤腔(3)内设有初过滤筒(11)和精过滤筒(12);初过滤筒(11)位于精过滤筒(12)内部;初过滤筒(11)和精过滤筒(12)均通过球型铰链(13)可拆卸连接罐体(1)内壁;罐体(1)下端为漏斗形状;罐体(1)下端设有出液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口服制剂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和支撑杆(17);支撑杆(17)位于罐体(1)下侧;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部被隔板(4)分隔成混合腔(2)和过滤腔(3);混合腔(2)位于过滤腔(3)上侧;混合腔(2)为倒置圆台形状;罐体(1)顶端设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伸缩杆(8);伸缩杆(8)上设有多个搅拌棒(9);搅拌棒(9)和伸缩杆(8)均位于混合腔(2)内;罐体(1)顶端一侧设有进液管(7);罐体(1)内部上侧设有喷淋管(6);喷淋管(6)为环形结构;喷淋管(6)下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淋口(18);进液管(7)下端连接喷淋管(6);隔板(4)外围内部设有加热装置;隔板(4)内围设有电动开门(10);过滤腔(3)内设有初过滤筒(11)和精过滤筒(12);初过滤筒(11)位于精过滤筒(12)内部;初过滤筒(11)和精过滤筒(12)均通过球型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文倩陈秀晓
申请(专利权)人:隋文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