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20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属于除味装置技术领域。该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包括搅拌桶、第一轴承、第一搅拌杆、第一除味管、第二搅拌杆、搅拌叶、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驱动件带动第一搅拌杆转动,第一搅拌杆带动第一除味管转动,第一除味管带动第二搅拌杆转动,第二搅拌杆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对次氯酸钠进行搅拌,从网孔部上将活性炭放置入容置腔,同时在第一除味管转动时,网孔部随之转动,使得异味进入网孔部,经过流通腔进入容置腔,活性炭吸附异味,搅拌效率较高,除味效率较高。

A device for mixing and deodorizing sodium hypochlor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
本技术属于除味装置
,涉及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
技术介绍
次氯酸钠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其他类似的漂白剂有次氯酸钾、次氯酸锂或次氯酸钙,次溴酸钠或次碘酸钠、含氯的氧化物溶液,氯化的磷酸三钠、三氯异氰尿酸钠或钾等,但在家庭洗涤中通常不使用,漂白剂是能破坏发色体系或产生一个助色基团的变体,次氯酸钠可用作强氧化剂,用作漂白剂、氧化剂及水净化剂用于造纸、纺织、轻工业等,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的作用,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用途十分广泛,然而现有的次氯酸钠在除味过程中无法对液体进行均匀搅拌,除味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在次氯酸钠搅拌时进行除味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包括搅拌桶、设置于搅拌桶顶端的第一轴承、一端套接于第一轴承并伸出搅拌桶顶端的第一搅拌杆、一端连接于第一搅拌杆的第一除味管、一端连接于第一除味管另一端的第二搅拌杆、设置于第二搅拌杆底端、用以对次氯酸钠进行搅拌的搅拌叶、用以带动搅拌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一除味管内设有用以容置活性炭的容置腔,所述第一除味管上设有内部中空的网孔部,所述网孔部上设有多个用以供搅拌桶内气体进入容置腔内的第一网孔,所述网孔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顶端,所述网孔部内部设有用以供搅拌桶内气体进入容置腔的流通腔,所述流通腔的底端与容置腔的顶端重合,所述第一除味管上设有用以在其开启时将活性炭放入容置腔内或者将活性炭从容置腔内取出的第一活动门。优选的,所述第一除味管一端螺接于第一搅拌杆底端、另一端螺接于第二搅拌杆顶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门设置于网孔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门一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第一除味管。优选的,所述网孔部一端设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活动门另一端设有用以在第一活动门盖合网孔部时其自由端系在第一卡环上的第一绳索。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套接于第一搅拌杆伸出搅拌桶顶端部分的第一端的第一皮带轮、设置于搅拌桶顶端的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一电机上的转动轴上的第二皮带轮和一端套接于第一皮带轮、另一端套接于第二皮带轮、用以在第一电机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以使第一搅拌杆转动的第一皮带。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为至少三个,所述搅拌叶相对于第二搅拌杆的中心线对称。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一端设有第二活动门。优选的,还包括一端固接于搅拌桶内侧壁、用以加速搅拌桶内气流运动的风扇。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门一端通过合页连接于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活动门另一端设有用以在第二活动门盖合搅拌桶时其自由端系在第二卡环上的第二绳索。本技术中的驱动件带动第一搅拌杆转动,第一搅拌杆带动第一除味管转动,第一除味管带动第二搅拌杆转动,第二搅拌杆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对次氯酸钠进行搅拌,从网孔部上将活性炭放置入容置腔,同时在第一除味管转动时,网孔部随之转动,使得异味进入网孔部,经过流通腔进入容置腔,活性炭吸附异味,搅拌效率较高,除味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搅拌桶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第一除味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桶,11-第一轴承,12-第二活动门,13-第二卡环,14-第二绳索,21-第一搅拌杆,22-第二搅拌杆,23-搅拌叶,3-驱动件,31-第一皮带轮,32-第二皮带轮,33-第一皮带,34-第一电机,35-转动轴,4-第一除味管,41-网孔部,42-容置腔,43-第一活动门,44-第一卡环,45-第一绳索,5-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包括搅拌桶1、设置于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轴承11、一端套接于第一轴承11并伸出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搅拌杆21、一端连接于第一搅拌杆21的第一除味管4、一端连接于第一除味管4另一端的第二搅拌杆22、设置于第二搅拌杆22底端、用以对次氯酸钠进行搅拌的搅拌叶23、用以带动搅拌杆转动的驱动件3,第一除味管4内设有用以容置活性炭的容置腔42,第一除味管4上设有内部中空的网孔部41,网孔部41上设有多个用以供搅拌桶1内气体进入容置腔42内的第一网孔,网孔部41设置于容置腔42的顶端,网孔部41内部设有用以供搅拌桶1内气体进入容置腔42的流通腔,流通腔的底端与容置腔42的顶端重合,第一除味管4上设有用以在其开启时将活性炭放入容置腔42内或者将活性炭从容置腔42内取出的第一活动门43。此处,驱动件3带动第一搅拌杆21转动,第一搅拌杆21带动第一除味管4转动,第一除味管4带动第二搅拌杆22转动,第二搅拌杆22带动搅拌叶23转动,搅拌叶23对次氯酸钠进行搅拌,从网孔部41上将活性炭放置入容置腔42,同时在第一除味管4转动时,网孔部41随之转动,使得异味进入网孔部41,经过流通腔进入容置腔42,活性炭吸附异味,搅拌效率较高,除味效率较高。第一除味管4一端可以螺接于第一搅拌杆21底端、另一端螺接于第二搅拌杆22顶端,方便安装第一除味管4。第一活动门43可以设置于网孔部41上,这样方便开启网孔部41。第一活动门43一端可以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第一除味管4,避免第一活动门43丢失。网孔部41一端设有第一卡环44,第一活动门43另一端设有用以在第一活动门43盖合网孔部41时其自由端系在第一卡环44上的第一绳索45,方便将第一活动门43固定。驱动件3可以包括套接于第一搅拌杆21伸出搅拌桶1顶端部分的第一端的第一皮带33轮31、设置于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电机34、设置于第一电机34上的转动轴35上的第二皮带轮32和一端套接于第一皮带33轮31、另一端套接于第二皮带轮32、用以在第一电机34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33轮31转动以使第一搅拌杆21转动的第一皮带33,提高搅拌的效率。搅拌叶23为至少三个,搅拌叶23相对于第二搅拌杆22的中心线对称,提高搅拌叶23接触次氯酸钠的面积,提高搅拌的效率。搅拌桶1一端设有第二活动门12,方便用户开启第二活动门12后取出次氯酸钠溶液或者更换活性炭。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还可以包括一端固接于搅拌桶1内侧壁、用以加速搅拌桶1内气流运动的风扇5,提高除味效率。第二活动门12一端通过合页连接于搅拌桶1,搅拌桶1上设有第二卡环13,第二活动门12另一端设有用以在第二活动门12盖合搅拌桶1时其自由端系在第二卡环13上的第二绳索14,方便将第二活动门12固定。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1)、设置于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轴承(11)、一端套接于第一轴承(11)并伸出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搅拌杆(21)、一端连接于第一搅拌杆(21)的第一除味管(4)、一端连接于第一除味管(4)另一端的第二搅拌杆(22)、设置于第二搅拌杆(22)底端、用以对次氯酸钠进行搅拌的搅拌叶(23)、用以带动搅拌杆转动的驱动件(3),所述第一除味管(4)内设有用以容置活性炭的容置腔(42),所述第一除味管(4)上设有内部中空的网孔部(41),所述网孔部(41)上设有多个用以供搅拌桶(1)内气体进入容置腔(42)内的第一网孔,所述网孔部(4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42)的顶端,所述网孔部(41)内部设有用以供搅拌桶(1)内气体进入容置腔(42)的流通腔,所述流通腔的底端与容置腔(42)的顶端重合,所述第一除味管(4)上设有用以在其开启时将活性炭放入容置腔(42)内或者将活性炭从容置腔(42)内取出的第一活动门(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1)、设置于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轴承(11)、一端套接于第一轴承(11)并伸出搅拌桶(1)顶端的第一搅拌杆(21)、一端连接于第一搅拌杆(21)的第一除味管(4)、一端连接于第一除味管(4)另一端的第二搅拌杆(22)、设置于第二搅拌杆(22)底端、用以对次氯酸钠进行搅拌的搅拌叶(23)、用以带动搅拌杆转动的驱动件(3),所述第一除味管(4)内设有用以容置活性炭的容置腔(42),所述第一除味管(4)上设有内部中空的网孔部(41),所述网孔部(41)上设有多个用以供搅拌桶(1)内气体进入容置腔(42)内的第一网孔,所述网孔部(4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42)的顶端,所述网孔部(41)内部设有用以供搅拌桶(1)内气体进入容置腔(42)的流通腔,所述流通腔的底端与容置腔(42)的顶端重合,所述第一除味管(4)上设有用以在其开启时将活性炭放入容置腔(42)内或者将活性炭从容置腔(42)内取出的第一活动门(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味管(4)一端螺接于第一搅拌杆(21)底端、另一端螺接于第二搅拌杆(22)顶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门(43)设置于网孔部(4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门(43)一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第一除味管(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次氯酸钠搅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崇刘文凯林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浩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