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818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涉及鱼粉生产制造领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储存桶、冷凝装置以及除臭塔,储存桶包括桶体、设置于桶体上的桶盖,桶体的外壁设置有中空的夹套,夹套的下端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且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将高温废气通入夹套内。利用废气中的余热对鱼液进行加热,提高了鱼液的粘稠度,起到很好的浓缩效果,从而实现废气余热的再利用,达到了降低能源浪费的效果。

A waste gas recycling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鱼粉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鱼粉是一种常见的饲料,是由小杂鱼经过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因为鱼粉中不含纤维素等难于消化的物质,并且其粗脂肪含量高,因此鱼粉常常作为高能量饲料供养殖场使用。传统的鱼粉在蒸煮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由于这样废气不能直接排放,因此通常直接进行除臭处理,直至达到国家排放标后再进行排放。但是废气在除臭处理时,废气中的热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具有降低能源浪费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储存桶、冷凝装置以及除臭塔;所述储存桶包括桶体、设置于所述桶体上的桶盖,所述桶体的外壁设置有中空的夹套,所述夹套的下端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且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气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处理系统时,将鱼液装入储存桶内,然后将尾气沿着第一进气口通入夹套内,此时利用废气的余热对鱼液进行加热,提高了鱼液的粘稠度,起到很好的浓缩效果,从而实现废气余热的再利用,达到了降低能源浪费的效果。随后尾气经过冷凝装置的冷凝后,实现尾气的气水分离,最后再利用除臭塔对气体进行处理后,将不含有毒物质的尾气排放至供热锅炉内作为助燃风进行燃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盖的下端面竖直转动连接有主动轴,且上端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旋转的电机,所述主动轴位于所述桶盖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主动轴的外壁设置有多组主动搅拌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余热对鱼液进行加热时,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轴旋转,此时主动轴带动多组主动搅拌桨同步旋转,并对鱼液进行搅拌。进而使得各部分鱼液均可以充分的接触到废气中的余热,提高了对鱼液的加热效果,同时使鱼液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收废气中的余热,实现余热的充分利用,降低余热的浪费。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盖的下端面竖直转动连接有多个从动轴,多个所述从动轴均匀分布于所述主动轴的四周位置,所述主动轴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并且所述从动轴的外壁设置有多组从动搅拌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动轴旋转时,主动轴带动主动齿轮同步旋转,并且主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共同转动。与此同时,从动齿轮带动从动轴以及从动搅拌桨同步旋转。由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因此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即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主动搅拌桨和从动搅拌桨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当对鱼液进行搅拌时,鱼液在桶体内翻滚,从而提高鱼液的搅拌效果,从而提高了对鱼液的加热速率和加热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冷凝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凝箱下端面的集水箱,所述冷凝箱的两侧侧壁均水平设置有多个冷凝板,并且所述冷凝箱的下端面和上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凝装置工作时,废气沿着第二进气口通入冷凝箱内。随后废气经过冷凝板后,遇冷凝结成水滴,并滴落至冷凝箱的底壁后,排放至集水箱内。与此同时,气体沿着第二出气口排出,实现废气的气水分离,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箱两侧侧壁上的所述冷凝板呈交错状设置,并且所述冷凝板的两侧侧壁抵触所述冷凝箱的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交错状的冷凝板,使废气呈蛇形流经各个冷凝板,增大废气与冷凝板的接触时间,实现废气的充分冷凝处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位于所述冷凝箱下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冷凝箱的底壁呈下凹状设置,且中心位置低于四周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下凹状的底壁,加快水滴流至集水箱内的速度,从而实现水滴的快速收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臭塔包括塔体、设置于所述塔体下端外壁的第三进气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塔体上端外壁的第三出气口;所述塔体内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贯穿有若干通孔,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竹炭层、聚天冬氨酸钠粉末层以及活性炭层,并且所述活性炭层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第三出气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尾气通入除臭塔后,尾气由下到上运动,此时尾气依次经过竹炭层、聚天冬氨酸钠粉末层以及活性炭层,进而利用竹炭层以及活性炭层对尾气中残留的水以及臭气进行吸附。又因为聚天冬氨酸钠能与酸和碱结合成盐,并且聚天冬氨酸钠能使得尾气中的-SH、-NH2、=NH发生聚合反应。因此可以加快有害气体的分解吸附,大幅度的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排放,使得尾气被处理的更加迅速彻底。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体底壁设置有吸附液,所述吸附液为双氧水溶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塔体内通入尾气时,利用双氧水溶液对尾气进行吸附,加快有毒气体的氧化分解,加快了有害气体的分解吸附,提高了尾气的处理速度和处理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高温废气通入夹套内。利用废气中的余热对鱼液进行加热,提高了鱼液的粘稠度,起到很好的浓缩效果,从而实现废气余热的再利用,达到了降低能源浪费的效果;2.通过设置转动方向相反的主动搅拌桨和从动搅拌桨,对桶体内的鱼液进行搅拌,提高了对鱼液的加热速率和效果,同时使鱼液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收废气中的余热,实现余热的充分利用,降低余热的浪费;3.通过设置冷凝装置对废气进行冷凝,实现废气的气水分离,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降低了能源浪费;4.通过设置高效的除臭塔加快有害气体的分解吸附,大幅度的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排放,使得尾气被处理的更加迅速彻底。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储存桶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的除臭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储存桶;11、桶体;12、桶盖;13、主动轴;14、从动轴;15、主动搅拌桨;16、从动搅拌桨;17、主动齿轮;18、从动齿轮;19、电机;2、冷凝装置;21、底座;22、冷凝箱;23、集水箱;24、第二进气口;25、第二出气口;26、冷凝板;3、除臭塔;31、塔体;32、第三进气口;33、第三出气口;34、吸附液;4、夹套;41、第一进气口;42、第一出气口;5、承载板;51、通孔;52、竹炭层;53、聚天冬氨酸钠粉末层;54、活性炭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储存桶1、冷凝装置2以及除臭塔3,并且储存桶1、冷凝装置2以及除臭塔3依次连通。如图1、图2所示,储存桶1包括桶体11、设置于桶体11上的桶盖12,桶体11的外壁设置有中空的夹套4,夹套4的下端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口41且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气口42。当使用上述处理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储存桶(1)、冷凝装置(2)以及除臭塔(3),所述储存桶(1)包括桶体(11)、设置于所述桶体(11)上的桶盖(12),所述桶体(11)的外壁设置有中空的夹套(4),所述夹套(4)的下端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口(41)且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气口(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储存桶(1)、冷凝装置(2)以及除臭塔(3),所述储存桶(1)包括桶体(11)、设置于所述桶体(11)上的桶盖(12),所述桶体(11)的外壁设置有中空的夹套(4),所述夹套(4)的下端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口(41)且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气口(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2)的下端面竖直转动连接有主动轴(13),且上端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13)旋转的电机(19),所述主动轴(13)位于所述桶盖(12)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主动轴(13)的外壁设置有多组主动搅拌桨(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2)的下端面竖直转动连接有多个从动轴(14),多个所述从动轴(14)均匀分布于所述主动轴(13)的四周位置,所述主动轴(13)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主动齿轮(17),所述从动轴(14)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17)啮合的从动齿轮(18),并且所述从动轴(14)的外壁设置有多组从动搅拌桨(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2)包括底座(21)、设置于所述底座(21)上的冷凝箱(22)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凝箱(22)下端面的集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学飞汤文波秦乾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万船口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