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14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上侧安装有冷凝装置,罐体的下侧安装有搅拌装置,冷凝装置包括罐体左右两侧开设的通孔,罐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制冷器,制冷器的风扇固定安装在通孔的内部,罐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弯管,进气弯管的内部贯穿罐体的上罐壁,隔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凝排管,冷凝排管的进口与进气弯管的下端固定装配,进气弯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止回阀,止回阀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能够通过制造高压低温的环境,将氯化氢水雾快速凝结成氯化氢冷凝液并收集搅拌待用,提升了工作效率。

A circulating absorption device of hydrogen chloride water m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吸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过滤提取氯化氢的过程中会产生带有氯化氢的水雾,这些挥发的含有大量氯化氢的水雾,会污染周围环境,腐蚀生产设备、引起人体不适,融入地下会使土壤酸化,存在安全隐患。通常使用盛有水的罐体进行氯化氢水雾的吸收,需要大量的水,且更换频繁,不方便使用,现有技术通过循环水装置吸收氯化氢水雾,虽然减少了维护次数,但是仍浪费大量水资源,给后续蒸馏回收氯化氢工艺带来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侧安装有冷凝装置,所述罐体的下侧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罐体左右两侧开设的通孔,所述罐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的风扇固定安装在通孔的内部,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弯管,所述进气弯管的内部贯穿罐体的上罐壁,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凝排管,所述冷凝排管的进口与进气弯管的下端固定装配,所述进气弯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泵,所述泵螺接在罐体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制冷器、冷凝排管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螺接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水口与冷凝排管的出口固定装配,所述溢流阀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表面上侧固定安装有液位器。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下表面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贯穿罐体的下罐壁,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隔板的下表面,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U型搅拌杆。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下表面为斜面设计,且罐体的斜面从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罐体的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液阀,所述出液阀的内部贯穿罐体的罐壁。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液位器、电机、泵通过导线电连接,且控制器与外部电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能够通过制造高压低温的环境,将氯化氢水雾快速凝结成氯化氢冷凝液并收集搅拌待用,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中:1罐体、2隔板、3冷凝装置、31进气弯管、32止回阀、33泵、34冷凝排管、35制冷器、36通孔、4搅拌装置、41U型搅拌杆、42防护罩、43转轴、44电机、5保温层、6螺孔、7溢流阀、8控制器、9液位器、10排水管、11出液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隔板2的上侧安装有冷凝装置3,罐体1的下侧安装有搅拌装置4,冷凝装置3包括罐体1左右两侧开设的通孔36,罐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制冷器35,制冷器35的风扇固定安装在通孔36的内部,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弯管31,进气弯管31的内部贯穿罐体1的上罐壁,隔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凝排管34,冷凝排管34的进口与进气弯管31的下端固定装配,进气弯管3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止回阀32,止回阀3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泵33,泵33螺接在罐体1的上表面。通过冷凝装置3中的泵33能够将氯化氢水雾经止回阀32、进气弯管31输送至冷凝排管34的内部,同时制冷器35工作使冷凝排管34处于低温状态,内部的氯化氢水雾冷凝成水珠汇聚成冷凝液。制冷器35、冷凝排管34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保温层5。通过保温层5能够有效保持制冷器35、冷凝排管34内部制造的低温环境。隔板2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螺孔6,螺孔6的内部螺接有溢流阀7,溢流阀7的进水口与冷凝排管34的出口固定装配,溢流阀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的外表面上侧固定安装有液位器9。通过溢流阀7能够辅助控制冷凝排管34内部形成高压状态,在设定压力下才能够将内部冷凝液经排水管10排出,液位器9能够监控内部液位,防止液位过高影响正常工作。搅拌装置4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1下表面的防护罩42,防护罩4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4,电机44输出轴的外表面贯穿罐体1的下罐壁,电机44输出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轴43,转轴43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隔板2的下表面,转轴43的外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U型搅拌杆41。通过搅拌装置4中的电机44带动转轴43与U型搅拌杆41转动,搅拌内部收集的冷凝液,使溶解更均匀,防护罩42能够保护内部的电机。罐体1的下表面为斜面设计,且罐体1的斜面从左至右向下倾斜,罐体1的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液阀11,出液阀11的内部贯穿罐体1的罐壁。斜面设计的罐体1方便集中冷凝液,经出液阀11集中排液。罐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8,控制器8、液位器9、电机44、泵33通过导线电连接,且控制器8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控制器8控制液位器9、电机44、泵33的工作状态。工作原理:泵33与上段工艺的氯化氢水雾排气管固定装配,能够将氯化氢水雾经止回阀32、进气弯管31输送至冷凝排管34的内部,与溢流阀7配合能够在冷凝排管34的内部形成高压环境,同时制冷器35工作使冷凝排管34处于低温状态,加快氯化氢水雾凝结成水珠汇聚成冷凝液,压力足够时通过排水管10排出进入罐体1的内部下侧,同时电机44带动转轴43与U型搅拌杆41转动,搅拌内部收集的冷凝液,使溶解更均匀,收集足够多冷凝液时可通过出液阀11集中收集到下一段工艺处蒸馏析出氯化氢晶体,液位器9可监测冷凝液液位,收集不及时导致冷凝液过多可通过控制器8进行提醒,保持装置的正常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上侧安装有冷凝装置(3),所述罐体(1)的下侧安装有搅拌装置(4);/n所述冷凝装置(3)包括罐体(1)左右两侧开设的通孔(36),所述罐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制冷器(35),所述制冷器(35)的风扇固定安装在通孔(36)的内部,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弯管(31),所述进气弯管(31)的内部贯穿罐体(1)的上罐壁,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凝排管(34),所述冷凝排管(34)的进口与进气弯管(31)的下端固定装配,所述进气弯管(3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止回阀(32),所述止回阀(3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泵(33),所述泵(33)螺接在罐体(1)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上侧安装有冷凝装置(3),所述罐体(1)的下侧安装有搅拌装置(4);
所述冷凝装置(3)包括罐体(1)左右两侧开设的通孔(36),所述罐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制冷器(35),所述制冷器(35)的风扇固定安装在通孔(36)的内部,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弯管(31),所述进气弯管(31)的内部贯穿罐体(1)的上罐壁,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凝排管(34),所述冷凝排管(34)的进口与进气弯管(31)的下端固定装配,所述进气弯管(3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止回阀(32),所述止回阀(3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泵(33),所述泵(33)螺接在罐体(1)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35)、冷凝排管(34)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保温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水雾循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螺孔(6),所述螺孔(6)的内部螺接有溢流阀(7),所述溢流阀(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阳海凌坤华吴建康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德瑞克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