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11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腔胃管,包括主体管、主体腔、辅助管腔、第二管接头和第一管接头,所述的主体管为头部不相通的盲管,主体管的内腔被隔膜分割成主体腔和辅助管腔,主体腔的外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孔,所述的隔膜在主体管的头部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的主体管的尾部设置有第二管接头和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和第一管接头处均一体化设置有三通,所述的第一接管接头与所述的主体腔相通,所述的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的辅助管腔连通,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减少二次感染的优点。

A double lumen gastric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胃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腔胃管。
技术介绍
双腔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传统的双腔胃管通常在固定时通过医用胶布将双腔胃管粘贴在患者的鼻子处,常常引起患者的不适,同时在对患者进行置管手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导丝,置管完成以后需要将导丝取出,导丝取出后通常会沾染患者的体液,医疗废弃物在回收过程中会造成对垃圾处理人员造成二次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减少二次感染的双腔胃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腔双腔胃管,包括主体管、主体腔、辅助管腔、第二管接头和第一管接头,所述的主体管为头部不相通的盲管,主体管的内腔被隔膜分割成主体腔和辅助管腔,主体腔的外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孔,所述的隔膜在主体管的头部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的主体管的尾部设置有第二管接头和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和第一管接头处均一体化设置有三通,所述的第一管接头与所述的主体腔相通,所述的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的辅助管腔连通,所述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连接处的主体腔和辅助管腔不相通,主体腔内部设置有导丝,所述的第一管接头的三通的一个端口处设置有用于回收所述导丝的导丝回卷装置,所述的第一管接头处的三通通过固定卡扣与导丝回卷装置固定连接,导丝回卷装置内部安装有导丝,所述的主体管上设置有用于将主体管固定在人体的固定器,固定器上设置有便于固定所述的主体管的固定夹,所述的固定器中部设置有能提高患者舒适度的衬垫,所述的衬垫的上端设置有卡扣,固定器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将固定器固定在耳朵处的耳朵固定套。所述的三通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管理三通的各个出口开合的手柄,所述的三通设置有第一接口、注药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的第一接口、注药口和第二接口处均设置有避免三通内部污染的密封塞。所述的衬垫采用羊毛和棉的混合织物,增强与患者皮肤的摩擦力的同时提供良好的舒适性,衬垫的下端面向下突出并与人体人中的下凹弧度相配合,所述的衬垫中部设置有卡扣,所述的卡扣成条状,卡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卡扣松紧程度的固定环,卡扣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母面和魔术贴公面,魔术贴公面的长度为魔术贴母面的四分之一,所述的卡扣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黏贴所述的主体管的胶水层。所述的固定卡扣包回卷装置硬嘴和三通双腔胃管口套,所述的回卷装置硬嘴的一端设置有扣位,所述的三通双腔胃管口套的内部为和所述的回卷装置硬嘴相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的上部和下部开设有便于所述的扣位通过的扣位槽,所述的三通双腔胃管口套的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所述的扣位从所述的扣位槽中弹出的滑槽,滑槽与扣位槽相通,滑槽的顶端设置有便于将所述的回卷装置硬嘴和三通双腔胃管口套固定卡死的锁槽。所述的导丝回卷装置包括固定头、壳体、鼓轮和盘簧,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第一管接头的一个出口通过所述的固定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的中部设置有鼓轮,所述的盘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鼓轮处,所述的盘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导丝连接,所述的壳体的外端面设置有锁杆,锁杆通过连杆与所述止动件固定连接,止动件左侧在壳体处设置有用于开合导丝回卷装置与所述的第二管接头的连接通道的固定头,所述的固定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板上升或下降的伸缩齿柱,挡板下方的壳体处开设有挡板槽。所述的回卷装置硬嘴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的配合孔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的回卷装置硬嘴的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的固定夹的卡槽半径与所述的主体管的半径相同,所述的固定夹有两个。所述的注药口的内表面设置有与针管管头相配合用于增加注药口与注射器管头的摩擦力的内螺纹和小颗粒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绳将双腔胃管固定在患者的耳朵上,同时在固定绳上均设置有固定夹,将双腔胃管每间隔一端时间更换一次固定夹,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导丝回卷装置可以在置管手术结束之后将双腔胃管中的导丝回收到导丝回卷装置中,然后通过挡板将导丝回卷装置封闭,废弃的导丝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对垃圾处理人员造成二次感染,降低处理工作人员的感染率,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减少二次感染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腔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腔胃管的三通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双腔胃管的固定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双腔胃管的导丝回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双腔胃管的主体管头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双腔胃管的固定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双腔胃管的固定夹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双腔胃管的卡扣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管2、导丝3、辅助管腔4、三通401、手柄402、第一接口403、注药口404、第二接口5、第二接头管6、固定卡扣601、扣位602、扣位槽603、配合孔604、滑槽605、锁槽7、导丝回卷装置701、固定头702、伸缩齿柱703、挡板704、锁杆705、壳体706、鼓轮707、盘簧708、止动件709、挡板槽710、回卷装置硬嘴8、固定器9、固定夹10、耳朵固定套11、第一管接头12、主体腔13、侧孔14、通孔15、隔膜16、衬垫17、卡扣1701、魔术贴目面1702、魔术贴公面1703、固定环1704、胶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的一种双腔双腔胃管,包括主体管1、主体腔12、辅助管腔3、第二管接头5和第一管接头11,主体管1为头部不相通的盲管,主体管1的内腔被隔膜15分割成主体腔12和辅助管腔3,主体腔12的外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孔13,隔膜15在主体管1的头部处设置有通孔14,主体管1的尾部设置有第二管接头5和第一管接头11,第二管接头5和第一管接头11处均一体化设置有三通4,第一管接头11与主体腔12相通,第二管接头5与辅助管腔3连通,第一管接头11和第二管接头5连接处的主体腔12和辅助管腔3不相通,主体腔12内部设置有导丝2,第一管接头11的三通4的一个端口处设置有用于回收所述导丝2的导丝回卷装置7,第一管接头11处的三通4通过固定卡扣6与导丝回卷装置7固定连接,导丝回卷装置7内部安装有导丝2,主体管1上设置有用于将主体管1固定在人体的固定器8,固定器8上设置有便于固定主体管1的固定夹9,固定器8中部设置有能提高患者舒适度的衬垫16,衬垫16的上端设置有卡扣17,固定器8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将固定器8固定在耳朵处的耳朵固定套10。三通4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管理三通4的各个出口开合的手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腔胃管,包括主体管(1)、主体腔(12)、辅助管腔(3)、第二管接头(5)和第一管接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管(1)为头部不相通的盲管,主体管(1)的内腔被隔膜(15)分割成主体腔(12)和辅助管腔(3),主体腔(12)的外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孔(13),所述的隔膜(15)在主体管(1)的头部处设置有通孔(14),所述的主体管(1)的尾部设置有第二管接头(5)和第一管接头(11),第二管接头(5)和第一管接头(11)处均一体化设置有三通(4),所述的第一管接头(11)与所述的主体腔(12)相通,所述的第二管接头(5)与所述的辅助管腔(3)连通,所述的第一管接头(11)和第二管接头(5)连接处的主体腔(12)和辅助管腔(3)不相通,主体腔(12)内部设置有导丝(2),所述的第一管接头(11)的三通(4)的一个端口处设置有用于回收所述导丝(2)的导丝回卷装置(7),所述的第一管接头(11)处的三通(4)通过固定卡扣(6)与导丝回卷装置(7)固定连接,导丝回卷装置(7)内部安装有导丝(2),所述的主体管(1)上设置有用于将主体管(1)固定在人体的固定器(8),固定器(8)上设置有便于固定所述的主体管(1)的固定夹(9),所述的固定器(8)中部设置有能提高患者舒适度的衬垫(16),所述的衬垫(16)的上端设置有卡扣(17),固定器(8)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将固定器(8)固定在耳朵处的耳朵固定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胃管,包括主体管(1)、主体腔(12)、辅助管腔(3)、第二管接头(5)和第一管接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管(1)为头部不相通的盲管,主体管(1)的内腔被隔膜(15)分割成主体腔(12)和辅助管腔(3),主体腔(12)的外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孔(13),所述的隔膜(15)在主体管(1)的头部处设置有通孔(14),所述的主体管(1)的尾部设置有第二管接头(5)和第一管接头(11),第二管接头(5)和第一管接头(11)处均一体化设置有三通(4),所述的第一管接头(11)与所述的主体腔(12)相通,所述的第二管接头(5)与所述的辅助管腔(3)连通,所述的第一管接头(11)和第二管接头(5)连接处的主体腔(12)和辅助管腔(3)不相通,主体腔(12)内部设置有导丝(2),所述的第一管接头(11)的三通(4)的一个端口处设置有用于回收所述导丝(2)的导丝回卷装置(7),所述的第一管接头(11)处的三通(4)通过固定卡扣(6)与导丝回卷装置(7)固定连接,导丝回卷装置(7)内部安装有导丝(2),所述的主体管(1)上设置有用于将主体管(1)固定在人体的固定器(8),固定器(8)上设置有便于固定所述的主体管(1)的固定夹(9),所述的固定器(8)中部设置有能提高患者舒适度的衬垫(16),所述的衬垫(16)的上端设置有卡扣(17),固定器(8)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将固定器(8)固定在耳朵处的耳朵固定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4)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管理三通(4)的各个出口开合的手柄(401),所述的三通(4)设置有第一接口(402)、注药口(403)和第二接口(404),所述的第一接口(402)、注药口(403)和第二接口(404)处均设置有避免三通(4)内部污染的密封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垫(16)采用羊毛和棉的混合织物,衬垫(16)的下端面向下突出并与人体人中的下凹弧度相配合,所述的衬垫(16)中部设置有卡扣(17),所述的卡扣(17)成条状,卡扣(1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卡扣(17)松紧程度的固定环(1703),卡扣(17)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母面(1701)和魔术贴公面(1702),魔术贴公面(1702)的长度为魔术贴母面(1701)的四分之一,所述的卡扣(17)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黏贴所述的主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萌白霞王红建杜艳华谢佳袁圆圆张雪枫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