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02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烤炉,包括炉体、适配盖合炉体的炉盖和控制面板,所述炉体内设有烤盘、加热管和接油盘,所述炉体的底部一侧设有用于收集接油盘上的油脂的集油盒,所述集油盒活动插接在炉体内,所述接油盘上对应集油盒的位置处设有出油孔;所述接油盘将炉体分割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接油盘的四周上设有围板,所述围板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有用于加热管通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用于密封缺口和加热管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炉体内还设有用于密封炉体和接油盘之间的间隙的第二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增加了该电烤炉的密封性,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油盒活动设于炉体的底部一侧,便于倒油和清洁,操作方便。

A new type of electric o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烤炉
本技术涉及电烤炉领域。
技术介绍
烧烤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物,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带有烟火味深得民众的喜欢,但烧烤有一种明显的缺点,就是在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油烟,人体吸入油烟会感到不适,也会污染环境。而现有的电烤炉,其密封性较差,而且其集油盒设置在炉体的内部中心处,倒油前需要把烤盘、加热管等其他配件取出后才能把集油盒从炉体内取出,十分不方便,操作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烤炉,该电烤炉具有结构合理、密封性能好和方便实用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电烤炉,包括炉体、适配盖合炉体的炉盖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炉体的端面上,所述炉体内设有烤盘、加热管和接油盘,所述烤盘贴合安装在加热管上,所述加热管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接油盘设于加热管的下方;所述炉体的底部一侧设有用于收集接油盘上的油脂的集油盒,所述集油盒活动插接在炉体内,所述接油盘上对应集油盒的位置处设有出油孔,所述接油盘的四周往出油孔的方向倾斜;所述接油盘将炉体分割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接油盘的四周上设有围板,所述围板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有用于加热管通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用于密封缺口和加热管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炉体内还设有用于密封炉体和接油盘之间的间隙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贴合于接油盘的底部。作为改进,所述接油盘上还设有用于导向油脂往出油孔流动的导槽,所述导槽为方形,且所述出油孔设于导槽的左侧。作为改进,所述集油盒的左侧设有拉手,所述拉手的表面上设有两个用于定位集油盒的定位凹槽,所述炉体的底部边缘上对应设有适配卡紧定位凹槽的凸点。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密封条的数量为两条,且对称设置在炉体内。作为改进,所述烤盘的底部设有适配与加热管装配的固定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增加了该电烤炉的密封性,防止烟气乱跑,而本技术的集油盒活动设于炉体的底部一侧,便于倒油和清洁,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关于集油盒与炉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关于接油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左视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关于第一密封条密封缺口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关于凸点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关于烤盘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关于接油盘左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炉体1、炉盖2、控制面板3、烤盘4、加热管5、接油盘6、过滤装置7、导流装置8、第一密封条9、上腔体10、下腔体11、第二密封条12、集油盒13、凸点14、固定槽40、通孔41、围板60、出油孔61、导槽62、滤腔70、滤口71、导流风机80、导流板81、导流出口82、拉手130、定位凹槽131、缺口600、凹陷深度H。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9所示,一种新型电烤炉,包括炉体1、适配盖合炉体1的炉盖2和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设于炉体1的端面上,控制面板3上设有显示屏、多个功能按钮和功率旋钮,以便于用户对该电烤炉进行操作。所述炉体1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烤盘4、加热管5和接油盘6,所述烤盘4贴合安装在加热管5上,所述加热管5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所述接油盘6设于加热管5的下方。具体地,所述烤盘4的底部设有适配与加热管5装配的固定槽40,加热管5和烤盘4直接接触,使得加热管5所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烤盘4上,让食物得到充分的蒸烤。而烤盘4上还设有若干个通孔41,通孔41的位置刚好避开加热管5,使得在蒸烤的过程中食物所产生的油脂或水直接通过通孔41流入到接油盘6上,避免污染加热管5,有效保护了加热管5。如图2、图5、图6和图10所示,所述接油盘6将炉体1分割成上腔体10和下腔体11,所述接油盘6的四周上设有围板60,所述围板60的上侧设有用于分离油烟的过滤装置7,所述过滤装置7包括若干个滤腔70和若干个用于烟气通过的滤口71,所述滤腔70往远离接油盘6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滤口71,具体地,所述滤腔70和滤口71一一对应地间隔设置,并且沿着围板60的水平长度方向均匀地延伸设置,使得在蒸烤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可以进行大范围地过滤,保证油烟分离的效果。而为了进一步地改善油烟分离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腔70的凹陷深度H为3~8毫米,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凹陷深度H为5毫米,在不增加制造工艺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烟分离的效果。当油烟经过过滤装置7时,油烟首先与凹陷的滤腔70接触,由于接油盘6是由金属制成的,当高温的油烟遇到低温的金属时,油烟中的油脂和烟气发生分离,油脂粘附在滤腔70上,而烟气则经过滤口71继续流动,而积聚在滤腔70上的油脂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过滤腔70流动到接油盘6上,实现油烟分离的目的。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过滤装置7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常用的S形滤网或其他形状可以起到油烟分离的滤网,并不应以此为限。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下腔体11内设有用于导向油烟流动的导流装置8,所述导流装置8包括导流风机80和导流板81,所述导流风机80设于靠近过滤装置7的一侧并与滤口71相连通,所述导流板81设于导流风机80的出风口处,所述围板60的下侧设有连通上腔体10和下腔体11的导流出口82,导流板81将导流风机80所吹出的烟气导向导流出口82,防止烟气从出油孔61流动至上腔体10中,所述导流出口82和滤口71相对设置。所述导流风机80的吸风端将上腔体10中所产生的油烟经滤腔70和滤口71后分离成油脂和烟气,分离后的油脂沿着滤腔70流动至接油盘6上,分离后的烟气则被吸入到下腔体11的一端中,而导流风机80的出风端则继续将烟气吹向下腔体11的另一端,烟气遇到炉体1的阻碍后往导流出口82的方向向上移动并最终从导流出口82回到上腔体10中。在导流风机80的持续作用下,烟气从上腔体10依次经过滤口71、下腔体11、导流风机80、下腔体11、导流出口82后再重新回到上腔体10中,以形成油烟或烟气循环流动通道,如图6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即为油烟或烟气的在炉体1内的流动方向,一方面使得在烤盘4上的食物可以利用烟气的余热进行二次加热,让食物得以更均匀、更快地加热,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烟气乱跑,起到导向烟气的作用。此外,如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围板60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有用于加热管5通过的缺口600,而为了防止烟气从缺口600处乱跑到控制面板3或外界大气中,所述缺口600处设有用于密封缺口600和加热管5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条9,第一密封条9形成侧密封,油烟只能沿着滤口71的方向移动,起到防止油烟乱跑乱窜的作用。所述炉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适配盖合炉体(1)的炉盖(2)和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设于炉体(1)的端面上,所述炉体(1)内设有烤盘(4)、加热管(5)和接油盘(6),所述烤盘(4)贴合安装在加热管(5)上,所述加热管(5)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所述接油盘(6)设于加热管(5)的下方;/n所述炉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用于收集接油盘(6)上的油脂的集油盒(13),所述集油盒(13)活动插接在炉体(1)内,所述接油盘(6)上对应集油盒(13)的位置处设有出油孔(61),所述接油盘(6)的四周往出油孔(61)的方向倾斜;/n所述接油盘(6)将炉体(1)分割成上腔体(10)和下腔体(11),所述接油盘(6)的四周上设有围板(60),所述围板(60)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有用于加热管(5)通过的缺口(600),所述缺口(600)处设有用于密封缺口(600)和加热管(5)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条(9);/n所述炉体(1)内还设有用于密封炉体(1)和接油盘(6)之间的间隙的第二密封条(12),所述第二密封条(12)贴合于接油盘(6)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适配盖合炉体(1)的炉盖(2)和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设于炉体(1)的端面上,所述炉体(1)内设有烤盘(4)、加热管(5)和接油盘(6),所述烤盘(4)贴合安装在加热管(5)上,所述加热管(5)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所述接油盘(6)设于加热管(5)的下方;
所述炉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用于收集接油盘(6)上的油脂的集油盒(13),所述集油盒(13)活动插接在炉体(1)内,所述接油盘(6)上对应集油盒(13)的位置处设有出油孔(61),所述接油盘(6)的四周往出油孔(61)的方向倾斜;
所述接油盘(6)将炉体(1)分割成上腔体(10)和下腔体(11),所述接油盘(6)的四周上设有围板(60),所述围板(60)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有用于加热管(5)通过的缺口(600),所述缺口(600)处设有用于密封缺口(600)和加热管(5)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条(9);
所述炉体(1)内还设有用于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银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象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