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96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杯,特别涉及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包括杯盖和杯体,所述杯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负压腔、灭菌腔和过滤腔,所述负压腔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灭菌腔内设置有紫外灭菌灯、电池和蛇形结构的进水管,所述负压腔通过蛇形结构的进水管与过滤腔连接,所述灭菌腔上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固定在电池仓内且与设置在灭菌腔内侧壁的紫外灭菌灯线性连接;所述过滤腔包括过滤腔外壳和设置在过滤腔外壳内的过滤柱,所述过滤柱包括原水进水口和设置在原水进水口上端的过滤层,所述过滤腔外壳与灭菌腔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野外出行用水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可有效的提高过滤效率、可对过滤水进行高效灭菌,提高饮水安全。

A kind of water cup for field 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杯,特别涉及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野外出行中,随身携带的水是有限的,当随身携带的水用完之后,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通常会饮用河水、湖水甚至是雨水,但是这些水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水质较差,饮用后常常会导致腹泻,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人体的生命安全。现有技术中,中国技术专利CN207084452公开了一种便携野外过滤水杯,包括上杯体、中杯体和下杯体,上杯体下端与中杯体上端连接,下杯体上端与中杯体下端连接;所述上杯体上端连接有上杯盖,所述上杯体右侧外壁设置有挂绳;所述中杯体内安装有上挡板;中杯体内还安装有下挡板,下挡板下端通孔处还设置有橡胶软片,橡胶软片左端固定在下挡板上;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PP棉层、活性炭层Ⅱ、软化树脂层和活性炭层Ⅰ;所述下杯体下端连接有下杯盖。上述过滤水杯虽然能解决通过将河水、湖水等野外水资源进行过滤的技术问题,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单纯依靠水的重力进行过滤,过滤时间较长,效率较低;2、通过PP棉层、活性炭层等进行的简单过滤,只能将水中的大分子杂质去除,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还存在饮用后腹泻的风险。因此,现在市场上急需一种野外出行用滤水效率高,滤后的水饮用安全的水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的提高过滤效率、可对过滤水进行高效灭菌,提高饮水安全的野外出行用水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包括杯盖和与杯盖连接的杯体,所述杯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负压腔、灭菌腔和过滤腔,所述负压腔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灭菌腔内设置有紫外灭菌灯、电池和蛇形结构的进水管,所述负压腔通过蛇形结构的进水管与过滤腔连接,所述灭菌腔上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固定在电池仓内且与设置在灭菌腔内侧壁的紫外灭菌灯线性连接;所述过滤腔包括过滤腔外壳和设置在过滤腔外壳内的过滤柱,所述过滤柱包括原水进水口和设置在原水进水口上端的过滤层,所述过滤腔外壳与灭菌腔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硅胶材质的活塞头和与活塞头固定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活塞头相对的一端固定有助力档杆。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腔的底端设置有灭菌水进水口,所述过滤腔的顶端设置有过滤水出水口,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灭菌水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过滤水出水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灭菌灯设置为分别靠近进水管两端的2个。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设置为充电或不充电电池。更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池设置为锂电池,所述杯体的外侧壁上可设置有与锂电池线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为钢丝网层、5μmPP棉层、活性炭层、1μmPP棉层和陶瓷层。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腔外壳与灭菌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原水进出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原水进水口盖,所述原水进水口与原水进水口盖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或卡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杯体或杯盖上设置有方便携带的提手。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野外出行用水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可有效的提高过滤效率、可对过滤水进行高效灭菌,提高饮水安全。本技术的野外出行用水杯通过设置负压腔、灭菌腔和过滤腔三个腔室,并且在灭菌腔中通过将进水管设置为蛇形结构,过滤水经过的过程中在进水管中通过与管壁之间的碰撞,可进一步起到杀菌的作用,并且在灭菌腔中设置紫外灭菌灯更进一步的对过滤后的水进行灭菌,进一步保证了用水安全。本技术中的过滤腔外壳既具有保护过滤柱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杯子的作用,可将过滤灭菌后的水倒入过滤腔外壳直接引用,充分实现了一物多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野外出行用水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野外出行用水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野外出行用水杯中过滤柱结构示意图。其中,1、提手;2、杯盖;3、负压腔;4、活塞组件;5、灭菌腔;6、进水管;7、过滤腔外壳;8、原水进水口;9、原水进水口盖;10、过滤柱;11、紫外灭菌灯;12、电池;13、陶瓷层;14、1μmPP棉层;15、活性炭层;16、5μmPP棉层;17、钢丝网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包括杯盖2和与杯盖2连接的杯体。所述被盖2上设置有方便携带的提手1。所述杯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负压腔3、灭菌腔5和过滤腔。所述负压腔3内设置有活塞组件4,所述活塞组件4包括硅胶材质的活塞头和与活塞头固定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活塞头相对的一端固定有助力档杆。所述灭菌腔5内设置有紫外灭菌灯11、电池12和蛇形结构的进水管6,所述负压腔3通过蛇形结构的进水管6与过滤腔连接。具体的,所述负压腔3的底端设置有灭菌水进水口,所述过滤腔的顶端设置有过滤水出水口,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与灭菌水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6的另一端与过滤水出水口连接。所述灭菌腔5上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12固定在电池仓内且与设置在灭菌腔5内侧壁的紫外灭菌灯11线性连接。所述紫外灭菌灯11设置为2个,所述电池12可选用CR16203V纽扣电池。当然,为了节能环保,所述电池12也可设置为蓄电池,相应的,所述杯体上设置有与蓄电池线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过滤腔包括与灭菌腔5螺纹连接的过滤腔外壳7和设置在过滤腔外壳7内的过滤柱10,所述过滤柱10包括原水进水口8和设置在原水进水口8上端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为钢丝网层17、5μmPP棉层16、活性炭层15、1μmPP棉层14和陶瓷层13。为了保持原水进水口8的卫生和避免原水对过滤腔外壳7的污染,原水进水口8上卡合连接有原水进水口盖9。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包括杯盖和与杯盖连接的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负压腔、灭菌腔和过滤腔,所述负压腔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灭菌腔内设置有紫外灭菌灯、电池和蛇形结构的进水管,所述负压腔通过蛇形结构的进水管与过滤腔连接,所述灭菌腔上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固定在电池仓内且与设置在灭菌腔内侧壁的紫外灭菌灯线性连接;所述过滤腔包括过滤腔外壳和设置在过滤腔外壳内的过滤柱,所述过滤柱包括原水进水口和设置在原水进水口上端的过滤层,所述过滤腔外壳与灭菌腔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包括杯盖和与杯盖连接的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负压腔、灭菌腔和过滤腔,所述负压腔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灭菌腔内设置有紫外灭菌灯、电池和蛇形结构的进水管,所述负压腔通过蛇形结构的进水管与过滤腔连接,所述灭菌腔上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固定在电池仓内且与设置在灭菌腔内侧壁的紫外灭菌灯线性连接;所述过滤腔包括过滤腔外壳和设置在过滤腔外壳内的过滤柱,所述过滤柱包括原水进水口和设置在原水进水口上端的过滤层,所述过滤腔外壳与灭菌腔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硅胶材质的活塞头和与活塞头固定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活塞头相对的一端固定有助力档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出行用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的底端设置有灭菌水进水口,所述过滤腔的顶端设置有过滤水出水口,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灭菌水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过滤水出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志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贵尚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