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93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具体属于医疗领域,包括衣身以及衣袖,所述衣身的背面设有翻身装置,所述翻身装置包括与衣身背面可拆卸连接的软质固定座、固定于软质固定座内的支撑气囊、滑动块以及收纳帘,所述软质固定座的内侧端设有适配滑动块滑动的滑动槽,所述收纳帘的一端与滑动块相固定,未充气状态的支撑气囊被包覆于收纳帘和软质固定座包合形成的空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协助患者翻身以及避免患者长时间躺卧时,背部发生压力性损伤并发症的优点。

A multi-functional ICU transfer s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
本技术属于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
技术介绍
病员服是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所穿的衣服,一般为蓝白相间的条纹服装。ICU科室的患者在转科时,需要换上普通的病员服,一方面保护患者隐私,另一方面方便医护人员对其做进一步康复医疗工作。然而,由于ICU科室的患者一般病情较重,在刚刚转科时,部分患者处于无意识或肢体僵硬状态,无法配合穿戴,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身体比较水肿,加上手臂经常留有静脉输液通路以及外科术后病人常留置好几根引流管,此时穿普通病人服工程浩大,比较费力费时。另外,在平车转运过程中若平躺时间较长,容易对循环差的病人造成压力性损伤,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定期进行翻身操作。而采用传统人工的方式帮助患者翻身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该多功能病员服具有可协助患者翻身以及避免患者长时间躺卧时,背部发生压力性损伤并发症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包括衣身以及衣袖,所述衣身的背面设有翻身装置,所述翻身装置包括与衣身背面可拆卸连接的软质固定座、固定于软质固定座内的支撑气囊、滑动块以及收纳帘,所述软质固定座的内侧端设有适配滑动块滑动的滑动槽,所述收纳帘的一端与滑动块相固定,未充气状态的支撑气囊被包覆于收纳帘和软质固定座包合形成的空腔中。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气囊的截面呈三角形,衣身的背面与软质固定座的斜面部位可拆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衣身的领口部位还设有颈垫,所述颈垫的侧端设有第一启闭阀。作为优选,所述颈垫呈弧形,颈垫与衣身领口部位留有空隙。作为优选,所述软质固定座的侧端设有方便医护人员施力的把手。作为优选,所述衣身的正面设有多个供心电监护仪电极片穿过的通孔。作为优选,所述衣身的两侧端设有方便引流管穿过的穿孔。作为优选,所述衣身的胸前部位横向设有第一拉链。作为优选,所述衣袖上设有第二拉链。作为优选,所述衣身的背部设有第三拉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技术中,患者可穿上该多功能病员服。在长时间躺卧后,医护人员可将收纳帘拨开,并对支撑气囊进行充气,即可将患者托起。患者背部躺卧在气囊上,可减缓背部的压迫感,进而防止背部发生压力性损伤。当不需要使用时,可将支撑气囊的气体放出,即可将其塞进收纳帘和软质固定座包合形成的空腔中,使用更加方便。由于软质固定座的厚度非常小,且质感非常软,垫在患者背部时,不会产生不适感,可适用于ICU科室的患者在转科穿着。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充气状态);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充气状态);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未充气状态);图4为本实施例中衣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衣身,11、穿孔,12、通孔,17、把手,18、第一拉链,19、第三拉链,2、衣袖,21、第二拉链,3、颈垫,31、第一启闭阀,41、软质固定座,42、收纳帘,43、支撑气囊。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包括衣身1以及衣袖2,衣身1的背面设有翻身装置,翻身装置包括与衣身1背面可拆卸连接的软质固定座41、固定于软质固定座41内的支撑气囊43、滑动块以及收纳帘42,软质固定座41的内侧端设有适配滑动块滑动的滑动槽,收纳帘42的一端与滑动块相固定,未充气状态的支撑气囊43被包覆于收纳帘42和软质固定座41包合形成的空腔中。如图2所示,支撑气囊43的截面呈三角形,衣身1的背面与软质固定座41的斜面部位可拆卸固定。支撑气囊43的横截面是呈直角三角形的,斜面的一端是与软质固定座41的内侧相固定的,而软质固定座41是与衣身1相固定的,故支撑气囊43在充气时,患者是处于倾斜状态的,可有助于医护人员翻身。如图2所示,衣身1的领口部位还设有颈垫3,颈垫3的侧端设有第一启闭阀31。在本实施例中,颈垫3呈弧形,颈垫3与衣身1领口部位留有空隙。患者颈部与颈垫3是直接接触的,颈垫3与衣身领口部位的空隙可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颈垫3对患者颈部的压力多大,即将颈部与颈垫3之间的接触力分散,防止对患者颈椎造成伤害。如图2所示,软质固定座41的侧端设有方便医护人员施力的把手17。如图1所示,衣身1的正面设有多个供心电监护仪电极片穿过的通孔12。如图1所示,衣身1的两侧端设有方便引流管穿过的穿孔1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孔12和穿孔11上设有遮挡物,如掀开的遮挡布等。即可保护患者的隐私,也能增加该服装整体的美观度。在本实施例中,衣身1的胸前部位横向设有第一拉链18。第一拉链18的设置可方便医护人员为患者更换衣服。在本实施例中,衣袖2上设有第二拉链21。第二拉链21的设置可方便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输液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衣身1的背部设有第三拉链1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包括衣身(1)以及衣袖(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1)的背面设有翻身装置,所述翻身装置包括与衣身(1)背面可拆卸连接的软质固定座(41)、固定于软质固定座(41)内的支撑气囊(43)、滑动块以及收纳帘(42),所述软质固定座(41)的内侧端设有适配滑动块滑动的滑动槽,所述收纳帘(42)的一端与滑动块相固定,未充气状态的支撑气囊(43)被包覆于收纳帘(42)和软质固定座(41)包合形成的空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包括衣身(1)以及衣袖(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1)的背面设有翻身装置,所述翻身装置包括与衣身(1)背面可拆卸连接的软质固定座(41)、固定于软质固定座(41)内的支撑气囊(43)、滑动块以及收纳帘(42),所述软质固定座(41)的内侧端设有适配滑动块滑动的滑动槽,所述收纳帘(42)的一端与滑动块相固定,未充气状态的支撑气囊(43)被包覆于收纳帘(42)和软质固定座(41)包合形成的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气囊(43)的截面呈三角形,衣身(1)的背面与软质固定座(41)的斜面部位可拆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1)的领口部位还设有颈垫(3),所述颈垫(3)的侧端设有第一启闭阀(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ICU转科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垫(3)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缘峰朱明丽杨湘英任小萍夏柳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