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6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1:39
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其主要由侧板轨道、顶板轨道、顶板模块、首部模块和侧板模块构成。首部模块顶部与侧板轨道固装,侧板模块通过侧板滑轮安装在侧板轨道上,所述侧板轨道上固装有顶板轨道,顶板轨道上安装有顶板模块。首部模块内部安装有电路总成,所述电路总成通过无线传输模块I和无线传输模块II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侧板电路总成相互连接。该设备实现了自动化试验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建设成本高、试验条件单一的问题。

An automatic moving shed for rainwater reuse in crop rain proof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
本技术属于农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
技术介绍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作物耐旱性是指作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即在土壤干旱或大气干燥的情况下,作物所具有受伤最轻、产量下降最低的能力。全面了解作物耐旱性可以得知作物在产量下降最低的情况下的最低耗水量,进而可以节省大量水资源,此外,在一定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品质反而有一定的提升。为了展开相关实验,避免天然降雨的影响必然需要大棚等设施作为保障。因此,避雨大棚的存在对作物耐旱性实验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作物耐旱试验所使用的大棚主要采用固定式大棚和移动式大棚。固定式大棚多是用木杆、轻型钢管以及水泥杆做成大棚骨架,上面覆盖上塑料薄膜;移动式大棚多是由滚轮、钢管支架、折叠部件以及塑料顶棚等结构组成。但以上所述大棚均具有如下缺点:降雨前后大棚不能自动的开闭,会耗费大量劳动成本,且大棚开放程度较小,不能完全还原作物正常生长时的状态;降雨时,雨水会从塑料大棚溅到大棚外侧土壤进而渗透到大棚内部,影响作物耐旱性的精度,同时也不能达到雨水回收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操作简易方便,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全自动开关大棚,可以让作物完全与外界接触,还原作物自然的生长状态,进而能够提高了实验精度与可靠性,并且雨水可以被大棚回收以供再利用,满足作物抗旱实验和农业生产的需求。此外,该技术创造也实现了节省人工、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其首部模块顶部与侧板轨道固装,侧板模块通过侧板滑轮安装在侧板轨道上,所述侧板轨道上固装有顶板轨道,顶板轨道上安装有顶板模块。顶板模块由顶板移动端与顶板固定端组成,所述顶板移动端内安装有顶板电机,顶板电机的转子与顶板滑轮相固装,所述顶板滑轮与顶板轨道相配合,使得顶板移动端与能够在顶板轨道上移动,顶板移动端与遮雨幕帘的一端相固装,遮雨幕帘的另一端安装在顶板固定端内的发条式自缩卷轴上,在所述顶板固定端的顶板固定端外壳内,卷轴外壳所包裹的空间依次通过排水支管、排水干管与首部模块的蓄水池连接,在所述卷轴外壳与顶板固定端外壳所共同包裹的空间依次通过输水支管、输水干管与首部模块的抽水泵连接,在所述顶板固定端外壳下端固装有喷头,喷头与输水支管连接。侧板模块的遮雨板两侧固装有磁贴,所述遮雨板的顶端安装有侧板转向电机,侧板转向电机安装在悬臂框架之下,所述悬臂框架中安装有磁感充电式电池、侧板电路总成、侧板位移电机,侧板位移电机的转子与侧板滑轮相固装,所述侧板滑轮安装在侧板轨道内,使得侧板模块整体可以沿着侧板轨道运动。首部模块的集水槽固装在首部模块外壳的外侧,所述集水槽下侧固装有蓄水池,两者通过孔洞连通,蓄水池的顶板与首部模块外壳包裹的空间内搭载有抽水泵和电机I,所述蓄水池通过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抽水泵的另一端与输水干管连接;电机I的转子与丝杆固装,升降天车安装在丝杆上,在丝杆的外螺纹与升降天车的内螺纹相互配合作用下,使得升降天车在丝杆上沿限位导轨上下运动,升降天车内安装有电机II,所述电机II的转子与驱动齿轮固装,驱动齿轮上安装有左右两个齿臂,且两个齿臂与驱动齿轮分别啮合,在齿臂的端头固装有端头,在所述端头上安装有排水碾。首部模块内部安装有电路总成,所述电路总成由单片机控制单元、无线传输模块I、驱动模块和磁感充电适配器构成,其中,单片机控制单元与驱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I、磁感充电适配器分别连接,顶板电机、电机I、电机II、抽水泵通过驱动模块与单片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路总成通过无线传输模块I与上位机之间传递信息;所述电路总成通过无线传输模块I和无线传输模块II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侧板电路总成相互连接,侧板电路总成由侧板单片机控制单元、侧板驱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II构成,侧板单片机控制单元与侧板驱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II分别连接,侧板单片机控制单元通过侧板驱动模块与侧板位移电机和侧板转向电机连接。在靠近首部模块1所在位置的侧板轨道上,安装有磁感充电适配器,所述磁感充电适配器与侧板模块中安装的磁感充电式电池相互配合工作,为磁感充电式电池充能。本技术结构新颖、合理、简单,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开闭大棚,开放时,大棚开放程度高,能够较好的还原作物自然生长状态,关闭时,隔雨效果好,落在大棚上的雨水能够被收集,不但节省人力,而且能够提高作物抗旱性实验的精度。该设备能够较好的适用于作物耐旱性实验研究,以此满足科研和农业生产所需。附图说明图1是闭合状态的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结构示意图;图2是开放状态的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结构示意图;图3是侧板模块细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悬臂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首部内部结构透视图;图6是内部结构俯角透视图;图7是顶板模块结构示意图;图8是顶板移动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顶板固定端内部结构与输水支管连接示意图;图10是升降天车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顶板移动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电路总成结构示意图。图中件号说明:1、首部模块;2、顶板模块;3、侧板模块;4、顶板轨道;5、侧板轨道;6、上位机;101、首部模块外壳;102、限位导轨;103、电机I;104、丝杆;105、升降天车;106、电机II;107、驱动齿轮;108、齿臂;109、端头;110、排水碾;111、蓄水池;112、抽水管;113、抽水泵;114、输水干管;115、排水干管;116、集水槽;117、电路总成;1171、无线传输模块I;1172、单片机控制单元;1173、驱动模块;201、顶板固定端;202、顶板移动端;203、喷头;204、遮雨幕帘;205、顶板滑轮;206、发条式自缩卷轴;207、卷轴外壳;208、顶板固定端外壳;209、排水支管;210、输水支管;211、顶板电机;301、侧板滑轮;302、悬臂框架;303、遮雨板;304、磁贴;305、侧板转向电机;306、磁感充电式电池;307、侧板电路总成;3071、侧板单片机控制单元;3072、侧板驱动模块;3073、无线传输模块II;308、侧板位移电机;501、磁感充电适配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其首部模块1顶部与侧板轨道5固装,侧板模块3通过侧板滑轮301安装在侧板轨道5上,所述侧板轨道5上固装有顶板轨道4,顶板轨道4上安装有顶板模块2。顶板模块2由顶板移动端202与顶板固定端201组成,所述顶板移动端202内安装有顶板电机211,顶板电机211的转子与顶板滑轮205相固装,所述顶板滑轮205与顶板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其特征在于:首部模块(1)顶部与侧板轨道(5)固装,侧板模块(3)通过侧板滑轮(301)安装在侧板轨道(5)上,所述侧板轨道(5)上固装有顶板轨道(4),顶板轨道(4)上安装有顶板模块(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其特征在于:首部模块(1)顶部与侧板轨道(5)固装,侧板模块(3)通过侧板滑轮(301)安装在侧板轨道(5)上,所述侧板轨道(5)上固装有顶板轨道(4),顶板轨道(4)上安装有顶板模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其特征在于:顶板模块(2)由顶板移动端(202)与顶板固定端(201)组成,所述顶板移动端(202)内安装有顶板电机(211),顶板电机(211)的转子与顶板滑轮(205)相固装,所述顶板滑轮(205)与顶板轨道(4)相配合,使得顶板移动端(202)与能够在顶板轨道(4)上移动,顶板移动端(202)与遮雨幕帘(204)的一端相固装,遮雨幕帘(204)的另一端安装在顶板固定端(201)内的发条式自缩卷轴(206)上,在所述顶板固定端(201)的顶板固定端外壳(208)内,卷轴外壳(207)所包裹的空间依次通过排水支管(209)、排水干管(115)与首部模块(1)的蓄水池(111)连接,在所述卷轴外壳(207)与顶板固定端外壳(208)所共同包裹的空间依次通过输水支管(210)、输水干管(114)与首部模块(1)的抽水泵(113)连接,在所述顶板固定端外壳(208)下端固装有喷头(203),喷头(203)与输水支管(2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其特征在于:侧板模块(3)的遮雨板(303)两侧固装有磁贴(304),所述遮雨板(303)的顶端安装有侧板转向电机(305),侧板转向电机(305)安装在悬臂框架(302)之下,所述悬臂框架(302)中安装有磁感充电式电池(306)、侧板电路总成(307)、侧板位移电机(308),侧板位移电机(308)的转子与侧板滑轮(301)相固装,所述侧板滑轮(301)安装在侧板轨道(5)内,使得侧板模块(3)整体可以沿着侧板轨道(5)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作物避雨实验的雨水重利用自动移动大棚,其特征在于:首部模块(1)的集水槽(116)固装在首部模块外壳(101)的外侧,所述集水槽(116)下侧固装有蓄水池(111),两者通过孔洞连通,蓄水池(111)的顶板与首部模块外壳(101)包裹的空间内搭载有抽水泵(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时红才硕谢亨旺刘方平刘博懿梁举靳伟荣邓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