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3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1:32
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用于实现对花生的分层施肥和播种。它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行走轮,其特征是,还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施肥单元、旋耕犁、起垄犁、喷药单元、覆膜单元、播种单元和覆土单元,喷药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药桶、设置在药桶上的主管、设置在主管上的药泵、与主管连接的横管、与横管连接的若干喷嘴;覆膜单元包括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卷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可以实现依次实现分层施肥、土壤旋耕、起垄整形、除草剂喷施、覆膜、播种和覆土。

Peanut seeder with seed and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花生播种
,具体地说是一种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
技术介绍
花生根系主要分布在0-30厘米土层内,占到总根系70%,于地表下15厘米的侧根最多,而花生荚果集中在地表下3-10厘米内,荚果对钙肥的需求主要由荚果本身吸收,而根系吸收的钙素除根系自身需求外、主要输送到茎叶,运送到荚果的很少;钙促进花生对氮、磷、镁的吸收,而抑制钾的吸收。因此实施分层施肥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满足花生生长发育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用于实现对花生的分层施肥和播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它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行走轮,其特征是,还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施肥单元,施肥单元包括与机架铰接的施肥架、设置在机架与施肥架之间的油缸、固定在施肥架上的第一施肥管和第二施肥管和第三施肥管、固定在机架上的肥箱、设置在肥箱与第一至第三施肥管之间的输肥管,第一施肥管的长度最小,第三施肥管的长度最大;旋耕犁;起垄犁;喷药单元,喷药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药桶、设置在药桶上的主管、设置在主管上的药泵、与主管连接的横管、与横管连接的若干喷嘴;覆膜单元,覆膜单元包括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卷轴;播种单元,播种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底部的播种架、设置在播种架内腔中的若干转轮、与转轮边沿铰接的连杆、与连杆铰接的插杆、设置在播种架内的竖管、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种箱、设置在种箱与竖管侧壁之间的输种管,在播种架下部设有导轨,插杆与导轨上下滑动连接;在导轨上设有锥形的落种孔,在播种架上设有开启机构,通过开启机构实现对竖管底部的开启和关闭,竖管内的花生种子穿过落种孔落入插杆打出的土孔内;覆土单元。进一步地,在播种架的顶部设有一对支耳,在支耳与机架之间设有支撑杆;两支撑杆之间设有同步杆,在同步杆上设置耳板,油缸设置在耳板与机架之间。进一步地,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底部封口,且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底部为锥形;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下部的侧壁设有通孔。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下部的侧壁上设有防堵板,且防堵板位于通孔下方。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侧壁上设有锥形的侧杆,侧杆尖端朝向机架行进方向。进一步地,开启机构包括设置在竖管下方的一对挡板、与挡板固定连接且与播种架铰接的摆杆、设置在摆杆与播种架之间的扭簧、固定在插杆上的压块,在扭簧的作用下两挡板配合作用实现对竖管下端的封堵,在压块底部设有锥形的底孔,底孔内壁与摆杆上端接触后挤压摆杆上端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挡板分离使得竖管下端打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可以实现依次实现分层施肥、土壤旋耕、起垄整形、除草剂喷施、覆膜、播种和覆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施肥架的俯视图;图3为施肥架的正视图;图4为机架的侧视图;图5为喷药单元的示意图;图6为播种单元的示意图;图7为开启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行走轮,2施肥架,21支耳,22支撑杆,23同步杆,231耳板,24油缸,25输肥管,26肥箱,27第一施肥管,271通孔,272侧杆,273防堵板,28第二施肥管,29第三施肥管,3旋耕犁,4起垄犁,5药桶,51主管,52药泵,53横管,54喷嘴,6支架,61卷轴,7播种架,71转轮,72连杆,73插杆,74导轨,741落种孔,75压块,751底孔,76竖管,77输种管,78种箱,8挡板,81摆杆,82铰接轴,9覆土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机架1、施肥单元、旋耕犁3、起垄犁4、喷药单元、覆膜单元、播种单元和覆土单元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机架1为主体部件,用于安装、支撑其它部件。在机架上设置有行走轮11,以便于整体的行走。在机架上还设有液压系统、驾驶室等必备部件。在机架的前侧设有施肥单元,施肥单元包括施肥架2、支撑杆22、油缸24、输肥管25、肥箱26、第一施肥管27、第二施肥管28、第三施肥管29,施肥架2为金属焊接件,如图2所示,在施肥架顶部的两端固定有支耳21,在支耳上铰接安装有支撑杆22,支撑杆的一端与支耳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机架铰接连接。在两支撑杆之间设有同步杆23,用于实现两支撑杆的固定连接,在同步杆上固定有耳板231,在耳板与机架之间设有油缸24,通过油缸驱动施肥架的上下移动。在施肥架上固定有第一施肥管27、第二施肥管28和第三施肥管29,第二施肥管设置在中间位置,第三施肥管有两根且设置在第二施肥管的两侧,第一施肥管有四根,第一施肥管等间距设置,且第二、第三施肥管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第一施肥管之间。在机架顶部固定有肥箱26,在肥箱与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之间分别设有输肥管25,肥箱内的肥料经输肥管进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内。当然,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还可以是其它排列方式。如图3所示,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下部的侧壁设有通孔271,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底部封口,且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底部呈锥形,以便于插入土壤。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下部的外壁上固定有防堵板273,防堵板设置在通孔的下方,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下部插入土壤中时,防堵板的设置可以避免土壤堵塞通孔。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长度不等,其中第一施肥管长度最小,第二施肥管长度居中,第三施肥管长度最大,这样施肥架下移时,第一施肥管插入土壤的深度最小、第三施肥管插入土壤的深度最大。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侧壁上还设有锥形的侧杆272,侧杆的大端与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外壁固定连接,以便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在土壤中移动时划破土壤。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在土壤中移动时,侧杆的尖端朝向移动的方向。使用时,驱动油缸动作,使得施肥架下移,进而使得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的下部插入土壤,且第一施肥管插入土壤的深度为0-15cm,第二施肥管插入土壤的深度为15-25cm,第三施肥管插入土壤的深度为25-35cm。随着机架的行走,肥箱内的肥料经输肥管进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第一、第二和第三施肥管内的肥料经通孔流出,进而实现不同深度的分层施肥。如图4所示,在机架的底部、施肥单元的后侧设有旋耕犁3,通过旋耕犁实现对土壤的旋耕。如图4所示,在机架的底部、旋耕犁的后侧设有起垄犁4,通过起垄犁实现起垄。如图4所示,在起垄犁的后侧设有喷药单元,如图5所示,喷药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药桶5、固定在药桶底部的主管51、设置在主管上的药泵52、与药泵连接的横管53、设置在横管上的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喷嘴54。机架行走时,药泵将药桶内的除草剂输送至喷嘴,然后通过喷嘴将除草剂喷出,并将除草剂喷洒在地表。如图4所示,在喷药单元的后侧设有覆膜单元,覆膜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底部的支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它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行走轮,其特征是,还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n施肥单元,施肥单元包括与机架铰接的施肥架、设置在机架与施肥架之间的油缸、固定在施肥架上的第一施肥管和第二施肥管和第三施肥管、固定在机架上的肥箱、设置在肥箱与第一至第三施肥管之间的输肥管,第一施肥管的长度最小,第三施肥管的长度最大;/n旋耕犁;/n起垄犁;/n喷药单元,喷药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药桶、设置在药桶上的主管、设置在主管上的药泵、与主管连接的横管、与横管连接的若干喷嘴;/n覆膜单元,覆膜单元包括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卷轴;/n播种单元,播种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底部的播种架、设置在播种架内腔中的若干转轮、与转轮边沿铰接的连杆、与连杆铰接的插杆、设置在播种架内的竖管、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种箱、设置在种箱与竖管侧壁之间的输种管,在播种架下部设有导轨,插杆与导轨上下滑动连接;在导轨上设有锥形的落种孔,在播种架上设有开启机构,通过开启机构实现对竖管底部的开启和关闭,竖管内的花生种子穿过落种孔落入插杆打出的土孔内;/n覆土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种肥同播花生播种机,它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行走轮,其特征是,还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
施肥单元,施肥单元包括与机架铰接的施肥架、设置在机架与施肥架之间的油缸、固定在施肥架上的第一施肥管和第二施肥管和第三施肥管、固定在机架上的肥箱、设置在肥箱与第一至第三施肥管之间的输肥管,第一施肥管的长度最小,第三施肥管的长度最大;
旋耕犁;
起垄犁;
喷药单元,喷药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药桶、设置在药桶上的主管、设置在主管上的药泵、与主管连接的横管、与横管连接的若干喷嘴;
覆膜单元,覆膜单元包括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卷轴;
播种单元,播种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底部的播种架、设置在播种架内腔中的若干转轮、与转轮边沿铰接的连杆、与连杆铰接的插杆、设置在播种架内的竖管、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种箱、设置在种箱与竖管侧壁之间的输种管,在播种架下部设有导轨,插杆与导轨上下滑动连接;在导轨上设有锥形的落种孔,在播种架上设有开启机构,通过开启机构实现对竖管底部的开启和关闭,竖管内的花生种子穿过落种孔落入插杆打出的土孔内;
覆土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王建国耿耘张佳蕾万书波孟静静杨莎李新国唐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