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树才专利>正文

水田压茬平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36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1:32
水田压茬平地机涉及农业机械,包括设有驱动装置(1)及驱动轮(2)的车体,通过驱动装置(1)可以分别驱动与其连接的设在车体两侧的驱动轮(2)单独或同时转动,车体的前方设有前滚压轮(3),前滚压轮(3)两侧设有连接臂(4)及俯仰角液压缸(5),前滚压轮(3)通过两侧的连接臂(4)与车体连接,并通过俯仰角液压缸(5)可带动前滚压轮(3)改变其与车体的角度,前滚压轮(3)和驱动轮(2)均采用框架结构,且均环绕轮辋横向设有若干用于将草茬压入泥中的压条,车体的后方设有刮泥板(6)和用于起辅助支撑作用的后轮或滑行部件(7)。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的优点。

Paddy field stubble press gr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田压茬平地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田压茬和平整田地作业的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水田作业中主要是利用旋耕刀快速旋转的方式将草茬尽量打烂,草茬则随旋耕刀混入到浮泥中。但是,刀轴旋转将秸秆茬草压入浮泥中的同时还会将其中一些带出浮泥外,浮在水面成为烂草茬,带出的草茬往往数量巨大,大量的草茬需要由人工将其捞出田外,费时费力,捞出的草渣也很难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高效将草茬压入水田的压茬平地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水田压茬平地机,包括设有驱动装置及驱动轮的车体,通过驱动装置可以分别驱动与其连接的设在车体两侧的驱动轮单独或同时转动,从而实现转弯或直行,所述车体的前方设有前滚压轮,前滚压轮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的驱动轮的间距相当,前滚压轮两侧设有连接臂及俯仰角液压缸,前滚压轮通过两侧的连接臂与车体铰接,俯仰角液压缸连接在连接臂与车体之间,并通过俯仰角液压缸可带动前滚压轮改变其与车体的角度,前滚压轮和驱动轮均采用框架结构,且均环绕轮辋横向设有若干用于将草茬压入泥中的压条,车体的后方设有刮泥板和用于起辅助支撑作用的后轮或滑行部件。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的优点,全部重量主要集中在前部,利用特殊的驱动轮构造可以高效地将草茬压入并埋在浮泥中,使草茬不会浮在水面上,避免了人工处理浮在水面上的草茬的过程。全车重心分配合理,后轮或滑行部件压入浮泥的深度较浅,不会影响到平地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驱动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刮泥板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滑行部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水田压茬平地机,包括设有驱动装置1及驱动轮2的车体,通过驱动装置1可以分别驱动与其连接的设在车体两侧的驱动轮2单独或同时转动,从而实现转弯或直行,所述车体的前方设有前滚压轮3(结构参照驱动轮),前滚压轮3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的驱动轮2的间距相当,前滚压轮3两侧设有连接臂4及俯仰角液压缸5,前滚压轮3通过两侧的连接臂4与车体铰接,俯仰角液压缸5连接在连接臂4与车体之间,并通过俯仰角液压缸5可带动前滚压轮3改变其与车体的角度,前滚压轮3和驱动轮2均采用框架结构,且均环绕轮辋横向设有若干用于将草茬压入泥中的压条,车体的后方设有刮泥板6和用于起辅助支撑作用的后轮或滑行部件7。所述刮泥板6与车体铰接并通过翻转液压缸8可以改变其与地面的倾角。所述滑行部件7由弯曲成“L”形的金属材料制成,其下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呈弧形。前滚压轮和驱动轮采用鼠笼式结构,车体的重心分布要合理,略靠前,使前滚压轮可以将草茬压入浮泥中。通过俯仰角液压缸可改变前滚压轮连接臂与车体的角度,通过调整可以改变后轮或滑行部件压入泥中的深度,尽量减小后轮或滑行部件对地面的压力。车轮上横向设置的压条可由角铁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田压茬平地机,包括设有驱动装置(1)及驱动轮(2)的车体,通过驱动装置(1)可以分别驱动与其连接的设在车体两侧的驱动轮(2)单独或同时转动,从而实现转弯或直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前方设有前滚压轮(3),前滚压轮(3)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的驱动轮(2)的间距相当,前滚压轮(3)两侧设有连接臂(4)及俯仰角液压缸(5),前滚压轮(3)通过两侧的连接臂(4)与车体铰接,俯仰角液压缸(5)连接在连接臂(4)与车体之间,并通过俯仰角液压缸(5)可带动前滚压轮(3)改变其与车体的角度,前滚压轮(3)和驱动轮(2)均采用框架结构,且均环绕轮辋横向设有若干用于将草茬压入泥中的压条,车体的后方设有刮泥板(6)和用于起辅助支撑作用的后轮或滑行部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田压茬平地机,包括设有驱动装置(1)及驱动轮(2)的车体,通过驱动装置(1)可以分别驱动与其连接的设在车体两侧的驱动轮(2)单独或同时转动,从而实现转弯或直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前方设有前滚压轮(3),前滚压轮(3)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的驱动轮(2)的间距相当,前滚压轮(3)两侧设有连接臂(4)及俯仰角液压缸(5),前滚压轮(3)通过两侧的连接臂(4)与车体铰接,俯仰角液压缸(5)连接在连接臂(4)与车体之间,并通过俯仰角液压缸(5)可带动前滚压轮(3)改变其与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树才
申请(专利权)人:霍树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