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30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包括抗压板与模型板,抗压板两端均焊接有承重杆,且模型板两端开设有与承重杆相对应的套腔,承重杆上分别套设有一级弹簧与一级滑套,抗压板中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设有导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模型板外围设置抗压板,在抗压板与模型板之间连接承重杆,利用一级弹簧弹性支撑一级滑套,在抗压板中利用二级弹簧弹性支撑二级滑套,通过在一级滑套与二级滑套之间连接一级支杆,在一级支杆与模型板之间连接二级支杆,以便于组成三角形的弹性支撑结构;通过在抗压板与模型板之间活动连接可伸缩的伸缩板,不仅增强二者的连接性,同时也可为抗压板与模型板之间的抗压机构提供防护。

A kind of impact resistant building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因为城镇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建筑行业也获得了极大程度的发展。混凝土结构是现有技术下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材质,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现有技术下,对混凝土结构的制作多采用建筑模板加固的方式。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有助于提升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现有的建筑模板中,在利用模板进行加固的操作时,多采用木质或冷镀锌材质的板结构,但在物品繁杂的工地上,难以避免地经常发生碰撞挤压事故,因为现有模板的抗冲击性能差,当模板受到冲击压力发生形变时,模板不能对冲击压力进行缓冲,极易发生模板受到冲击压力导致破损的情况;进一步地,也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变形损毁,不仅影响正常使用,延误工期,也会造成混凝土与模板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缺乏抗压防护易导致模型变形损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包括抗压板与模型板,所述抗压板两端均焊接有承重杆,且模型板两端开设有与承重杆相对应的套腔,所述承重杆上分别套设有一级弹簧与一级滑套,所述抗压板中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设有导向杆,且导向杆上分别套设有二级弹簧与二级滑套,所述一级滑套与二级滑套之间连接有一级支杆,且一级支杆与模型板之间连接有二级支杆,所述抗压板与模型板两侧中分别开设有一级长腔与二级长腔,且一级长腔与二级长腔之间连接有伸缩板。优选地,两根所述承重杆远离抗压板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于两个套腔中。优选地,所述一级弹簧一端固定套设于承重杆与抗压板相连接的一端上,所述一级滑套滑动套设于承重杆连接于模型板的一端上,且一级滑套与一级弹簧自由端相焊接。优选地,所述二级弹簧一端固定套设于导向杆一端,所述二级滑套滑动套设于导向杆另一端上,且二级滑套与二级弹簧自由端相焊接。优选地,所述一级支杆两端分别与一级滑套及二级滑套转动连接,且二级支杆两端分别与模型板及一级支杆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一级长腔与二级长腔相对应,且伸缩板两端分别滑动套设于一级长腔与二级长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抗压板与模型板之间两端之间滑动套设承重杆,并在承重杆上利用一级弹簧弹性支撑抗压板与一级滑套;通过在抗压板中开设的凹槽内设置导向杆,并在导向杆上利用二级弹簧弹性支撑二级滑套;通过在一级滑套与二级滑套之间连接一级支杆,并在一级支杆与模板之间连接二级支杆,以组成两个三角形的稳定支撑结构,从而利用抗压板为模型板提供抗压保护。2、本技术通过在抗压板与模型板中对应开设一级长腔与二级长腔,并在一级长腔与二级长腔之间滑动套设伸缩板,使得伸缩板能够根据抗压板与模型板之间的距离进行伸缩调整;同时能够在两侧外围位置对抗压板与模型板之间的抗压机构提供防护,从而减少外界因素的侵蚀。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模型板外围设置抗压板,在抗压板与模型板之间连接承重杆,利用一级弹簧弹性支撑一级滑套,在抗压板中利用二级弹簧弹性支撑二级滑套,通过在一级滑套与二级滑套之间连接一级支杆,在一级支杆与模型板之间连接二级支杆,以便于组成三角形的弹性支撑结构;通过在抗压板与模型板之间活动连接可伸缩的伸缩板,不仅增强二者的连接性,同时也可为抗压板与模型板之间的抗压机构提供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的抗压板与模型板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的伸缩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抗压板、2模型板、3承重杆、4套腔、5一级弹簧、6一级滑套、7凹槽、8导向杆、9二级弹簧、10二级滑套、11一级支杆、12二级支杆、13一级长腔、14二级长腔、15伸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包括抗压板1与模型板2,在抗压板1与模型板2的选材上,抗压板1可选用热镀锌材质,模型板2可选用塑胶板材质,抗压板1两端均焊接有承重杆3,且模型板2两端开设有与承重杆3相对应的套腔4,承重杆3上分别套设有一级弹簧5与一级滑套6,抗压板1中开设有凹槽7,具体参照说明附图3,凹槽7的数量可设为2个,以便于从两端位置为抗压板1提供平衡支撑,且凹槽7中设有导向杆8,且导向杆8上分别套设有二级弹簧9与二级滑套10,一级滑套6与二级滑套10之间连接有一级支杆11,且一级支杆11与模型板2之间连接有二级支杆12,抗压板1与模型板2两侧中分别开设有一级长腔13与二级长腔14,且一级长腔13与二级长腔14之间连接有伸缩板15。两根承重杆3远离抗压板1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于两个套腔4中,一级弹簧5一端固定套设于承重杆3与抗压板1相连接的一端上,一级滑套6滑动套设于承重杆3连接于模型板2的一端上,且一级滑套6与一级弹簧5自由端相焊接,可从两端位置对抗压板1提供弹性限位固定,避免抗压板1受力不均造成倾斜。二级弹簧9一端固定套设于导向杆8一端,二级滑套10滑动套设于导向杆8另一端上,且二级滑套10与二级弹簧9自由端相焊接,一级支杆11两端分别与一级滑套6及二级滑套10转动连接,且二级支杆12两端分别与模型板2及一级支杆11转动连接。具体参照说明附图2,抗压板1、承重杆3与一级支杆11共同组成三角支撑结构,同时,模型板2、一级支杆11与二级支杆12共同组成三角支撑结构,因为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所以能够在抗压板1与模型板2之间提供稳定的弹性支撑作用。一级长腔13与二级长腔14相对应,且伸缩板15两端分别滑动套设于一级长腔13与二级长腔14中。需要进一步说明,伸缩板15对应连接于抗压板1与模型板2两侧的外围,可根据抗压板1与模型板2之间的间距在一级长腔13与二级长腔14内进行伸张,以增强二者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为抗压板1与模型板2之间的弹性连接机构提供外围防护,减少粉尘污染和外力破坏。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具体参照说明附图1,将需要固定的建筑模芯放置在模型板2中。当出现外力对抗压板1进行挤压:一方面,抗压板1对承重杆3进行挤压,使得承重杆3受力向模型板2中的套腔4中滑动,并在滑动过程中,对一级弹簧5与一级滑套6进行挤压,使得一级弹簧5受力缩合,且一级滑套6向抗压板1一侧滑动,但在一级弹簧5的自身张力作用下,以为抗压板1与一级滑套6提供弹性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包括抗压板(1)与模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板(1)两端均焊接有承重杆(3),且模型板(2)两端开设有与承重杆(3)相对应的套腔(4),所述承重杆(3)上分别套设有一级弹簧(5)与一级滑套(6),所述抗压板(1)中开设有凹槽(7),且凹槽(7)中设有导向杆(8),且导向杆(8)上分别套设有二级弹簧(9)与二级滑套(10),所述一级滑套(6)与二级滑套(10)之间连接有一级支杆(11),且一级支杆(11)与模型板(2)之间连接有二级支杆(12),所述抗压板(1)与模型板(2)两侧中分别开设有一级长腔(13)与二级长腔(14),且一级长腔(13)与二级长腔(14)之间连接有伸缩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包括抗压板(1)与模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板(1)两端均焊接有承重杆(3),且模型板(2)两端开设有与承重杆(3)相对应的套腔(4),所述承重杆(3)上分别套设有一级弹簧(5)与一级滑套(6),所述抗压板(1)中开设有凹槽(7),且凹槽(7)中设有导向杆(8),且导向杆(8)上分别套设有二级弹簧(9)与二级滑套(10),所述一级滑套(6)与二级滑套(10)之间连接有一级支杆(11),且一级支杆(11)与模型板(2)之间连接有二级支杆(12),所述抗压板(1)与模型板(2)两侧中分别开设有一级长腔(13)与二级长腔(14),且一级长腔(13)与二级长腔(14)之间连接有伸缩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承重杆(3)远离抗压板(1)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于两个套腔(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建筑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婷婷黄南坚郑楚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联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