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01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该悬索桥结构包括主索和位于峡谷两岸边坡内的锚碇;所述锚碇包括预埋在边坡内的预应力锚索、设置在边坡上的锚碇平台,以及部分预埋在锚碇平台内的锚碇拉杆及锚碇套筒;所述预应力锚索部分预埋在所述锚碇平台内,所述主索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锚碇的锚碇套筒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悬索桥取消了传统悬索桥索塔及索鞍结构,有利于边坡稳定,且结构受力更明确合理,工程量更省。

A suspension bridge structure for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属于桥梁工程领域,尤其适用于高山峡谷地区的无塔胶带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对建筑骨料需求量逐渐增加。为满足建筑骨料需求,常需在高山峡谷地区布置骨料生产线,骨料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高。为了降低骨料成本,推进绿色运输,常采用胶带机方式运输。为了满足胶带机跨越深山峡谷需求,常用的栈桥结构,具有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采用悬索桥结构,具有受力合理、结构简单、高度较小、各部构件轻巧等特点,但申请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高山峡谷两岸锚碇及索鞍布置复杂,施工难度大,且占用场地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高山峡谷地地区,悬索桥锚碇及索鞍布置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该悬索桥结构取消了传统悬索桥索塔及索鞍结构,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施工难度,进一步减少开挖工程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包括主索和位于峡谷两岸边坡内的锚碇;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锚碇包括预埋在边坡内的预应力锚索、设置在边坡上的锚碇平台,以及部分预埋在锚碇平台内的锚碇拉杆及锚碇套筒;所述预应力锚索部分预埋在所述锚碇平台内,所述主索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锚碇的锚碇套筒固定相连。由此,本技术的悬索桥取消了传统悬索桥索塔及索鞍结构,有利于边坡稳定,且结构受力更明确合理,工程量更省。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锚碇拉杆沿着锚碇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锚碇拉杆与主索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大于5°,有效地降低锚碇拉杆的附加应力。优选地,所述主索包括整束钢丝绳,整束钢丝绳的两端通过钢丝绳分束环分为多股分束钢丝绳;所述分束钢丝绳与对应的锚碇套筒固定相连。由此,采用钢丝绳分束环结构,为分束锚固创造了条件,单束锚固力较低,锚碇结构简单,设置难度小,施工简单。优选地,所述分束钢丝绳与整束钢丝绳在分束前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大于5°,有效地降低了分束钢丝绳的附加应力。优选地,所述锚碇平台通过锚杆固定在边坡上,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布置在锚碇垫板与锚碇套筒之间。为了提高锚碇的稳定性,所述边坡上设置有多个锚碇,同层的锚碇连接在一起。由此,锚碇为悬索桥施工提供了平台,简化了施工布置。优选地,所述锚碇拉杆沿主索的两端切线方向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取消了传统悬索桥索塔及索鞍结构,结构受力更明确合理,构造简便,工程量省。2、本技术采用钢丝绳分束环结构,为分束锚固创造了条件,单束锚固力较低,锚碇结构简单,设置难度小,施工简单。3、本技术的预应力锚索布置在锚碇拉杆垫板与锚碇套筒之间,锚碇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安全可靠。4、本技术同层锚碇合并设置,为悬索桥施工提供了平台,简化了施工布置。5、本技术的无索鞍悬索桥结构有利于边坡稳定,确保了工程安全,且施工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1的锚碇示意图。在图中:11、主索;12、钢丝绳分束环;13、分束钢丝绳;2、拉杆;3、抗风索;4、拉索;5、栏杆;61、锚碇平台;62、预应力锚索;63、锚碇拉杆;64、锚碇垫板;65、锚碇套筒;7、边坡;8、锚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一种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索11、拉杆2、桥面系、抗风索、拉索4、锚碇。如图1所示,所述主索11包括整束钢丝绳,整束钢丝绳的两端通过钢丝绳分束环12分为多股分束钢丝绳13;所述分束钢丝绳13与对应的锚碇套筒65固定相连。由此,主索11在桥两岸通过钢丝绳分束环12将整束主索11分成多束钢丝绳,单束钢丝绳与整束钢丝绳在分束前的切线方向夹角不大于5°。如图2所示,锚碇包括预应力锚索62、锚碇拉杆63及锚碇套筒65。预应力锚索62布置在锚碇垫板64与锚碇套筒65之间。锚碇拉杆63沿主索11的两端切线方向布置,且锚碇拉杆63与该切线方向夹角不大于5°,同层锚碇合并设置。本实施例的施工过程如下:边坡开挖→锚杆施工→预应力锚索62施工、锚碇拉杆63及缆机支座预埋→缆机安装→主索11就位→主索11与锚碇套筒65浇铸→锚碇套筒65与锚碇拉杆63连接→悬索桥其余部位安装→调整索形,完成悬索桥施工。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包括主索(11)和位于峡谷两岸边坡(7)内的锚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包括预埋在边坡(7)内的预应力锚索(62)、设置在边坡(7)上的锚碇平台(61),以及部分预埋在锚碇平台(61)内的锚碇拉杆(63)及锚碇套筒(65);/n所述预应力锚索(62)部分预埋在所述锚碇平台(61)内,所述主索(1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锚碇的锚碇套筒(65)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包括主索(11)和位于峡谷两岸边坡(7)内的锚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包括预埋在边坡(7)内的预应力锚索(62)、设置在边坡(7)上的锚碇平台(61),以及部分预埋在锚碇平台(61)内的锚碇拉杆(63)及锚碇套筒(65);
所述预应力锚索(62)部分预埋在所述锚碇平台(61)内,所述主索(1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锚碇的锚碇套筒(65)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拉杆(63)沿着锚碇套筒(65)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锚碇拉杆(63)与主索(11)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大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胶带机的悬索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索(11)包括整束钢丝绳,整束钢丝绳的两端通过钢丝绳分束环(12)分为多股分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志于永军曾凡杜刘金明王绍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