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砂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53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11
一种滤砂循环装置,设置于水槽上。所述滤砂循环装置包含导流单元、中继单元,及滤砂单元。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连通所述水槽并送入净水的供水源,及连通所述水槽的送水管路。所述中继单元包括连接所述送水管路的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及所述水槽的溢流管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水管路,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溢流管路及所述输水管路上的控制阀。所述滤砂单元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所述输水管路的滤包,连通所述壳体及所述储水空间的净水管路,所述滤包可过滤所述输水管路输送的污水,且将砂留置于所述滤包内,避免砂淤积于所述水槽底部,且滤砂后的净水可再次送至所述水槽内,将水流再次循环利用,减少所述供水源所需送入的净水量。

Sand filter circul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砂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净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水刀加工中的水槽进行过滤的滤砂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刀是通过混砂射流高速切割工件进行加工,且需在工件下方放置水槽以承接穿透工件的含砂射流,水槽内部会保持基本水位,以缓冲射入的水流并避免其直击水槽底部。为了保持水槽的水位,一般会通过水泵将水槽内过多的水抽出,但水中所含的砂往往会沉积在水槽底部,常见的抽水方式仅能将水抽出而难以将砂一并滤出,导致水槽底部的砂不断积存,进而压缩水槽中可积存的水量,并需停机进行水槽清理,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槽的滤砂循环装置。本技术滤砂循环装置,设置于界定出储水空间的水槽;所述滤砂循环装置包含导流单元、中继单元,及滤砂单元,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连通所述储水空间并送入净水的供水源,及连通所述储水空间的送水管路,所述中继单元包括连接所述送水管路的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及所述储水空间的溢流管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水管路,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溢流管路及所述输水管路上的控制阀,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储水空间的污水经由所述送水管路,送至所述溢流管路及所述输水管路中,所述控制阀可受控制开启以供污水通过,所述滤砂单元包括界定出过滤槽的壳体、设置于所述过滤槽内且连接所述输水管路的滤包,连通所述过滤槽及所述储水空间的净水管路,所述滤包可过滤所述输水管路输送的污水,使过滤后的水通过并进入所述过滤槽中,且将砂留置于所述滤包内。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滤砂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阀可按比例开启,以分别调整所述溢流管路及所述输水管路的水量。较佳地,前述滤砂循环装置,其中所述供水源及所述送水管路位于所述水槽的相反两侧。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在于:通过所述水泵可将所述水槽中的污水导引通过所述滤包,并将滤砂后的净水再次送至所述水槽内,不但可避免砂淤积于所述水槽底部,且可将水流再次循环利用,减少所述供水源所需送入的净水量,此外,当所述滤包的过滤速度不及所述送水管路的输水速度时,可切换所述控制阀,将过量的污水回流至所述水槽中,以控制进水量。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图,说明本技术滤砂循环装置的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本技术滤砂循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是设置于一个界定出一个储水空间11的水槽1上。所述滤砂循环装置包含一个导流单元2、一个中继单元3,及一个滤砂单元4。所述导流单元2包括一个连通所述储水空间11并送入净水的供水源21,及一个连通所述储水空间11的送水管路22。所述供水源21的出水口及所述送水管路22的入水口分别位于所述水槽1的相反两端,如此所述供水源21将净水送入所述储水空间11,而所述送水管路22将污水抽出所述储水空间11,加上两者分设两端的配置可形成水流,从而带动砂流动以避免沉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水槽1在设有所述供水源21的一侧还可开设排水孔23及溢流孔24,以调整水位。所述中继单元3包括一个连接所述送水管路22的水泵31、一个连接所述水泵31及所述储水空间11的溢流管路32、一个连通所述水泵31的输水管路33,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溢流管路32及所述输水管路33上的控制阀34。所述控制阀34可同时开启,并通过开启的比例来分别调整所述溢流管路32及所述输水管路33的水量。所述滤砂单元4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过滤槽410的壳体41、一个设置于所述过滤槽410内且连接所述输水管路33的滤包42,一个连通所述过滤槽410及所述储水空间11的净水管路43。本实施例使用时,是通过所述水泵31将所述储水空间11的污水经由所述送水管路22,送至所述溢流管路32及所述输水管路33中,并通过所述控制阀34控制水量,使适量的污水通过所述输水管路33进入所述滤包42中,过多的污水则通过所述溢流管路32送回所述储水空间11内,从而避免所述滤包42中的水溢出,达到流量控制的功效。所述滤包42会让污水中的水流通过,并使其中所含的砂被留置于所述滤包42中,从而达到净水过滤的功效,过滤后的净水会进入所述过滤槽410中,并由所述净水管路43重新送回所述水槽1的储水空间11中,以完成过滤。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使水不断流动以避免砂沉积于所述水槽1底部,且通过所述水泵31的导引及所述滤包42的过滤,可将过滤后的净水再次回送所述水槽1,减少由外界引入的净水量,降低水资源消耗,且所述控制阀34通过开启比例能控制进入所述滤包42的水量,以维持过滤效率及整体功能的正常运作,故确实能达成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砂循环装置,设置于界定出储水空间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砂循环装置包含导流单元、中继单元,及滤砂单元,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连通所述储水空间并送入净水的供水源,及连通所述储水空间的送水管路,所述中继单元包括连接所述送水管路的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及所述储水空间的溢流管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水管路,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溢流管路及所述输水管路上的控制阀,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储水空间的污水经由所述送水管路,送至所述溢流管路及所述输水管路中,所述控制阀可受控制开启以供污水通过,所述滤砂单元包括界定出过滤槽的壳体、设置于所述过滤槽内且连接所述输水管路的滤包,连通所述过滤槽及所述储水空间的净水管路,所述滤包可过滤所述输水管路输送的污水,使过滤后的水通过并进入所述过滤槽中,且将砂留置于所述滤包内。/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16 TW 1082109081.一种滤砂循环装置,设置于界定出储水空间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砂循环装置包含导流单元、中继单元,及滤砂单元,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连通所述储水空间并送入净水的供水源,及连通所述储水空间的送水管路,所述中继单元包括连接所述送水管路的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及所述储水空间的溢流管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水管路,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溢流管路及所述输水管路上的控制阀,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储水空间的污水经由所述送水管路,送至所述溢流管路及所述输水管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友欣刘家豪张仕翰
申请(专利权)人:公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