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362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酒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包括底座、瓶身、瓶盖和酒瓶卡,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瓶身,所述瓶身上端面设有瓶盖,所述瓶盖下方外侧设有酒瓶卡,所述酒瓶卡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前后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卡块外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内部设有呈前后分布的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条形槽、伸缩弹簧和密封垫,保证酒瓶卡的完整性,保证酒瓶的完整性,这种设置酒瓶不单单是存储酒水的容器,在饮用完成后,也具有装饰的效果,而密封垫的设置保证其酒水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An easy to open anti spillage bottle c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
本技术涉及酒瓶
,具体为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
技术介绍
千年来,酒瓶的材质是不断变化的,主要根据当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来决定,从魏晋到唐宋明清时期,瓷酒具一直稳坐霸主宝座,美酒与陶瓷都是我国值得大书特书的″国粹″,两者结合,使酒具增添了无穷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情怀,从民国至今,我国一直以玻璃酒瓶唱主角,并大量采用陶瓷酒瓶,另外还有少部分用铝、镀锌铁皮、塑料、不锈钢、人造水晶、竹、木、匏和特殊纸等制做的酒瓶,纵观中国盛酒器皿的演变过程,曾占主导地位的质料顺序大致是:天然材料--陶--青铜--漆--瓷--玻璃。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饮用酒走进千家万户,人们不仅仅局限于酒的好坏,同时对酒瓶的外表更加注重,而现有的酒瓶在饮用时都是通过破坏的完整性才能饮用酒水,还有部分的酒瓶通过酒瓶卡进行固定,把手不能与酒瓶卡过度紧密连接,保证其方便开启,又不能较松,容易掉落,这种设置通过损坏酒瓶卡为基础才能饮用酒水,同时酒瓶卡的设置虽然保证了酒瓶的完整性,但是这种一次性的酒瓶卡在使用过程中十分浪费成本,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包括底座、瓶身、瓶盖和酒瓶卡,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瓶身,所述瓶身上端面设有瓶盖,所述瓶盖下方外侧设有酒瓶卡,所述酒瓶卡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前后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卡块外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内部设有呈前后分布的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优选的,所述滑动板外侧与把手滑动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滑动板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顶块,位于左侧的所述顶块右端面呈弧面设置。优选的,所述酒瓶卡分为前单元卡环和后单元卡环,且前单元卡环左端面通过转轴与后单元卡环转动连接,所述酒瓶卡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是由密封性良好的橡胶块构成,所述密封垫数量为两个,位于前侧的所述密封垫后端面开设有密封槽。优选的,所述把手左端面中央呈凹面设置,且把手左端面开设有呈左右分布的条形槽和环形槽,所述条形槽数量为两个,且条形槽关于把手中心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环形槽内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环形槽与把手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把手左端面下方呈弧形设置,所述瓶身和瓶盖均是由玻璃块材质构成,所述瓶盖下端面直径与瓶身上端面内径相同,所述瓶盖下方外侧和瓶身上方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凸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连接杆、把手、卡块、限位块和顶块,通过卡块和限位块深入至把手内侧,在伸缩弹簧、滑动板和顶块的作用下实现固定作用,而限位块在环形槽中滑动,保证把手不会随意脱离酒品卡,保证其密封固定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条形槽、环形槽、滑动板、伸缩弹簧和密封垫,通过把手向上转动180°使条形槽位于上方,然后向左挤压使其限位块通过条形槽进入环形槽中,然后转动180°即可实现固定,这种设置保证酒瓶卡的完整性,保证酒瓶的完整性,这种设置酒瓶不单单是存储酒水的容器,在饮用完成后,也具有装饰的效果,而密封垫的设置保证其酒水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顶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把手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酒瓶卡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密封垫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瓶身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瓶身、3-瓶盖、4-酒瓶卡、5-连接杆、6-把手、7-卡块、8-限位块、9-顶块、10-条形槽、11-环形槽、12-滑动板、13-伸缩弹簧、14-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包括底座1、瓶身2、瓶盖3和酒瓶卡4,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瓶身2,所述瓶身2上端面设有瓶盖3,所述瓶盖3下方外侧设有酒瓶卡4,所述酒瓶卡4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前后分布的连接杆5,连接杆5的设置保证卡块7可以深入把手6中,实现固定作用,所述连接杆5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限位块8的设置保证其方便拆卸,保证其完整性,所述卡块7外侧设有把手6,所述把手6内部设有呈前后分布的伸缩弹簧13,在伸缩弹簧13的作用下,可以使顶块9紧紧抵住卡块7,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所述伸缩弹簧13一端与把手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2。所述滑动板12外侧与把手6滑动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滑动板1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顶块9,位于左侧的所述顶块9右端面呈弧面设置,弧面设置的顶块9方便挤压卡块7,使其通过伸缩弹簧13对顶块9施加一个压力,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所述酒瓶卡4分为前单元卡环和后单元卡环,且前单元卡环左端面通过转轴与后单元卡环转动连接,所述酒瓶卡4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4,所述密封垫14是由密封性良好的橡胶块构成,所述密封垫14数量为两个,位于前侧的所述密封垫14后端面开设有密封槽,这种设置可以通过瓶盖3下方外侧和瓶身2上方外侧的凸环与密封垫14外侧的密封槽实现密封,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所述把手6左端面中央呈凹面设置,这种设置方便卡块7和限位块8深入至把手6中,且把手6左端面开设有呈左右分布的条形槽10和环形槽11,所述条形槽10数量为两个,且条形槽10关于把手6中心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环形槽11内侧设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通过环形槽11与把手6滑动连接,这种设置保证把手6与酒瓶卡4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避免酒水洒落,保证其酒水的质量,所述把手6左端面下方呈弧形设置,这种设置方便人们通过把手6使酒瓶卡4方便拆下,所述瓶身2和瓶盖3均是由玻璃块材质构成,所述瓶盖3下端面直径与瓶身2上端面内径相同,所述瓶盖3下方外侧和瓶身2上方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凸环,这种设置保证密封垫14可以通过凸环江瓶身2与瓶盖3固定,保证酒水的质量。工作流程:通过酒瓶卡4的前后单元卡环的设置可以将瓶盖3和瓶身2固定起来,然后在使把手6转动180°,使条形槽10与限位块8对齐,然后使限位块8通过条形槽10深入至环形槽11中,然后旋转把手180°,而卡块7在通过挤压两侧的顶块9,使顶块9通过伸缩弹簧13向两侧挤压,使卡块7位于把手6中,环形槽10的设置保证限位块8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包括底座(1)、瓶身(2)、瓶盖(3)和酒瓶卡(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瓶身(2),所述瓶身(2)上端面设有瓶盖(3),所述瓶盖(3)下方外侧设有酒瓶卡(4),所述酒瓶卡(4)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前后分布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卡块(7)外侧设有把手(6),所述把手(6)内部设有呈前后分布的伸缩弹簧(13),所述伸缩弹簧(13)一端与把手(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包括底座(1)、瓶身(2)、瓶盖(3)和酒瓶卡(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瓶身(2),所述瓶身(2)上端面设有瓶盖(3),所述瓶盖(3)下方外侧设有酒瓶卡(4),所述酒瓶卡(4)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前后分布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卡块(7)外侧设有把手(6),所述把手(6)内部设有呈前后分布的伸缩弹簧(13),所述伸缩弹簧(13)一端与把手(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2)外侧与把手(6)滑动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滑动板(1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顶块(9),位于左侧的所述顶块(9)右端面呈弧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防洒漏酒瓶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瓶卡(4)分为前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海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普赛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