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21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51
一种散热装置,适于热接触于一电路板上的一热源。散热装置包含一散热器本体及一扣具组。散热器本体,包含一导热块及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导热块用以热接触热源。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导热块热耦合。扣具组包含至少一第一扣压板及至少一锁合件。至少一第一扣压板抵压于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远离热源的一侧。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至少一第一扣压板与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并用以固定于电路板。

Heat s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具锁合件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散热装置与电子装置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电子装置在运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因阻抗的影响而产生不必要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积在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上,电子元件便有可能因为不断升高的温度而损坏。因此,散热装置的优劣影响电子装置的运作甚巨。传统的电子装置最常用的散热装置是透过将热管的一端透过导热块热接触会产生热的电子元件,另一端连接散热鳍片,并以风扇对散热片进行散热。一般而言,导热块会透过螺丝与固定架固定于承载电子元件的基板上,但固定架的上方空间被散热鳍片止挡,使得组装人员较不易将螺丝锁附于固定架与基板。此外,若基板呈铅直向摆放时,散热装置也需对应呈横向摆放。不过,由于传统的散热装置仅有导热块透过固定架固定于基板,散热鳍片仅透过热管与导热块相连而未与基板相固定。因此,当散热装置呈水平摆放时,散热装置远离基板的一侧就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下垂。因此,如何稳固且便利地将散热装置固定于基板上,便成为设计上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藉以稳固且便利地将散热装置固定于基板上。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装置,适于热接触于一电路板上的一热源。散热装置包含一散热器本体及一扣具组。散热器本体,包含一导热块及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导热块用以热接触热源。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导热块热耦合。扣具组包含至少一第一扣压板及至少一锁合件。至少一第一扣压板抵压于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远离热源的一侧。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至少一第一扣压板与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并用以固定于电路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扣具组还包含一第二扣压板,该第二扣压板抵压于该导热块远离该热源的一侧,且该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扣压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含一固定架,该固定架用以装设于该电路板,该固定架具有至少一螺孔,该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扣压板,并锁合于该固定架,用以透过该固定架间接固定于该电路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含一弹性件,该锁合件包含相连的一锁头部及一锁身部,该锁身部包含相连的一大径段及一小径段,该大径段介于该锁头部与该小径段之间,该大径段穿设该第一扣压板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该小径段穿设该第二扣压板,并锁合于该固定架,该弹性件的一端抵压于该大径段,该弹性件的另一端抵压于该第二扣压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锁合件用以锁合于该电路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含至少一热管,该至少一热管衔接该导热块及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的数量为两个,该至少一热管的中段热接触于该导热块,以及该至少一热管的相对两段分别热接触于该二散热鳍片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热管的中段穿设该导热块,该至少一热管的相对两段分别穿设该二散热鳍片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导热块包含一第一组合部、一第二组合部及多个鳍片部,该第一组合部用以热接触于该热源,该第一组合部与该第二组合部相结合并将该至少一热管的中段夹设于内,所述多个鳍片部连接于该第二组合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与该至少一锁合件的数量皆为两个,该二第一扣压板分别抵压该二散热鳍片组,该二锁合件分别穿设该二第一扣压板与该二散热鳍片组,并皆用以固定于该电路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锁合件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一扣压板抵压该二散热鳍片组,该二锁合件穿设该第一扣压板,并分别穿设该二散热鳍片组,以及皆用以固定于该电路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含一气流产生器,该气流产生器介于该二散热鳍片组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侧架,该侧架卡合于该二散热鳍片组并覆盖该气流产生器的一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在该电路板的正交投影至少部分位于该导热块在该电路板的正交投影的外围之外。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装置适于热接触于一电路板上的一热源。散热装置包含一散热器本体及一扣具组。散热器本体具有相连的一吸热部及至少一散热部。吸热部与电路板的间距小于至少一散热部与电路板的间距。扣具组包含至少一第一扣压板及至少一锁合件。至少一第一扣压板抵压于至少一散热部。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至少一第一扣压板与至少一散热部并用以固定于电路板。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扣具组还包含一第二扣压板,该第二扣压板抵压于该吸热部远离该热源的一侧,且该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该至少一散热部与该第二扣压板。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含一固定架,该固定架用以装设于该电路板,该固定架具有至少一螺孔,该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该至少一散热部与该第二扣压板,并锁合于该固定架,用以透过该固定架间接固定于该电路板。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含一弹性件,该锁合件包含相连的一锁头部及一锁身部,该锁身部包含相连的一大径段及一小径段,该大径段介于该锁头部与该小径段之间,该大径段穿设该第一扣压板与该至少一散热部,该小径段穿设该第二扣压板,并锁合于该固定架,该弹性件的一端抵压于该大径段,该弹性件的另一端抵压于该第二扣压板。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锁合件用以锁合于该电路板。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导热部,该至少一导热部衔接该吸热部及该至少一散热部。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散热部的数量为两个,该至少一导热部的中段热接触于该吸热部,以及该至少一导热部的相对两段分别热接触于该二散热部。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导热部的中段穿设该吸热部,该至少一导热部的相对两段分别穿设该二散热部。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吸热部包含一第一组合部、一第二组合部及多个鳍片部,该第一组合部用以热接触于该热源,该第一组合部与该第二组合部相结合并将该至少一热管的中段夹设于内,所述多个鳍片部连接于该第二组合部。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与该至少一锁合件的数量皆为两个,该二第一扣压板分别抵压该二散热部,该二锁合件分别穿设该二第一扣压板与该二散热部,并皆用以固定于该电路板。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至少一锁合件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一扣压板抵压该二散热部,该二锁合件穿设该第一扣压板,并分别穿设该二散热部,以及皆用以固定于该电路板。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导热部的数量为多个。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含一气流产生器,该气流产生器介于该二散热部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适于热接触于一电路板上的一热源,该散热装置包含:/n一散热器本体,包含一导热块及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该导热块用以热接触该热源,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该导热块热耦合;以及/n一扣具组,包含至少一第一扣压板及至少一锁合件,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抵压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远离该热源的一侧,该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并用以固定于该电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适于热接触于一电路板上的一热源,该散热装置包含:
一散热器本体,包含一导热块及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该导热块用以热接触该热源,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该导热块热耦合;以及
一扣具组,包含至少一第一扣压板及至少一锁合件,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抵压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远离该热源的一侧,该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并用以固定于该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扣具组还包含一第二扣压板,该第二扣压板抵压于该导热块远离该热源的一侧,且该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扣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固定架,该固定架用以装设于该电路板,该固定架具有至少一螺孔,该至少一锁合件穿设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扣压板,并锁合于该固定架,用以透过该固定架间接固定于该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弹性件,该锁合件包含相连的一锁头部及一锁身部,该锁身部包含相连的一大径段及一小径段,该大径段介于该锁头部与该小径段之间,该大径段穿设该第一扣压板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该小径段穿设该第二扣压板,并锁合于该固定架,该弹性件的一端抵压于该大径段,该弹性件的另一端抵压于该第二扣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锁合件用以锁合于该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热管,该至少一热管衔接该导热块及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的数量为两个,该至少一热管的中段热接触于该导热块,以及该至少一热管的相对两段分别热接触于该二散热鳍片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热管的中段穿设该导热块,该至少一热管的相对两段分别穿设该二散热鳍片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热块包含一第一组合部、一第二组合部及多个鳍片部,该第一组合部用以热接触于该热源,该第一组合部与该第二组合部相结合并将该至少一热管的中段夹设于内,所述多个鳍片部连接于该第二组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扣压板与该至少一锁合件的数量皆为两个,该二第一扣压板分别抵压该二散热鳍片组,该二锁合件分别穿设该二第一扣压板与该二散热鳍片组,并皆用以固定于该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锁合件的数量为两个,该第一扣压板抵压该二散热鳍片组,该二锁合件穿设该第一扣压板,并分别穿设该二散热鳍片组,以及皆用以固定于该电路板。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热管的数量为多个。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气流产生器,该气流产生器介于该二散热鳍片组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侧架,该侧架卡合于该二散热鳍片组并覆盖该气流产生器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在该电路板的正交投影至少部分位于该导热块在该电路板的正交投影的外围之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佑得吴帝汉
申请(专利权)人: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