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98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包括驱动器外壳,所述驱动器外壳上具有连接于驱动器且用于插接外接制动电阻的电阻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端子包括定子端和活动端,所述定子端直接电连于所述驱动器,所述活动端通过活动结构连接于所述驱动器以通过活动结构改变活动端与定子端之间的间隔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包括定子端和活动端的电阻端子,能够使电阻端子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制动电阻,具有实用性强,稳定性高,安装牢固等优点。

Adjustable external brake resis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
本技术属于伺服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
技术介绍
伺服驱动器2一般都需要外接的制动电阻,现有技术通常是事先在电路中安装外接的制动电阻然后使用伺服驱动器外壳1包装起来,当电阻损坏或需要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时用户需要拆开伺服驱动器外壳1,然后取焊原有制动电阻,并焊上新的电阻,为用户更换外接电阻带来诸多不便。也有些在驱动器外壳1上提供连接于驱动器2相应接口的电阻端子,当电阻损坏的时候,用户只需要拿取原有电阻并将新电阻插入就可以完成更换,但是现有技术的端子接口所适用的电阻规格单一,只适用于相同或近似大小的电阻,对于不适用的电阻,容易造成电阻两端导线过多外露,或者中部弯折,无法使电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导致安装强度降低,容易发生制动电阻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包括驱动器外壳,所述驱动器外壳上具有连接于驱动器且用于插接外接制动电阻的电阻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端子包括定子端和活动端,所述定子端直接电连于所述驱动器,所述活动端通过活动结构连接于所述驱动器以通过活动结构改变活动端与定子端之间的间隔长度。在上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中,所述的活动结构包括轴向滑轨,所述的活动端包括拨动部、限位部和贯穿所述拨动部和限位部的导线过孔,所述导线过孔内具有连接于所述驱动器的弹性导电片,所述拨动部位于驱动器外壳的外部,所述限位部卡设在所述轴向滑轨上以在所述轴向滑轨上轴向滑动。在上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中,所述拨动部外表面与定子端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在上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中,所述拨动部上开设有卡设槽,所述卡设槽的底面与定子端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上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中,所述拨动部呈圆台状结构,且所述拨动部靠近限位部一侧的表面积小于远离限位部一侧的表面积。在上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中,所述的活动端沿轴向滑轨延伸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挡板条,且所述轴向滑轨的长度等于或小于一条挡板条与活动端的长度和。在上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中,所述活动端与挡板条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在上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中,至少一条挡板条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挡条,所述金属挡条连接于所述弹性导电片和驱动器以将所述弹性导电片与驱动器相连。在上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中,所述金属挡条上开设有沿轴向滑轨轴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轴向槽,所述轴向槽垂直连接有导体柱,所述导体柱远离轴向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器。在上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中,所述驱动器外壳内壁位于轴向滑轨的一端具有限位槽,所述导体柱远离驱动器的一端插设入所述的限位槽内。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包括定子端和活动端的电阻端子,能够使电阻端子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制动电阻;2、实用性强、稳定性高、安装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活动结构与驱动器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图2中活动结构向下移动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弹性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拨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活动结构的主视图。附图标记,驱动器外壳1;限位槽11;驱动器2;定子端3;活动端4;拨动部41;卡设槽411;限位部42;导线过孔43;弹性导电片44;金属圈441;金属片442;活动结构5;轴向滑轨51;挡板条52;金属挡条53;轴向槽54;导体柱5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包括驱动器外壳1,驱动器外壳1上具有连接于驱动器2且用于插接外接制动电阻的电阻端子,电阻端子连接在驱动器2用于连接外接制动电阻的两个端口,例如B1端和B2端。特别地,电阻端子包括定子端3和活动端4,这里可以定子端3连接于B1端,活动端4连接于B2端,或者两者对调。定子端3与B1端之间直接通过连接导线相连,采用现有技术的一般连接方式,具体不在此进行赘述;活动端4通过活动结构5连接于B2端以通过活动结构5改变活动端4与定子端3之间的间隔长度从而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制动电阻。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活动结构5包括轴向滑轨51,活动端4包括拨动部41、限位部42和贯穿拨动部41和限位部42的导线过孔43,拨动部41位于驱动器外壳1的外部,限位部42卡设在轴向滑轨51上以在轴向滑轨51上轴向滑动,用户可以通过拨动拨动部41使活动端4在轴向滑轨51上轴向移动。至少保证轴向滑轨51与活动端4之间具有大于活动端4重量的摩擦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如何保证轴向滑轨51与活动端4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例如可以通过采用具有一定摩擦系数的材料制作滑轨与活动端4,例如表面粗糙的金属或塑料等。需要借助外力拨动才能够使活动端4在轴向滑轨51上移动,使活动端4在轴向滑轨51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导线过孔43用于插设制动电阻一端的导线,且导线过孔43内具有连接于驱动器2的弹性导电片44,该弹性导电片44呈如图4所示的结构,具体包括嵌设或覆设在在导线过孔43内壁的金属圈441,金属圈441上延伸有若干向内收缩的金属片442,且金属片442位于金属圈441靠近驱动器2的一侧,这样的结构在插入导线的时候比较轻松,拔出导线的时候因为遇到金属片的阻力,需要用较大的力,使安装在驱动器外壳1上的外接电阻具有较高的强度。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定子端3也应当具有相应的插接口,插接口内也可以有相应的弹性导电片44,制动电阻另一端的导线插接在该插接口处从而将制动电阻安装在活动端4和定子端3上。当制动电阻阻值较大,长度较长的时候,将活动端4沿轴向滑轨51向远离定子端3一端移动直至活动端4与定子端3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长于该制动电阻电阻的长度,从而使制动电阻两端的导线能够恰好在与制动电阻的连接处弯折,制动电阻两端的导线不会出现过多外露或中部弯折的情况,使制动电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拨动部41外表面与定子端3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此时制动电阻的两端贴合于波动部外表面和定子端3外表面。或者,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拨动部41呈圆台状结构,且拨动部41靠近限位部42一侧的表面积小于远离限位部42一侧的表面积。并且,拨动部41上开设有卡设槽411,卡设槽441的底面与定子端3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且优选卡设槽411的底面、定子端外表面均与驱动器外壳1外表面相齐平,这样制动电阻能够很好地贴合于驱动器外壳1上,提高安装强度。在投入使用时,先将制动电阻一端的导线插入活动端4的导线过孔43内并使其穿过位于导线过孔43内的弹性导电片44,随后将导线卡入卡设槽411,此时活动端4制动电阻安装完毕,燃烧将制动电阻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包括驱动器外壳(1),所述驱动器外壳(1)上具有连接于驱动器(2)且用于插接外接制动电阻的电阻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端子包括定子端(3)和活动端(4),所述定子端(3)直接电连于所述驱动器(2),所述活动端(4)通过活动结构(5)连接于所述驱动器(2)以通过活动结构(5)改变活动端(4)与定子端(3)之间的间隔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包括驱动器外壳(1),所述驱动器外壳(1)上具有连接于驱动器(2)且用于插接外接制动电阻的电阻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端子包括定子端(3)和活动端(4),所述定子端(3)直接电连于所述驱动器(2),所述活动端(4)通过活动结构(5)连接于所述驱动器(2)以通过活动结构(5)改变活动端(4)与定子端(3)之间的间隔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结构(5)包括轴向滑轨(51),所述的活动端(4)包括拨动部(41)、限位部(42)和贯穿所述拨动部(41)和限位部(42)的导线过孔(43),所述导线过孔(43)内具有连接于所述驱动器(2)的弹性导电片(44),所述拨动部(41)位于驱动器外壳(1)的外部,所述限位部(42)卡设在所述轴向滑轨(51)上以在所述轴向滑轨(51)上轴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部(41)外表面与定子端(3)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部(41)上开设有卡设槽,所述卡设槽的底面与定子端(3)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外接制动电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部(41)呈圆台状结构,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光丁阿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米格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