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86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包括裁线机、送线轮、送线管、切刀、扭线轮和扭线马达,所述裁线机分别与所述送线轮、所述切刀链接,所述扭线轮靠近所述切刀,所述扭线轮与所述扭线马达连接,所述裁线机包括机箱、送线电机、送线滚轮和切刀气缸,所述送线电机、所述切刀气缸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送线电机与所述送线滚轮连接,所述切刀气缸与所述切刀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实现了对双导线束两端切皮扭线,去皮长度可调,导线裁剪长度可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A kind of double line twisting wire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
技术介绍
裁线机是一种常用的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线束的裁剪去皮。常规的裁线机为单出线设备,依次只能出一根线,并且出现后不带扭线的动作,对在于导线束数较多的导线,裁先后导线的两端线束比较分散,不方便后期的导线两端的线束焊接等工序;并且,一次只能出一根导线,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该设备实现了对导线两端的去皮、剥线和扭线,便于导线的后续处理,且一次出两根导线,提高了导线的生产速率。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包括裁线机、送线轮、送线管、切刀、扭线轮和扭线马达,所述裁线机分别与所述送线轮、所述切刀链接,所述裁线机用于裁线和送线,所述扭线轮靠近所述切刀,所述扭线轮用于扭线,所述扭线轮与所述扭线马达连接,所述扭线马达用于带动所述扭线轮转动,所述裁线机包括机箱、送线电机、送线滚轮和切刀气缸,所述送线电机、所述切刀气缸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送线电机与所述送线滚轮连接,所述送线电机用于带动所述送线滚轮转动,所述送线滚轮用于带动导线运动,所述切刀气缸与所述切刀连接,所述切刀气缸用于带动切刀切割裁剪导线。优选地,所述送线轮包括滚轮组、导线架一、导线架二和固定架,所述导线架一和所述导线架二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两端,所述滚轮组位于所述导线架一和所述导线架二之间,且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滚轮组用捋直导线。优选地,所述导线架一和所述导线架二结构相同,包括两个导线孔。优选地,所述滚轮组包括五个滚轮,分为上下两组,上组滚轮与下组滚轮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线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地,所述切刀包括切刀一和切刀二,所述切刀一和所述切刀二结构相同,呈V型,所述切刀一和所述切刀二用于裁断导线和导线皮。优选地,所述送线滚轮外侧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用于增加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避免导线传送时损伤。优选地,所述扭线轮的旋转方向相同,便于扭线。该装置工作时,将导线一次穿过导线孔二、滚轮缝隙和导线孔一,进入送线滚轮之间,然后再进入送线管,以及切刀一和切刀二之间,最后进入扭线轮,送线电机工作,带动送线滚轮转动,送线滚轮带动导线向前运动,导线在经过导线孔二、滚轮和导线孔一之后被捋直,之后进入送线管,切刀气缸带动切刀一和切刀二运动,刀口闭合,将导线裁断。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产品要求的调节送线电机工作模式,以及切刀一和切刀二闭合度,达到指定的要求。例如,导线长度要求为30mm,两端导线去皮长度为3mm时:调节送线滚轮,导线向前运动3mm,此时切刀气缸工作,切刀一和切刀二部分闭合,将导线皮切断而不损伤导线,送线滚轮反向转动3mm,切刀一和切刀二挡住导线皮,将导线皮撸掉,切刀一和切刀二分开,送线滚轮再转动3mm,导线向前运动,撸掉后的导线束进入扭线轮,扭线马达工作,完成扭线工作,之后送线滚轮再转动27mm,切刀一和切刀二完全闭合,将导线切断,扭线轮带动导线反向运动3mm,切刀一和切刀二部分闭合,将导线皮切断,切刀一和切刀二挡住导线皮,扭线轮转动,带动导线运动,将另一端的导线皮撸掉,并被扭线轮扭线,完成导线两端的去皮、裁剪和扭线。综上所述,该技术的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对两股导线的裁线和扭线,提高了导线的加工速率;实现了对裁线后导线两端的扭线,便于后续工序的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裁线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切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送线滚轮的结构实体图。1、裁线机;3、送线轮;4、送线管;5、切刀;6、扭线轮;7、扭线马达;8、机箱;9、送线电机;10、送线滚轮;11、切刀气缸;13、滚轮组;14、导线架一;15、导线架二;16、固定架;17、切刀一;18、切刀二;19、导线孔;20、橡胶垫;191、导线孔一;192、导线孔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设计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包括裁线机1、送线轮3、送线管4、切刀5、扭线轮6和扭线马达7,所述裁线机1分别与所述送线轮3、所述切刀5链接,所述裁线机1用于裁线和送线,所述扭线轮6靠近所述切刀5,所述扭线轮6用于扭线,所述扭线轮6与所述扭线马达7连接,所述扭线马达7用于带动所述扭线轮6转动,所述裁线机1包括机箱8、送线电机9、送线滚轮10和切刀气缸11,所述送线电机9、所述切刀气缸11位于所述机箱8内,所述送线电机9与所述送线滚轮10连接,所述送线电机9用于带动所述送线滚轮10转动,所述送线滚轮10用于带动导线运动,所述切刀气缸11与所述切刀5连接,所述切刀气缸11用于带动切刀5切割裁剪导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线轮3包括滚轮组13、导线架一14、导线架二15和固定架16,所述导线架一14和所述导线架二15位于所述固定架16的两端,所述滚轮组13位于所述导线架一14和所述导线架二15之间,且与所述固定架16连接,所述滚轮组13用捋直导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架一14和所述导线架二15结构相同,包括两个导线孔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13包括五个滚轮,分为上下两组,上组滚轮与下组滚轮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线孔19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刀5包括切刀一17和切刀二18,所述切刀一17和所述切刀二18结构相同,呈V型,所述切刀一17和所述切刀二18用于裁断导线和导线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线滚轮10外侧设有橡胶垫20,所述橡胶垫20用于增加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避免导线传送时损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线轮6的旋转方向相同,便于扭线。该装置工作时,将导线一次穿过导线孔二192、滚轮缝隙和导线孔一191,进入送线滚轮10之间,然后再进入送线管4,以及切刀一17和切刀二18之间,最后进入扭线轮6,送线电机9工作,带动送线滚轮10转动,送线滚轮10带动导线向前运动,导线在经过导线孔二192、滚轮和导线孔一191之后被捋直,之后进入送线管4,切刀气缸11带动切刀一17和切刀二18运动,刀口闭合,将导线裁断。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产品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裁线机、送线轮、送线管、切刀、扭线轮和扭线马达,所述裁线机分别与所述送线轮、所述切刀链接,所述扭线轮靠近所述切刀,所述扭线轮与所述扭线马达连接,所述裁线机包括机箱、送线电机、送线滚轮和切刀气缸,所述送线电机、所述切刀气缸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送线电机与所述送线滚轮连接,所述切刀气缸与所述切刀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裁线机、送线轮、送线管、切刀、扭线轮和扭线马达,所述裁线机分别与所述送线轮、所述切刀链接,所述扭线轮靠近所述切刀,所述扭线轮与所述扭线马达连接,所述裁线机包括机箱、送线电机、送线滚轮和切刀气缸,所述送线电机、所述切刀气缸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送线电机与所述送线滚轮连接,所述切刀气缸与所述切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线扭线裁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轮包括滚轮组、导线架一、导线架二和固定架,所述导线架一和所述导线架二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两端,所述滚轮组位于所述导线架一和所述导线架二之间,且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立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昕铭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