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常压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6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常压锅炉,该锅炉包括一套燃烧设备及其上方所设的锅壳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壳部分按照“N”型烟气走向依次由高温水箱、温水箱和蓄热水箱组成,补水进口设在蓄热水箱顶部靠近烟气出口处,整个锅炉的水流同烟气走向逆向、并以“W”型走向依次沿蓄热水箱、蓄热水箱与温水箱之间的对流管、温水箱、温水箱与高温水箱之间的对流管、高温水箱,并最终从高温水箱上部所设的热水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独特的烟气与水流逆向、“W”补水方式等可真正实现在节煤的同时,提高热效率,在燃烧烟煤的同时,实现了烟煤散烧无烟化,且分体运输、安装,检修、操作简单,安装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民用锅炉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常压锅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立式常压锅炉通常都是由下部燃烧设备和上部锅筒组成,这种类型锅炉的主要技术特点有两点1.烟气走向基本呈直线形当燃煤进入炉膛燃烧时,火焰垂直向上燃烧,直接冲刷受热管;2.锅炉补水及回水方式为从锅炉底部即炉膛处补进,直接经火区加热后从锅炉高位出口送出,流程方式为直线方式,又称顺流布置,即同烟气走向一致(如图1所示)。上述结构的立式常压热水锅炉普遍存在如下技术缺陷1.炉膛燃烧不充分,炉体内烟气流程路线短,造成能源浪费,环保性能差;2.锅炉加热后产生的蒸汽通过卸压管直接排出炉外,不能充分利用余热;3.采用冷水、回水低进,热水高出的方式,造成炉膛内温度过低,使锅炉内加热时间过长,浪费能源;4.锅炉采用整体安装,造成维修、安装不便,费用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且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的组合式常压锅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常压锅炉,包括一套燃烧设备及其上方所设的锅壳部分,其特征是所述锅壳部分按照“N”型烟气走向依次由高温水箱、温水箱和蓄热水箱组成,补水进口设在蓄热水箱顶部靠近烟气出口处,整个锅炉的水流同烟气走向逆向、并以“W”型走向依次沿蓄热水箱、蓄热水箱与温水箱之间的对流管、温水箱、温水箱与高温水箱之间的对流管、高温水箱,并最终从高温水箱上部所设的热水出口流出;所述燃烧设备上方的炉膛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炉拱和双斜炉拱;所述锅炉底部还安装有高温供风系统,其供风管路通入到炉拱与双斜炉拱之间;所述高温水箱和温水箱上均设有换热水管;所述高温水箱和温水箱上均设有泄压管,该泄压管与蓄热水箱相通。本技术的组合式热水锅炉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本锅炉本体是由兼有泄压功能的蓄热锅筒、兼有除尘功能的温水锅筒及高温锅筒三部分组合而成,这种设计可实现分体运输、安装,其检修、操作简单,安装可靠; 2.本技术在采用明火正烧的同时,辅助于高温供风、多级助燃,实现了烟煤散烧无烟化,节能环保;3.本技术采用高温烟气与炉体内水流方向逆流布置,温压大,充分利用余热,可实现烟气的二次利用;4.本技术在高温锅筒的炉膛内设置双斜拱,使燃煤在炉膛内燃烧时,火焰不是直接冲刷换热水管而是先进入双斜拱后进行二次燃烧,以达到燃烧充分、干净的目的;5.本技术所产生的烟气在高温锅筒内进行完热交换后不直接排出,而通过烟道进入温水锅筒反向冲刷,最后进入蓄水锅筒后从烟囱口排出,使整个烟气走向呈“N”形状,从而延长了烟气流程,实现消烟降尘、节能效果;5.本技术锅炉的体内水循环方式采用高进高出,即进水装置安装在锅炉的排烟口,利用将要排出的高温烟气及蒸汽,将冷水在此进行一次加热,随后通过对流管进入温水锅筒,利用炉体内烟气对流热进行二次加热;最后进入高温锅筒,利用火焰的辐射热进行三次加热,整个过程为W逆流布置,这种独特的W型补水方式,可将炉体在运行过程中本要废掉的部分热能(烟气热能和蒸汽热能)二次回收利用,以达到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和节煤的作用,经测算,本技术的组合式常压锅炉,比传统常压锅炉热效率提高76.9%,省煤35%-50%。本技术的组合式常压锅炉,真正实现了在节煤的同时,提高热效率,解决了节约能源的问题;在燃烧烟煤的同时,实现了烟煤散烧无烟化,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立式常压热水锅炉的结构示意简图,其中A所示的虚线部分为烟气走向,B所示的虚线部分为水流走向;图2为本技术组合式常压锅炉的内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式常压锅炉的外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组合式常压锅炉的水流走向图;图5为本技术组合式常压锅炉的烟气走向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组合式常压锅炉,包括一套燃烧设备1及其上方所设的锅壳部分,所述锅壳部分按照“N”型烟气走向依次由高温水箱2、温水箱3和蓄热水箱4三部分组成,具体的来说就是燃烧设备1设在高温水箱2的下方,其上方的炉膛内(即高温水箱2的底部空间)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炉拱8和双斜炉拱9;温水箱3设在高温水箱2一侧,其通过烟道口14与高温水箱2相通,且烟道口14处设有可使烟气向温水箱3下方流动的挡烟除尘板15;蓄热水箱4则设在温水箱3上方,其顶部设有烟气出口10,上述设置可使烟气以“N”型流程从燃烧设备1,途经高温水箱2、温水箱3、蓄热水箱4,后从烟气出口10排出,从而增加烟气流程,提高热利用率。上述高温水箱2和温水箱3上还设有换热水管12。本技术的炉内水循环采用高进高出方式,即将补水进口6设在蓄热水箱4顶部靠近烟气出口10处,热水出口7则设在高温水箱2上部,并用对流管5-1和对流管5-2将蓄热水箱4与温水箱3、温水箱3与高温水箱2的水循环系统连通,当冷水从补水进口10进入蓄热水箱4后,即将排出炉体的烟气将其加热至一定温度,待水蓄满蓄热水箱4后,温水沿对流管5-1流入到温水箱3,再次被加热,随后又沿对流管5-2流入高温水箱2,最终以高温热水的形式从热水出口7排出。整个炉内水流以“W”走向流动,且同烟气走向逆向。本技术还在锅炉底部设置高温供风系统11,且将高温供风系统11的供风管路通入到炉拱8和双斜炉拱9的炉膛空间,以起到助燃、助烧功能,节能环保;同时还在高温水箱2和温水箱3上分别设置泄压管13,泄压管13与蓄热水箱4相通,既可实现泄压功能,又可节约热能。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常压锅炉,包括一套燃烧设备(1)及其上方所设的锅壳部分,其特征是所述锅壳部分按照“N”型烟气走向依次由高温水箱(2)、温水箱(3)和蓄热水箱(4)组成,补水进口(6)设在蓄热水箱(4)顶部靠近烟气出口(10)处,整个锅炉的水流同烟气走向逆向、并以“W”型走向依次沿蓄热水箱(4)、蓄热水箱(4)与温水箱(3)之间的对流管(5-1)、温水箱(3)、温水箱(3)与高温水箱(2)之间的对流管(5-2)、高温水箱(2),并最终从高温水箱(2)上部所设的热水出口(7)流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常压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设备(1)上方的炉膛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炉拱(8)和双斜炉拱(9)。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常压锅炉,其特征是所述锅炉底部还安装有高温供风系统(11),其供风管路通入到炉拱(8)与双斜炉拱(9)之间。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常压锅炉,其特征是所述高温水箱(2)和温水箱(3)上均设有换热水管(12)。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常压锅炉,其特征是所述高温水箱(2)和温水箱(3)上均设有泄压管(13),该泄压管(13)与蓄热水箱(4)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常压锅炉,该锅炉包括一套燃烧设备及其上方所设的锅壳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壳部分按照“N”型烟气走向依次由高温水箱、温水箱和蓄热水箱组成,补水进口设在蓄热水箱顶部靠近烟气出口处,整个锅炉的水流同烟气走向逆向、并以“W”型走向依次沿蓄热水箱、蓄热水箱与温水箱之间的对流管、温水箱、温水箱与高温水箱之间的对流管、高温水箱,并最终从高温水箱上部所设的热水出口流出。本技术独特的烟气与水流逆向、“W”补水方式等可真正实现在节煤的同时,提高热效率,在燃烧烟煤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常压锅炉,包括一套燃烧设备(1)及其上方所设的锅壳部分,其特征是:所述锅壳部分按照“N”型烟气走向依次由高温水箱(2)、温水箱(3)和蓄热水箱(4)组成,补水进口(6)设在蓄热水箱(4)顶部靠近烟气出口(10)处,整个锅炉的水流同烟气走向逆向、并以“W”型走向依次沿蓄热水箱(4)、蓄热水箱(4)与温水箱(3)之间的对流管(5-1)、温水箱(3)、温水箱(3)与高温水箱(2)之间的对流管(5-2)、高温水箱(2),并最终从高温水箱(2)上部所设的热水出口(7)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计宏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全新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