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供电电路、线控设备和空调器,其中,供电电路包括:通讯组件,连接于供电线的输入端,通讯组件适于响应供电线传输的通讯信号,以实现通讯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有源电感电路,连接于通讯组件和输入端,有源电感电路适于滤除通讯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电电路利用有源电感电路来替代传统的磁芯加绕组的大体积电感,能够有效滤除供电线传输的高频通讯信号,一方面,保证供电稳定性,另一方面,缩小供电电路的体积,减小电路占用空间,有利于设备小型化,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Power supply circuit, line control equipment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电路、线控设备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电电路、一种线控设备和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有线温控器目前有一控一、一控多、二控多、多控多等方式,但是都需要通过通讯线和被控设备(如室内机)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互,除了两根通讯线,温控器本身也需要供电,所以还需要两根电源线,那么需要四根线来安装温控器,很容易接错,从而导致损坏或者通讯不佳,对安装和售后人员要求很高。相关技术中,通过Homebus(家庭总线)进行通讯,通讯线既通讯又供电,由于两根线上既有电源供电又有通讯信号,要获取稳定的电源为后级负载供电,就要将通讯信号滤除,通常在电路中设置一个电感,电感的电感量需要和通讯速率相匹配,通讯速率低电感量就相对大,从而达到最佳的阻断通讯信号的作用,但磁芯加绕组电感的电感量越大,体积越大,不利于温控器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供电电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线控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供电电路,包括:通讯组件,连接于供电线的输入端,通讯组件适于响应供电线传输的通讯信号,以实现通讯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有源电感电路,连接于通讯组件和输入端,有源电感电路适于滤除通讯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电电路,通过两根供电线同时传输供电信号和通讯信号,代替之前供电线+通讯线的方式,减少了线束,降低了配线失败率,具体地,通讯信号通过正负两路供电线的通讯输入端输入到通讯组件中,以完成与通讯节点的信息交互,保证了通讯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供电线分别输入到两个有源电感电路,形成差分输入,其中,有源电感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有源器件(例如晶体管),经过有源电感电路之后,高频通讯信号被有效滤除,得到稳定供电信号,以实现负载的供电,从而利用体积较小的有源电感电路来替代传统的磁芯加绕组的大体积电感,即通过一个有源电感电路来实现电感的功能,极大的缩小供电电路的体积,使供电电路能够在更小空间的设备上应用,扩展了适用范围。同时有源电感电路能够与其他电路集成到一个IC(微电子器件)芯片中,进一步减小电路占用空间,实现设备小型化,并且集成的有源电感电路相比于磁芯加绕组的电感价格低廉,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供电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整流器,整流器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整流器适于将供电线输入的交流信号转换为脉冲直流信号。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整流器实现供电电路的无极性接线,同时整流器包括多个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将供电线输入的交流信号转换为负载所需的脉冲直流信号,以实现供电电路的供电功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电容组件,连接于有源电感电路,电容组件适于调节有源电感电路的电感量。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通讯速率与电感量呈负相关关系,也即通讯速率越低所需电感量越大,为此通过第一电容组件来调节有源电感电路的等效电感量,从而使有源电感电路能够与通讯速率相匹配,进而提升通讯信号的阻断效果,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有源电感电路包括第一有源电感电路和第二有源电感电路;整流器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组件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第一公共端连接于第一有源电感电路,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第二公共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于第一有源电感电路,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第一公共端连接于第二有源电感电路,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第二公共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于第二有源电感电路。在该技术方案中,正负两路供电线分别接入第一有源电感电路和第二有源电感电路,整流器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第一公共端连接于第一有源电感电路,第一电容接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第一公共端和第一有源电感电路之间,以调节第一有源电感电路的等效电感量;整流器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第一公共端连接于第二有源电感电路,第二电容接入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第一公共端和第二有源电感电路之间,以调节第二有源电感电路的等效电感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体积较小的有源电感电路来替代传统的磁芯加绕组的大体积电感,能够有效滤除供电线传输的高频通讯信号,一方面,保证对负载的供电稳定性,另一方面,缩小供电电路的体积,减小电路占用空间,有利于设备小型化,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满足用户多种需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通讯组件包括:通讯芯片,连接于输入端和整流器,通讯芯片适于响应通讯信号;第二电容组件,连接于通讯芯片,第二电容组件适于将通讯信号耦合至通讯芯片。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讯组件包括通讯芯片和第二电容组件,其中,通讯芯片的一端连接于供电线的通讯输入端,另一端连接于整流器,并将第二电容组件接入通讯芯片和输入端之间,以将通讯信号耦合至通讯芯片,从而实现通讯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具体地,有源电感电路可以是用分立器件在PCB(电路板)板搭的电路,也可以是集成到一个IC芯片中,还有可以是两个有源电路和通讯芯片集成到一个IC芯片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电容组件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的公共端连接于第三电容和供电线的第一输入端;第二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公共端连接于第四电容和供电线的第二输入端。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入正负两路供电线,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的公共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公共端,从而利用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将通讯信号耦合至通讯芯片,从而实现通讯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解电容,连接于有源电感电路,电解电容适于接收脉冲直流信号并转换为直流信号;电压转换电路,连接于电解电容的输出端,电压转换电路适于控制直流信号对负载供电。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电解电容将有源电感电路输出的脉冲直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从而对供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并利用电压转换电路将带输入至负载的直流信号进行电压转换,使得输出电压满足后级负载需要的电压。进一步地,电解电容的容值取值范围为10uF~2000uF;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直流斩波器和/或线性稳压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线控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供电电路,供电电路适于采用供电线传输通讯信号和供电信号,以与通讯节点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控设备,各个通讯节点设备和线控设备的供电和通讯采用同一线束实现,代替之前供电线+通讯线的方式,减少了线束,降低了配线失败率,并且供电线分别输入到两个有源电感电路,形成差分输入,经过有源电感电路之后,高频通讯信号被有效滤除,得到稳定供电信号,以实现后级负载的供电,从而利用体积较小的有源电感电路来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电路,适用于线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讯组件,连接于供电线的输入端,所述通讯组件适于响应所述供电线传输的通讯信号,以实现通讯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n有源电感电路,连接于所述通讯组件和所述输入端,所述有源电感电路适于滤除所述通讯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路,适用于线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讯组件,连接于供电线的输入端,所述通讯组件适于响应所述供电线传输的通讯信号,以实现通讯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
有源电感电路,连接于所述通讯组件和所述输入端,所述有源电感电路适于滤除所述通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整流器,所述整流器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所述整流器适于将所述供电线输入的交流信号转换为脉冲直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容组件,连接于所述有源电感电路,所述电容组件适于调节所述有源电感电路的电感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源电感电路包括第一有源电感电路和第二有源电感电路;
所述整流器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组件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公共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有源电感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有源电感电路,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公共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有源电感电路,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二有源电感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组件包括:
通讯芯片,连接于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利军,吴田,陈葆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