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无上轨电动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03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压铸机无上轨电动防护门,很好的提高了调取模具的方便以及安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多个左右排列布置的下托架,下托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置于导轨后侧的固定门,固定门的前侧安装有可沿固定门左右滑动的移动门,下托架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右侧设有带轮轴,驱动电机与带轮轴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移动门的前侧下部连接有同步带连接板,同步带连接板与驱动电机以及带轮轴位于同一高度,同步带连接板的前端设有同步带接头,同步带接头与同步带固定连接,进而形成驱动电机的转动可通过同步带经同步带连接板带动移动门的左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

Electric protective door without rail for die ca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铸机无上轨电动防护门
本技术涉及压铸机防护
,具体的是压铸机无上轨电动防护门。
技术介绍
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将熔化的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高速填充至模具型腔内,并使金属在此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一种方法。高压、高速是压铸法与其他铸造方法的根本区别,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当设备工作时,需要实现生产自动化和安全防护功能。因此需要配套自动化安全防护门装置。而在现有压铸机中,存在如下问题:压铸机手动门只能完全靠人工操作,生产成本高,且压铸机震动大而使门易脱开,无法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动作流程;此外一些压铸机的防护门为了移动的稳定,在防护门的上下部均需要设计轨道来实现对防护门的支撑,这样就导致在向设备机身内部调取模具时,需要考虑到防护门上轨的影响,会影响工作效率以及安全。因此设计一种无上轨方便模具的调取,同时运行稳定省力的防护门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压铸机无上轨电动防护门,很好的提高了调取模具的方便以及安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压铸机无上轨电动防护门,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多个左右排列布置的下托架,下托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置于导轨后侧的固定门,固定门的前侧安装有可沿固定门左右滑动的移动门,下托架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右侧设有带轮轴,驱动电机与带轮轴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移动门的前侧下部连接有同步带连接板,同步带连接板与驱动电机以及带轮轴位于同一高度,同步带连接板的前端设有同步带接头,同步带接头与同步带固定连接,进而形成驱动电机的转动可通过同步带经同步带连接板带动移动门的左右移动。本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很好的提高了调取模具的方便以及安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保持很高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护门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门上端上导轨以及导向轮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附图1至3可知,本技术包括多个左右排列布置的下托架1,下托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置于导轨后侧的固定门2,固定门2的前侧安装有可沿固定门2左右滑动的移动门3,下托架1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右侧设有带轮轴5,驱动电机4与带轮轴5之间通过同步带6连接,移动门3的前侧下部连接有同步带连接板7,同步带连接板7与驱动电机4以及带轮轴5位于同一高度,同步带连接板7的前端设有同步带接头8,同步带接头8与同步带6固定连接,进而形成驱动电机4的转动可通过同步带6经同步带连接板7带动移动门3的左右移动。为了更好的实现移动门3的左右移动,所述的下托架1的上方设有左右排列布置的上导轨支架9和下导轨支架10,上导轨支架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一上导轨11,下导轨支架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一下导轨12,移动门3的前侧下部固定有移动门支架13,同步带连接板7固定连接在移动门支架13上,移动门支架13的前侧安装有上下分布的两组滚轮14,上下两组滚轮14夹住第一上导轨11和第一下导轨12实现对移动门3的定位,滚轮14可沿第一上导轨11和第一下导轨12滑动进而带动移动门3的左右滑动。为了避免移动门3在左右移动过程中产生前后倾斜,所述的固定门2的顶部前方设有上支架15,上支架15上安装有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二导轨16,固定门2上固定安装有固定门支架,固定门支架的前端安装有两个导向轮17,两个导向轮17夹在第二导轨16的前后两侧,固定门2的前侧右端固定有导向支架,导向支架的前端安装有转轮,移动门3的后侧面与转轮贴合。为了保证结构的紧凑以及导轨的稳定,所述的上导轨支架9和下导轨支架10上下一一对应布置,上导轨支架9和下导轨支架10与下托架1支架上下错位布置。为了保证移动门3可以完全打开,所述的固定门支架与导向支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移动门3的宽度。为了更好的保证移动门3的稳定性,所述的每组滚轮14有两个,两个滚轮14左右间隔分布,且每组滚轮14左右之间的间隔为0.8-1.0m。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下托架1、上导轨支架9、下导轨支架10以及的前端分别与机身侧面接口连接,上支架15与机身的尾板连接,由于固定门2和移动门3均是安装在下托架1上,进而使整个防护门与机身形成一个整体结构,防护门连接在机身上,方便与机身整体吊装,同时安装简便,移动门3和固定门2直接架在托架上,安装时无需多余用螺钉和机身连接;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打开移动门3时,此时可以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转动可在带轮轴5的作用下带动同步带6的移动,由于移动门3的前侧下部连接有同步带连接板7,同步带连接板7的前端设有同步带接头8,同步带接头8与同步带6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的转动可通过同步带6经同步带连接板7带动移动门3的左右移动,移动门3的前侧设有移动门支架13,移动门支架13上设有滚轮14,滚轮14上下方向卡在第一上导轨11和第一下导轨12上,可以很好的起到对移动门3的预定位效果,由于第一上导轨11和第一下导轨12均位于移动门3的前侧,移动门3安装后有向后倾斜的趋势,因此在固定门2上设有固定门支架和导向支架,固定门支架上安装有导向轮17,导向支架上安装有置于移动门3后侧的转轮,可以很好的起到定位效果,避免移动门3的向后侧倾斜,同时通过上支架15上设置的第二导轨16,可以很好的对移动门3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定位,保证移动门3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计了固定门2和移动门3以及各种稳定部件,使移动门3在移动过程中只需要依附固定门2进行左右移动,此外由于第一上导轨11很第一下导轨12均位于移动门3的下部,通过与固定门2以及导向支架的配合可以很好的保证移动门3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传统防护门需要在移动门3的顶端设计上轨道,进而在向机身内调取模具时,不会受到上轨的影响,不需要进行换绳吊装操作,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通过设计了位于移动门3下部的第一上导轨11和第一下导轨12,同时通过固定门2以及下托架1的支撑作用,可以很好的实现移动门3在打开以及关闭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在移动门3的顶端没有设计上轨,可以很方便在机身内模具的调取,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同时防护门整体与设备机身连接为一体,方便整体的运输安装;此外通过电机4驱动的方式进行移动门3的打开与关闭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很好的提高了调取模具的方便以及安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保持很高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压铸机无上轨电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左右排列布置的下托架(1),下托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置于导轨后侧的固定门(2),固定门(2)的前侧安装有可沿固定门(2)左右滑动的移动门(3),下托架(1)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右侧设有带轮轴(5),驱动电机(4)与带轮轴(5)之间通过同步带(6)连接,移动门(3)的前侧下部连接有同步带连接板(7),同步带连接板(7)与驱动电机(4)以及带轮轴(5)位于同一高度,同步带连接板(7)的前端设有同步带接头(8),同步带接头(8)与同步带(6)固定连接,进而形成驱动电机(4)的转动可通过同步带(6)经同步带连接板(7)带动移动门(3)的左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压铸机无上轨电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左右排列布置的下托架(1),下托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置于导轨后侧的固定门(2),固定门(2)的前侧安装有可沿固定门(2)左右滑动的移动门(3),下托架(1)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右侧设有带轮轴(5),驱动电机(4)与带轮轴(5)之间通过同步带(6)连接,移动门(3)的前侧下部连接有同步带连接板(7),同步带连接板(7)与驱动电机(4)以及带轮轴(5)位于同一高度,同步带连接板(7)的前端设有同步带接头(8),同步带接头(8)与同步带(6)固定连接,进而形成驱动电机(4)的转动可通过同步带(6)经同步带连接板(7)带动移动门(3)的左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无上轨电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托架(1)的上方设有左右排列布置的上导轨支架(9)和下导轨支架(10),上导轨支架(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一上导轨(11),下导轨支架(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左右方向放置的第一下导轨(12),移动门(3)的前侧下部固定有移动门支架(13),同步带连接板(7)固定连接在移动门支架(13)上,移动门支架(13)的前侧安装有上下分布的两组滚轮(14),上下两组滚轮(14)夹住第一上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贝杜姚狄黄新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天金属成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