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94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包括上模压料板和上垫片,所述上模压料板的下方安装有下模整形块,且上模压料板的末端连接有上模镶块,所述下模整形块的顶端连接有下模镶块,所述上模镶块的顶端开设有上模铣槽,所述上垫片安装在上模铣槽的内部末端,所述下模镶块的顶端开设有下模铣槽,且下模铣槽的内壁边缘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内壁粘接有下镶件,所述下模铣槽的内部末端安装有下垫片。该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通过下镶件的设置,能够将下镶件顺利嵌入上镶件的内部,不仅能够减轻钳工调试工作量和难度,节省调试资源和时间,并且垫片可针对基准面对应镶件进行增减垫片来适当调整。

An adjustable support block is added at the reference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
本技术涉及冲压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
技术介绍
在冲压行业中,由于零件基准面超差,偶尔会遇到冲压零件上检具状态与三坐标测量状态不一致,越调越差,而零件基准面镶块为一体的、面积较大,故此需要钳工对上模和下模之间进行调试。但是增加钳工调试不仅工作难度,易导致模具反复调试且无有效手段,严重者越调越差,最终由于无法装车,导致模具报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包括上模压料板和上垫片,所述上模压料板的下方安装有下模整形块,且上模压料板的末端连接有上模镶块,所述下模整形块的顶端连接有下模镶块,所述上模镶块的顶端开设有上模铣槽,且上模铣槽的内壁边缘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内壁粘接有上镶件,所述上垫片安装在上模铣槽的内部末端,所述下模镶块的顶端开设有下模铣槽,且下模铣槽的内壁边缘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内壁粘接有下镶件,所述下模铣槽的内部末端安装有下垫片。优选的,所述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均设置有五组,且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之间呈一一对应布置。优选的,所述上镶件通过第一滑块与上模铣槽滑动连接,且上模铣槽的顶端与上模镶块以及第一滑槽的顶端齐平。优选的,所述上垫片的顶端与上镶件的末端紧密贴合,且上垫片的长度与上模铣槽的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第二滑块和下镶件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二滑槽的长度与下模铣槽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下镶件的宽度小于上镶件的长度,且上镶件的内部为中空状布置。优选的,所述下垫片的形状和尺寸与上垫片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吻合,且下垫片的顶端与下镶件的末端相互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通过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的设置,在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治安相互拆分的作用下,便于使用者对上模压料板和下模整形块之间的拆装,亦可便于使用者对上模压料板和下模整形块之间间距的调控,上并且在外界推力的作用下,上镶件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部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对上镶件的活动具有导向的作用。2.该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通过上垫片与上镶件的设置,上垫片对上镶件具有限位的作用,并且对上镶件滑动至末端的过程中具有保护的作用,并且在外界推力的作用下,下镶件可通过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部上下滑动,对下镶件的移动具有限位导向的作用。3.该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通过下镶件的设置,能够将下镶件顺利嵌入上镶件的内部,亦能够将上模压料板和下模整形块之间进行连接,减轻钳工调试工作量和难度,节省调试资源和时间,并且下垫片对下镶件的顶端具有保护的作用,并且不仅便于使用者对垫片的更换,可针对基准面对应镶件进行增减垫片来适当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拆分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模压料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模镶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之间拆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压料板;2、下模整形块;3、上模镶块;4、下模镶块;5、上模铣槽;6、第一滑槽;7、第一滑块;8、上镶件;9、上垫片;10、下模铣槽;11、第二滑槽;12、第二滑块;13、下镶件;14、下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包括上模压料板1、下模整形块2、上模镶块3、下模镶块4、上模铣槽5、第一滑槽6、第一滑块7、上镶件8、上垫片9、下模铣槽10、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下镶件13、下垫片14,上模压料板1的下方安装有下模整形块2,且上模压料板1的末端连接有上模镶块3,下模整形块2的顶端连接有下模镶块4,上模镶块3的顶端开设有上模铣槽5,且上模铣槽5的内壁边缘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槽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7,且第一滑块7的内壁粘接有上镶件8,上垫片9安装在上模铣槽5的内部末端,下模镶块4的顶端开设有下模铣槽10,且下模铣槽10的内壁边缘开设有第二滑槽11,第二滑槽1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块12,且第二滑块12的内壁粘接有下镶件13,下模铣槽10的内部末端安装有下垫片14。上模镶块3和下模镶块4均设置有五组,且上模镶块3和下模镶块4之间呈一一对应布置,在上模镶块3和下模镶块4治安相互拆分的作用下,便于使用者对上模压料板1和下模整形块2之间的拆装,亦可便于使用者对上模压料板1和下模整形块2之间间距的调控,上镶件8通过第一滑块7与上模铣槽5滑动连接,且上模铣槽5的顶端与上模镶块3以及第一滑槽6的顶端齐平,在外界推力的作用下,上镶件8通过第一滑块7在第一滑槽6的内部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对上镶件8的活动具有导向的作用,上垫片9的顶端与上镶件8的末端紧密贴合,且上垫片9的长度与上模铣槽5的宽度相同,上垫片9对上镶件8具有限位的作用,并且对上镶件8滑动至末端的过程中具有保护的作用,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和下镶件13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二滑槽11的长度与下模铣槽10的长度相同,在外界推力的作用下,下镶件13可通过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槽11的内部上下滑动,对下镶件13的移动具有限位导向的作用,下镶件13的宽度小于上镶件8的长度,且上镶件8的内部为中空状布置,能够将下镶件13顺利嵌入上镶件8的内部,能够将上模压料板1和下模整形块2之间进行连接,减轻钳工调试工作量和难度,节省调试资源和时间,下垫片14的形状和尺寸与上垫片9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吻合,且下垫片14的顶端与下镶件13的末端相互贴合,下垫片14对下镶件13的顶端具有保护的作用,并且不仅便于使用者对垫片的更换,可针对基准面对应镶件进行增减垫片来适当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在使用时,首先将上垫片9嵌入上模镶块3的内部末端,再将上镶件8的末端嵌入上模铣槽5的内部,此时上镶件8外壁的第一滑块7与第一滑槽6相互贴合,再将上镶件8缓慢往上模镶块3的内部推动,此时上镶件8通过第一滑块7在第一滑槽6的内部缓慢往下活动,至上镶件8的末端与上垫片9的顶端紧密贴合,然后将下垫片14嵌入下模镶块4的内部末端,再将下镶件13的末端嵌入下模铣槽10的内部,此时下镶件13外壁的第二滑块12与第二滑槽11相互贴合,其次将下镶件13缓慢往下模铣槽10的内部推动,此时下镶件13通过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槽11的内部缓慢往下活动,至下镶件13的末端与下垫片14的顶端紧密贴合,最后将上模压料板1末端的上模镶块3与下模整形块2顶端的下模镶块4相互对准,再将下镶件13的末端嵌入上镶件8的内部,可将上模压料板1和下模整形块2之间进行连接,整体方式不仅减轻钳工调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包括上模压料板(1)和上垫片(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料板(1)的下方安装有下模整形块(2),且上模压料板(1)的末端连接有上模镶块(3),所述下模整形块(2)的顶端连接有下模镶块(4),所述上模镶块(3)的顶端开设有上模铣槽(5),且上模铣槽(5)的内壁边缘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7),且第一滑块(7)的内壁粘接有上镶件(8),所述上垫片(9)安装在上模铣槽(5)的内部末端,所述下模镶块(4)的顶端开设有下模铣槽(10),且下模铣槽(10)的内壁边缘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块(12),且第二滑块(12)的内壁粘接有下镶件(13),所述下模铣槽(10)的内部末端安装有下垫片(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包括上模压料板(1)和上垫片(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料板(1)的下方安装有下模整形块(2),且上模压料板(1)的末端连接有上模镶块(3),所述下模整形块(2)的顶端连接有下模镶块(4),所述上模镶块(3)的顶端开设有上模铣槽(5),且上模铣槽(5)的内壁边缘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7),且第一滑块(7)的内壁粘接有上镶件(8),所述上垫片(9)安装在上模铣槽(5)的内部末端,所述下模镶块(4)的顶端开设有下模铣槽(10),且下模铣槽(10)的内壁边缘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块(12),且第二滑块(12)的内壁粘接有下镶件(13),所述下模铣槽(10)的内部末端安装有下垫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准处加装可调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镶块(3)和下模镶块(4)均设置有五组,且上模镶块(3)和下模镶块(4)之间呈一一对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