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769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包括外壳和夹持部,所述外壳的纵向截面为L型,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凹腔,所述外壳的主体设有第二凹腔,所述夹持部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第二凹腔的深度H

A calibration device for deflection sensor of drop weight deflect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
本技术涉及校准
,尤其涉及一种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落锤式弯沉仪的检定/校准过程需要将弯沉传感器从落锤式弯沉仪上拆卸后进行校准工作,由于厂家生产的落锤设备安装方式和接线方式主要根据设备本身的特点设计、研发,出厂前安装基本都是在生产车间且多人配合完成,在校准现场由于缺少相应安装、拆卸工具以及试验场地,拆卸、安装工作十分困难且工作量大,传感器反复拆卸不仅会影响传感器自身的精度,且校准工作量极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在实际校准过程中外界不利条件的引入的导致的校准误差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具体地,本技术提供能够实现了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原位校准,确保校准数据的有效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的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包括外壳和夹持部,所述外壳的纵向截面为L型,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凹腔,所述外壳的主体设有第二凹腔,所述夹持部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第二凹腔的深度H1与所述外壳的主体的厚度H2比为0.4~0.6:1。其中,所述第一凹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端的孔径,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径,所述夹持部嵌设在所述第一腔体内。<br>其中,所述第二凹腔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为矩形结构,所述腔体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沉孔。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夹紧套,所述夹紧套设有空腔和开口所述开口纵向贯穿所述夹紧套且与所述空腔连通。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夹紧套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空腔为圆柱形结构。其中,嵌设在所述第一凹腔的所述夹持部的第一端面低于所述第一凹腔的上端面。本技术提供的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采用标准传感器与待测传感器同轴安装的方式,节省了将待测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进行拆卸的工作量,一方面,杜绝了因弯沉传感器反复拆卸而影响弯沉传感器自身的精度的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实现了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原位校准,原位在线手段保证仪器在实际工作状态下计量,确保校准数据的有效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可提高3-5小时。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技术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附图说明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夹持部未嵌入外壳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夹持部未嵌入外壳前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综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包括外壳1和夹持部2,外壳的纵向截面为L型,外壳1的一端设有第一凹腔11,外壳的主体设有第二凹腔12,夹持部2可拆卸地嵌设在第一凹腔11内,第二凹腔12的深度H1与外壳1的主体的厚度H2比为0.4~0.6:1。该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可以实现弯沉传感器不拆除直接校准,在使用时之前只需将标准传感器装入外壳的第二凹腔内,在校准时,将该校准装置的夹持部安装到落锤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导杆上,然后将夹持部嵌入到外壳中即可开始校准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弯沉传感器是用于检测弯沉的传感器,该弯沉传感器是指任意一个与荷载板中心处设置的传感器呈线性分布的传感器,标准传感器可选用精度等级为一级的传感器。图3示出了图2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即示出了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处的孔径尺寸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第一凹腔11包括包括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腔体111的第一端的孔径R1大于第一腔体111的第二端的孔径R2,即第一凹腔可以为圆锥形状,第一腔体111的第二端的孔径R2大于第二腔体112的孔径R3,夹持部2嵌设在第一腔体111内。具体地,夹持部2包括夹紧套21,夹紧套21设有空腔211和开口212开口212纵向贯穿夹紧套21且与空腔211连通。夹持部2包括夹紧套21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空腔211为圆柱形结构。导杆插入夹紧套的中空腔211后,将夹紧套21在嵌入到外壳1的第一腔体111内后,夹紧套21由于受到导杆垂直向下的摩擦力迫使夹紧套21向下运动,夹紧套21越向下导杆受到的挤压力越大,最终使夹紧套21与导杆紧紧连接到一起,夹紧套21与外壳安装在一起,为了防止夹紧套21过度下降而损坏导杆,使得第一腔体111的第二端的孔径R2大于第二腔体112的孔径R3,第二腔体从而起到对夹紧套21限位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腔体112的孔径R3大于弯沉传感器的导杆的直径。如图1中所示,嵌设在第一凹腔11的夹持部2的第一端面低于第一凹腔11的上端面。该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的第二凹腔12包括腔体121,腔体121为矩形结构,腔体121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22,腔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沉孔123,第二凹腔12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安装标准传感器。在第二凹腔的上端面还可以安装有第二凹腔的盖板,防止标准传感器受损及与外壳脱落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采用标准传感器与待测传感器同轴安装的方式,节省了将待测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进行拆卸的工作量,一方面,杜绝了因弯沉传感器反复拆卸而影响弯沉传感器自身的精度的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实现了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原位校准,原位在线手段保证仪器在实际工作状态下计量,确保校准数据的有效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可提高3-5小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夹持部(2),/n所述外壳的纵向截面为L型,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有第一凹腔(11),所述外壳的主体设有第二凹腔(12),所述夹持部(2)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第一凹腔(11)内,所述第二凹腔(12)的深度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夹持部(2),
所述外壳的纵向截面为L型,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有第一凹腔(11),所述外壳的主体设有第二凹腔(12),所述夹持部(2)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第一凹腔(11)内,所述第二凹腔(12)的深度H1与所述外壳(1)的主体的厚度H2比为0.4~0.6: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11)包括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所述第一腔体(111)的第一端的孔径(R1)大于所述第一腔体(111)的第二端的孔径(R2),所述第一腔体(111)的第二端的孔径(R2)大于所述第二腔体(112)的孔径(R3),所述夹持部(2)嵌设在所述第一腔体(11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锤式弯沉仪的弯沉传感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光武郭鸿博刘璐张冰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