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电缆测温仪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60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缆测温仪表,属于电缆测温领域。包括主机和分机两部分,主机包括主机单片机U1,主机单片机U1通过RXD引脚和TXD引脚连接通讯模块,主机单片机U1通过电源引脚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插线板J2的电源输出引脚,主机单片机U1连接存储模块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主机单片机U1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线连接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分机包括分机单片机U4,分机单片机U4通过TX引脚和RX引脚连接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光二极管模块通过PI和PO引脚连接无极性电源和信号两总线模块,分机单片机U4通过电源引脚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机单片机U4通过ADC引脚连接分压和采样模块的输出端。

A distributed cable therm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电缆测温仪表
本技术涉及电缆的温度测量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分布式电缆测温仪表。
技术介绍
电缆的电力传输是确保国民经济生活的命脉,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缆会出现老化、发生故障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缆的实际负荷能力主要通过电缆的温度反映,只要电缆的温度在一定范围以内,电缆的负荷就在安全负荷范围以内。因此,解决载流量检测有效办法是在线实时监测电缆的温度,这对提高电缆运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次数、降低故障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电缆温度实时监测的分布式电缆测温仪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布式电缆测温仪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分机两部分,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单片机U1,所述主机单片机U1通过RXD引脚和TXD引脚连接通讯模块,所述主机单片机U1通过电源引脚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插线板J2的电源输出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连接存储模块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所述主机单片机U1通过IO引脚连接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分机包括分机单片机U4,所述分机单片机U4通过TX引脚和RX引脚连接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通过PI引脚和PO引脚连接无极性电源和信号两总线模块,所述分机单片机U4通过电源引脚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分机单片机U4通过ADC转换引脚连接分压和采样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和分机通过无极性电源和信号两总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的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5连接无源晶振Y1的一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5连接电容C8的一端,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无源晶振Y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6,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6连接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7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7连接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2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3,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2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3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5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收发器U3的引脚和DE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6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收发器U3的DI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7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收发器U3的RO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8连接电容C2的一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8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9,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9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20、引脚21、引脚22和引脚23分别连接所述按键模块的电阻R9、电阻R8、电阻R7和电阻R6的连接按键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29连接存储电路的存储芯片U2的SCL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0连接所述存储电路的存储芯片U2的SDA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1连接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2,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1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2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4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5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6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7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8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9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电阻R4,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46连接插线排J1,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47连接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48,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47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48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49连接所述插线排J1,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58连接插线排J2,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59连接所述插线排J2,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60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63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64,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63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64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其他引脚悬空。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的通讯模块包括收发器U3,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1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7,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2和引脚3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5,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4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6,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5连接第2路电路、第3路电路和第4路电路的一端,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5接地,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6连接第1路电路的一端,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6连接所述第2路电路、第3路电路和第4路电路的另一端,所述第1路电路依次连接电阻R1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2路电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D1,所述第3路电路依次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D3和瞬态抑制二极管D2,所述第4路电路依次连接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D3和电阻R14,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7连接所述第3路电路与所述第4路电路相交的结点,所述收发器U1的引脚6连接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发器U1的引脚7,所述收发器U1的引脚6和引脚7连接插线排J2,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8连接电容C14的一端,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收发器U3的引脚8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分机的无极性电源和信号两总线模块包括插线排J1,所述插线排J1的第2插孔连接保险丝F1的一端,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连接第1路电路、第2路电路和第3路电路的一端,所述第1路电路连接半导体放电管TVS1,所述第2路电路依次连接电容C2和电容C4,所述电容C2与所述电容C4连接的结点接地,所述第3路电路依次连接整流桥中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的结点和整流桥中二极管D5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的结点,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的结点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的结点依次连接第4路电路、第5路电路和第6路电路,所述第1路电路、第2路电路和第3路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插线排J1的第1插孔,所述第4路电路依次连接电阻R1、电阻R3和地,所述电阻R1和电阻R3连接的结点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收发器U3的PI引脚,所述第5路电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级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收发器U3的PO引脚,所述第5路电路依次连接二极管D1、电源VIN、有极性电容C1和地。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采用无极性两总线承担通讯和供电,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电缆测温仪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分机两部分,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单片机U1,所述主机单片机U1通过RXD引脚和TXD引脚连接通讯模块,所述主机单片机U1通过电源引脚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插线板J2的电源输出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连接存储模块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所述主机单片机U1通过IO引脚连接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分机包括分机单片机U4,所述分机单片机U4通过TX引脚和RX引脚连接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通过PI引脚和PO引脚连接无极性电源和信号两总线模块,所述分机单片机U4通过电源引脚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分机单片机U4通过ADC转换引脚连接分压和采样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和分机通过无极性电源和信号两总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电缆测温仪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分机两部分,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单片机U1,所述主机单片机U1通过RXD引脚和TXD引脚连接通讯模块,所述主机单片机U1通过电源引脚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插线板J2的电源输出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连接存储模块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所述主机单片机U1通过IO引脚连接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分机包括分机单片机U4,所述分机单片机U4通过TX引脚和RX引脚连接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通过PI引脚和PO引脚连接无极性电源和信号两总线模块,所述分机单片机U4通过电源引脚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分机单片机U4通过ADC转换引脚连接分压和采样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和分机通过无极性电源和信号两总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电缆测温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5连接无源晶振Y1的一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5连接电容C8的一端,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无源晶振Y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6,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6连接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7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7连接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2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3,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2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3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5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收发器U3的引脚和DE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6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收发器U3的DI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7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收发器U3的RO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8连接电容C2的一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8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9,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19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20、引脚21、引脚22和引脚23分别连接所述按键模块的电阻R9、电阻R8、电阻R7和电阻R6的连接按键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29连接存储电路的存储芯片U2的SCL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0连接所述存储电路的存储芯片U2的SDA引脚,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1连接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2,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1接地,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2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4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5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6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7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8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LCD插线排,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39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电阻R4,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46连接插线排J1,所述主机单片机U1的引脚47连接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郭常慧文鹏王静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与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