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39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产提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的顶面上焊接有积液槽,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反应装置均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占地面积较小,便于进行大面积的市场推广,并且在反应壳内进行磺化反应的过程中,可启动连动板上的第一电机,带动下方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相应的转动,同时启动气泵,令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反应壳内可进行一定的上下移动,使得反应壳内的固液混合物能够被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在恒控壳的内部加入冷水,在第二电机和转板上动杆的混拌下,使得冷水对反应壳内的放热反应进行较好的温控。

A production and purification device of single insectic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产提纯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
技术介绍
杀虫单易溶于水,易溶于工业乙醇;微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在强酸、强碱条件下能水解为沙蚕毒素,防治对象:可有效地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同时对稻叶蝉、虱、稻苞虫、果树蚜虫等均有较好防效,毒性:中等毒农药,小鼠急性经口LD50:83mg/kg(雄)、86mg/kg(雌),大鼠142mg/kg(雄),137mg/kg(雌),而杀虫单原药在生产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水法制取高纯度的药品,而在生产的流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器械占用大面积的场地进行药品制作,不便于对生产工艺进行大范围推广,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的磺化反应中,由于电机转速的限制性和空间的有限性,现有的搅拌操作并不能够较好的将反应容器内的固液态物质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该步反应为放热反应,搅拌速度的有限性会导致传热效果不好,令反应容器内部局部温度过高,没有较好的进行控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磺化反应的转化效率,副反应增多致使最终生产的杀虫单原药不纯,在水法制取过程中的其他操作上,均有一定的不足性,导致杀虫单原药的纯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利于推广和提高原药纯度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的顶面上焊接有积液槽,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穿接有连动板,所述连动板异于所述气泵的一侧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环块,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底面上熔接有反应壳,所述反应壳内部底面上的两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环块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反应壳的外部套合有恒控壳。优选的,所述恒控壳的两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冷气机,冷气机与所述恒控壳之间穿接有通管,通管异于冷气机的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衔接管,衔接管的表面上开设有洞槽,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嵌合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一体成型有转板,转板的上表面环形分布有动杆。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异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移动通过转杆转动转动连接在所述环块上,所述第二连杆背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套接在所述限位板表面上的套环内。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内部嵌合有流通管,流通管的表面上分布有标记,流通管的底端与所述积液槽的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放置有氯化釜,氯化釜的两侧位置处放置有静置壳,所述固定板表面上靠近静置壳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衔接板,衔接板的表面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吸气机。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下方的底板上放置有离心机,冷气机与离心机之间穿接有连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反应装置均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占地面积较小,便于进行大面积的市场推广,并且在反应壳内进行磺化反应的过程中,可启动连动板上的第一电机,带动下方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相应的转动,同时启动气泵,令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反应壳内可进行一定的上下移动,使得反应壳内的固液混合物能够被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在恒控壳的内部加入冷水,在第二电机和转板上动杆的混拌下,使得冷水对反应壳内的放热反应进行较好的温控,使得各部分的受热较为均匀,增加了杀虫单原药生产过程中药品的纯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恒控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积液槽;3、流通管;4、吸气机;5、衔接板;6、固定板;7、气泵;8、第一电机;9、连动板;10、反应壳;11、恒控壳;12、环块;13、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限位板;16、衔接管;17、转板;18、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内部的顶面上焊接有积液槽2,外壳体1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下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7,本实施例中,气泵7为上海玺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XB720-H46的气泵,气泵7的输出端穿接有连动板9,连动板9异于气泵7的一侧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环块12,外壳体1内部的底面上熔接有反应壳10,反应壳10内部底面上的两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环块12与限位板1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反应壳10的外部套合有恒控壳11,通过相应的搅拌构件和水冷却控温手段,增加了杀虫单原药生产过程中药品的纯度,保证了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工艺中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具体的,恒控壳11的两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冷气机,冷气机与恒控壳11之间穿接有通管,通管异于冷气机的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衔接管16,衔接管16的表面上开设有洞槽,外壳体1的内部嵌合有第二电机18,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8均为东莞市摩尔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ST86D1605的电机,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一体成型有转板17,转板17的上表面环形分布有动杆,在恒控壳11的内部加入冷水,在第二电机18和转板17上动杆的混拌下,使得冷水对反应壳10内的放热反应进行较好的温控,使得各部分的受冷较为均匀,保证最后成品杀虫单原药的质量。具体的,第一连杆13异于第二连杆14的移动通过转杆转动转动连接在环块12上,第二连杆14背于第一连杆13的一端套接在限位板15表面上的套环内,使得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在一定的区间内可进行正常的上下移动旋转和伸缩,使得反应壳10内的固液混合物能够被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具体的,外壳体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内部嵌合有流通管3,流通管3的表面上分布有标记,流通管3的底端与积液槽2的内部相连通,通过流通管3上的标记对进入积液槽2中的物料进行一定量的观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量的添加,外壳体1的前表面上通过铰链铰接有拉门,拉门上嵌合有观察窗,工作人员可实时的对内部的反应情况进行观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顶面上焊接有积液槽(2),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下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7),所述气泵(7)的输出端穿接有连动板(9),所述连动板(9)异于所述气泵(7)的一侧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环块(12),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底面上熔接有反应壳(10),所述反应壳(10)内部底面上的两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环块(12)与限位板(1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3)和所述第二连杆(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反应壳(10)的外部套合有恒控壳(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顶面上焊接有积液槽(2),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下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7),所述气泵(7)的输出端穿接有连动板(9),所述连动板(9)异于所述气泵(7)的一侧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环块(12),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底面上熔接有反应壳(10),所述反应壳(10)内部底面上的两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环块(12)与限位板(1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3)和所述第二连杆(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反应壳(10)的外部套合有恒控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单原药生产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控壳(11)的两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冷气机,冷气机与所述恒控壳(11)之间穿接有通管,通管异于冷气机的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衔接管(16),衔接管(16)的表面上开设有洞槽,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嵌合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临任建华张兴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欧氏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