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26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和烘干机构,所述烘干室的后侧内侧壁上按等间隔固接有多个相应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物料摊开机构,所述物料摊开机构包含半椭圆形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的挡料板,所述物料摊开机构的半椭圆形底板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增,所述半椭圆形底板的后端中心处均设有相应的半圆形通孔,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的半圆形通孔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减;所述烘干机构包含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含加热箱,加热箱的出风口处连通连接有出风管,出风管连通连接有第一出风分管和第二出风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药材原料与热风的接触率,从而有效提升烘干作业效率。

A drying equipment for proces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设备,具体是指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中草药采收后,大部分的药材必须经过初步加工,即清洗和干燥处理,以剔除杂物和保证药材的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药材干燥的传统做法是采用晾晒架对药材原料进行摊晾晒干,不仅干燥效率低,且存在较大的不可控性,所以目前的药材干燥一般是通过烘干设备进行快速干燥处理。现有的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一般包含烘干室和烘干机构,药材原料通过相应的物料摊开板规则的叠加架设于烘干室内,通过往烘干室内持续通入热风,有效对烘干室内进行升温,在高温作用下有效进行烘干作业。由于药材物料间是成有规则的叠放,导致持续通入的热风与药材原料的接触率极低,导致整个烘干作业的效率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既降低了加工效率且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有效提高药材原料与持续通入的热风的接触率,从而有效大幅提升烘干作业效率和大幅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的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该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和烘干机构,所述烘干室的前侧设有相应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处可开关安装有相应的密封门,所述烘干室的后侧内侧壁上按等间隔固接有多个相应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物料摊开机构,所述物料摊开机构包含半椭圆形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的挡料板,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均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气孔,所述物料摊开机构的半椭圆形底板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增,所述半椭圆形底板的后端中心处均设有相应的半圆形通孔,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的半圆形通孔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减;所述烘干机构包含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含加热箱和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内的电加热器,所述加热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相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出风口的连接处之间固定装置有以一相应的抽风机,出风管未连接到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连通连接有相应的第一出风分管和第二出风分管,所述第一出风分管的出风端倾斜设置于所述烘干室的前侧顶端,所述第二出风风管的出风端向下垂直设置于所述烘干室的后侧顶端中心处。所述烘干室的后侧底部中心处向外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连接有相应的排气阀门。所述支撑机构包含两个平行对称的倒L形支撑杆,所述倒L形支撑杆的内侧分别通过相应的膨胀螺栓锁紧固接到烘干室的后侧内侧壁上。所述物料摊开机构的挡料板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相应的把手。所述密封门的一端铰接到所述烘干室的进出口左侧,密封门的另一端通过相应的锁具锁紧安装到所述烘干室的进出口右侧。所述密封门的内侧边缘处固定装置有一圈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密封圈。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对物料摊开机构结构进行改变,将高低设置的物料摊开机构的半椭圆形底板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减设置,从而使多个半椭圆形底板的外侧之间成阶梯状设置;同时对烘干机构的出风管进行结构改变,将第一出风分管的出风口倾斜设置在烘干室的前侧顶端。烘干时,部分热风沿着第一出风分管倾斜向下进入烘干室内,成阶梯状设置的多个半椭圆形底板的外侧分别可对部分热风形成阻挡,有效将部分热风导向整个半椭圆形底板,有效提高药材原料与持续通入的热风的接触率,从而有效大幅提升烘干作业效率和大幅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本技术还进一步在多个半椭圆形底板的后端中心处设有相应的半圆形通孔,并将半椭圆形底板上的半圆形通孔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减设置,从而使多个半椭圆形底板的后侧中心处之间成阶梯状设置;同时通过第二出风分管的设置,有效使热风垂直沿着各个半椭圆形底板上的半圆形通孔向下流通,流通过程中,各个半椭圆形底板的后侧中心处分别可对部分热风形成阻挡,有效将部分热风导向整个半椭圆形底板,有效进一步提高药材原料与持续通入的热风的接触率,从而进一步有效大幅提升烘干作业效率和大幅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物料摊开机构固定装置与支撑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烘干室的进出口处安装有密封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3,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1和烘干机构2,所述烘干室1的前侧设有相应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处可开关安装有相应的密封门3,所述烘干室1的后侧内侧壁上按等间隔固接有多个相应的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上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物料摊开机构5,所述物料摊开机构5包含半椭圆形底板501和围设于所述半椭圆形底板501上的挡料板502,所述半椭圆形底板501上均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气孔6,所述物料摊开机构5的半椭圆形底板501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增,所述半椭圆形底板501的后端中心处均设有相应的半圆形通孔7,所述半椭圆形底板501上的半圆形通孔7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减;所述烘干机构2包含加热机构201,所述加热机构201包含加热箱2011和设置于所述加热箱2011内的电加热器2012,所述加热箱201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相应的进风口8和出风口9,所述出风口9处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出风管202,所述出风管202与所述出风口9的连接处之间固定装置有以一相应的抽风机203,出风管202未连接到所述出风口9的一端连通连接有相应的第一出风分管10和第二出风分管11,所述第一出风分管10的出风端倾斜设置于所述烘干室1的前侧顶端,所述第二出风风管11的出风端向下垂直设置于所述烘干室1的后侧顶端中心处。所述烘干室1的后侧底部中心处向外连通连接有一相应的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上连接有相应的排气阀门13。所述支撑机构4包含两个平行对称的倒L形支撑杆401,所述倒L形支撑杆401的内侧分别通过相应的膨胀螺栓402锁紧固接到烘干室1的后侧内侧壁上。所述物料摊开机构5的挡料板502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相应的把手14。所述密封门3的一端铰接到所述烘干室1的进出口左侧,密封门3的另一端通过相应的锁具15锁紧安装到所述烘干室1的进出口右侧。所述密封门3的内侧边缘处固定装置有一圈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密封圈(未标识)。本技术进行烘干时,部分热风沿着第一出风分管10倾斜向下进入烘干室1内,成阶梯状设置的多个半椭圆形底板501的外侧分别可对部分热风形成阻挡,有效将部分热风导向整个半椭圆形底板501,有效提高药材原料与持续通入的热风的接触率,从而有效大幅提升烘干作业效率和大幅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通过第二出风分管11的设置,有效使热风垂直沿着各个半椭圆形底板501上的半圆形通孔7向下流通,流通过程中,各个半椭圆形底板501的后侧中心处分别可对部分热风形成阻挡,有效将部分热风导向整个半椭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和烘干机构,所述烘干室的前侧设有相应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处可开关安装有相应的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的后侧内侧壁上按等间隔固接有多个相应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物料摊开机构,所述物料摊开机构包含半椭圆形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的挡料板,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均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气孔,所述物料摊开机构的半椭圆形底板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增,所述半椭圆形底板的后端中心处均设有相应的半圆形通孔,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的半圆形通孔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减;所述烘干机构包含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含加热箱和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内的电加热器,所述加热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相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出风口的连接处之间固定装置有以一相应的抽风机,出风管未连接到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连通连接有相应的第一出风分管和第二出风分管,所述第一出风分管的出风端倾斜设置于所述烘干室的前侧顶端,所述第二出风风管的出风端向下垂直设置于所述烘干室的后侧顶端中心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和烘干机构,所述烘干室的前侧设有相应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处可开关安装有相应的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的后侧内侧壁上按等间隔固接有多个相应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物料摊开机构,所述物料摊开机构包含半椭圆形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的挡料板,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均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气孔,所述物料摊开机构的半椭圆形底板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增,所述半椭圆形底板的后端中心处均设有相应的半圆形通孔,所述半椭圆形底板上的半圆形通孔的面积从上往下逐级递减;所述烘干机构包含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含加热箱和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内的电加热器,所述加热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相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出风口的连接处之间固定装置有以一相应的抽风机,出风管未连接到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连通连接有相应的第一出风分管和第二出风分管,所述第一出风分管的出风端倾斜设置于所述烘干室的前侧顶端,所述第二出风风管的出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成海万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