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15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壁挂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包括腔体,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通孔,所述腔体两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上设置有穿过通孔的伸缩扣,所述底杆和腔体侧壁还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开设有条形槽;设置的由两侧进入混合腔内的送风管,因倾斜挡板的设计,使风力在混合腔内旋转,与由弧形罩进入混合腔底部和两侧的燃料接触,使风力与燃料接触充分,提高燃料燃料的高效率,利用插杆上的伸缩扣插入固定杆内的通孔内的方式,又利用支撑杆及其一端开设的条形槽,增加壁挂炉与底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壁挂炉与墙面之间残留缝隙,便于壁挂炉散热,且该连接方式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对壁挂炉的维修。

A high efficiency wall hang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
本技术涉及壁挂炉
,尤其涉及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
技术介绍
燃气壁挂式采暖炉最早起源于欧洲,已有上百年历史,现在,由于欧系血统的壁挂炉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成熟、质量好而成为市场的宠儿。“壁挂炉”全称是:“燃气壁挂式采暖炉”,中国的标准叫法为:“燃气壁挂式快速采暖热水器”,但它与热水器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燃气壁挂炉具有强大的家庭中央供暖功能,能满足多居室的采暖需求,燃气壁挂炉的保暖功能受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物保温状况这两个因素影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壁挂炉在使用时,因燃烧器内的风力与燃料接触不充分,造成燃料无法充分燃烧,降低燃料燃烧的效率,从而降低壁挂炉的工作效率;2、壁挂炉在安装时多是直接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墙面上,这种安装方式,壁挂炉与墙面贴合,不利于壁挂炉的散热,且不便于壁挂炉的取下维修,造成壁挂炉在使用的不便,缩短壁挂炉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风力与燃料接触充分,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燃料的高效率,增加壁挂炉与底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壁挂炉与墙面之间残留缝隙,便于壁挂炉散热,且连接方式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对壁挂炉的维修。(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底部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部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上部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上端连接有穿过腔体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两侧设置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与燃烧器两端连通,所述腔体一侧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通孔,所述腔体两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上设置有穿过通孔的伸缩扣,所述底杆和腔体侧壁还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开设有条形槽。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送风管与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内壁内壁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燃烧器表面且位于混合腔上部设置有火孔。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内壁与混合腔之间设置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与燃料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底部依次设置有进水管、燃料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热交换器连通,所述燃料管与燃烧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杆一侧位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杆。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设置的由两侧进入混合腔内的送风管,因倾斜挡板的设计,使风力在混合腔内旋转,与由弧形罩进入混合腔底部和两侧的燃料接触,使风力与燃料接触充分,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燃料的高效率;2、利用插杆上的伸缩扣插入固定杆内的通孔内的方式,对壁挂炉固定,又利用支撑杆和其一端开设的条形槽,增加壁挂炉与底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壁挂炉与墙面之间残留缝隙,便于壁挂炉散热,且该连接方式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对壁挂炉的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燃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腔体与底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腔体;2、燃烧器;3、热交换器;4、风扇;5、排风管;6、送风管;7、进水管;8、出水管;9、燃料管;10、挡板;11、火孔;12、混合腔;13、弧形罩;14、底杆;15、支撑杆;16、弹簧杆;17、伸缩扣;18、插杆;19、固定杆;20、通孔;21、条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包括腔体1,腔体1底部设置有燃烧器2,燃烧器2上部设置有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3上部设置有风扇4,风扇4上端连接有穿过腔体1的排风管5,排风管5两侧设置有送风管6,送风管6与燃烧器2两端连通,腔体1底部依次设置有进水管7、燃料管9和出水管8,进水管7和出水管8均与热交换器3连通,燃料管9与燃烧器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腔体1内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燃烧器2、热交换器3和风扇4,且燃烧器2、热交换器3和风扇4均通过支架固定在腔体1内壁,燃烧器2燃烧时产生的烟由风扇4煽动与其连接的排风管5排出,在排风管5的两侧设置有送风管6,送风管6与燃烧器2两侧连接,送风管6通过卡箍固定在腔体1内,进水管7和出水管8之间连接有管道,管道为与热交换器3内部,为保证管道内水的热交换,设置在热交换器3内的管道呈S状,增加其与热交换器3的接触,且在本实例中,其内部的管道均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如图2所示,为保证燃烧器2内部的燃料充分燃烧,在实施例中,燃烧器2内部设置有混合腔12,送风管6与混合腔12连通,混合腔12内壁内壁两侧设置有挡板10,燃烧器2表面且位于混合腔12上部设置有火孔11;送风管6穿过燃烧器2与混合腔12连接,送风管6位于混合腔12内的外侧还倾斜设置有挡板10,该挡板10的材质为耐高温材质,例如:陶瓷,挡板10的设计改变了送风管6内的风力进入到混合腔12内的运动轨迹,使其沿着箭头的方向旋转(该附图中的箭头为送风管6中的风力在混合腔12内的运动轨迹),使得风力在混合腔12内旋转运动。在实施例中,燃烧器2内壁与混合腔12之间设置有弧形罩13,弧形罩13与燃料管9连通;弧形罩13为半弧形结构,其设置在燃烧器2和混合腔12底部两侧,弧形罩13上均匀分布多个孔,弧形罩13与混合腔12内连通,燃料管9内部的燃料通过弧形罩13上开设的孔由混合腔12的底部和两侧进入混合腔12内部,实现其与混合腔12内的风力充分接触,提高燃烧的效率。结合图3,对腔体1的安装连接关系做进一步展示;在实施例中,腔体1一侧设置有底杆14,底杆14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内开设有通孔20,腔体1两端固定连接有插杆18,插杆18上设置有穿过通孔20的伸缩扣17;底杆14为一组相互齐平的杆体结构,底杆14上开设有孔,取膨胀螺栓穿过孔打入墙体,实现底杆14与墙体连接固定,固定杆19对称设置在底杆14一侧,且固定杆19之间的间距满足腔体1两端连接的插杆18插入,固定杆19上开设的通孔20满足伸缩扣17的插入,该伸缩扣17的结构为底端大于顶端(如图3所示),伸缩扣17内部设置有弹簧,按压伸缩扣17,伸缩扣17可穿过通孔20,伸缩扣17在穿过通孔20后复位,阻止其从通孔20内掉落,保证腔体1的安装,且安装方式简单。在实施例中,底杆14一侧位于固定杆19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杆16;弹簧杆16的一端与底杆14固定连接,弹簧杆16与腔体1接触的一端套设有防滑橡胶,弹簧杆16的长度恰巧满足腔体1在固定在底杆14上,与腔体1接触连接,用以对腔体1减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包括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底部设置有燃烧器(2),所述燃烧器(2)上部设置有热交换器(3),所述热交换器(3)上部设置有风扇(4),所述风扇(4)上端连接有穿过腔体(1)的排风管(5),所述排风管(5)两侧设置有送风管(6),所述送风管(6)与燃烧器(2)两端连通,所述腔体(1)一侧设置有底杆(14),所述底杆(14)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内开设有通孔(20),所述腔体(1)两端固定连接有插杆(18),所述插杆(18)上设置有穿过通孔(20)的伸缩扣(17),所述底杆(14)和腔体(1)侧壁还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一端开设有条形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包括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底部设置有燃烧器(2),所述燃烧器(2)上部设置有热交换器(3),所述热交换器(3)上部设置有风扇(4),所述风扇(4)上端连接有穿过腔体(1)的排风管(5),所述排风管(5)两侧设置有送风管(6),所述送风管(6)与燃烧器(2)两端连通,所述腔体(1)一侧设置有底杆(14),所述底杆(14)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内开设有通孔(20),所述腔体(1)两端固定连接有插杆(18),所述插杆(18)上设置有穿过通孔(20)的伸缩扣(17),所述底杆(14)和腔体(1)侧壁还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一端开设有条形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高效型壁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雄华周峰胡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帝高燃气电气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