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移动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06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移动取暖器,包括取暖器壳体,取暖器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取暖器壳体的顶部设有晾晒架,取暖器壳体的长边侧壁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宽度介于0.5cm~1.2cm的通槽,取暖器壳体的上端面上设有散热孔;取暖器壳体内具有与通槽、散热孔导通的空腔,空腔内设有由绝热材料制成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石墨烯发热管,石墨烯发热管的间隙处所在的安装板上设有向上吹风的吹风机。通过石墨烯发热管与吹风机的配合使用,可快速的将石墨烯发热管散热的热量从散热孔排出,增强其取暖散热效果;安装板与陶瓷纤维层的使用,隔热与石墨烯发热管的直接接触,克服取暖器壳体使用过程中发烫严重的问题。

Graphene mobile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烯移动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取暖器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移动取暖器。
技术介绍
中国冬季北方温度低,南方虽然温度没有北方低,但由于屋内没有暖气,加上湿冷,人体感温度也很低,取暖设备是这个季节中必备设备。在目前流行的产品中,电热取暖器以其安全、卫生、方便、无污染和灵活性大等优点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取暖设备。现有的取暖器存在一些的缺陷,例如占地面积大,不易移动,制热效果慢,功能单一,取暖器壳体使用过程中发烫严重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移动取暖器,用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移动取暖器,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取暖器壳体,所述取暖器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所述取暖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并收纳进取暖器壳体内的晾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壳体的长边侧壁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宽度介于0.5cm~1.2cm的通槽,所述取暖器壳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取暖器壳体内具有与通槽、散热孔导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由绝热材料制成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石墨烯发热管,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间隙处所在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向上吹风的吹风机。进一步来说,所述空腔的内壁、通槽的内壁、散热孔的内壁均涂覆有一层陶瓷纤维层。使热量不易传递到取暖器壳体上,克服取暖器壳体使用过程中发烫严重的问题。进一步来说,所述取暖器壳体的短边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导通的水箱槽口,所述水箱槽口内可分离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开口,当水箱插设在水箱槽口内,其上的开口位于空腔内。水箱可从外部取出、放入,操作方便。优选地,所述水箱槽口边缘所在的取暖器壳体设置有磁性件,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把手,位于把手所在的侧板的高度高于水箱的其它侧板,并在把手所在的侧板上端设置有与磁性件配套的铁片,所述铁片的放置高度高于水箱的其它侧板高度。水箱通过磁性吸附在取暖器壳体上,使水箱放置更牢固。进一步来说,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由分隔板分隔出来的控制腔室,所述取暖器壳体的短边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打开控制腔室的控制舱门。控制腔室内放置移动取暖器的控制部件,控制舱门的设计方便对控制腔室内的控制部件进行维护。进一步来说,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沟通控制腔室和空腔的散热器,通过散热器来将控制腔室内的热量排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效效果是:通过石墨烯发热管与吹风机的配合使用,可快速的将石墨烯发热管散热的热量从散热孔排出,增强其取暖散热效果;通过吹风机加速的热气流向上的流速,能更快的烘干晾晒架的物品;石墨烯发热管安装在安装板上,隔热与石墨烯发热管的直接接触,再加上陶瓷纤维层的使用,克服取暖器壳体使用过程中发烫严重的问题。该取暖器还具有加湿功能,使取暖器的功能多样化,满足人们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石墨烯移动取暖器,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取暖器壳体1,所述取暖器壳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2,所述取暖器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并收纳进取暖器壳体内的晾晒架3,上述结构为已知的现有技术,可参见专利CN207778566U。所述取暖器壳体1的长边侧壁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宽度介于0.5cm~1.2cm的通槽4,所述取暖器壳体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散热孔5;所述取暖器壳体1内具有与通槽4、散热孔5导通的空腔6,所述空腔6内设置有由绝热材料制成的安装板7(上述绝热材料采用硅酸盐或真空板),所述安装板7上设置有若干个石墨烯发热管8,所述石墨烯发热管8的间隙处所在的安装板7上设置有向上吹风的吹风机9。其中为了让石墨烯发热管8安装在安装板7上后位置牢固,在安装板7上设置有安装槽10,供石墨烯发热管8一端插入,在空腔内设置有固定在取暖器壳体1上的限位板11,限位板11上设有供石墨烯发热管8放置的限位槽,通过限位板11、安装槽10从上下两端来限定石墨烯发热管8的位置,使其放置稳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石墨烯发热管8散发的热量不易传递到取暖器壳体1上,所述空腔6的内壁、通槽6的内壁、散热孔5的内壁均涂覆有一层陶瓷纤维层12。与现有的额移动取暖器一样,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取暖器同样具有加湿功能,但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同,具体如下:所述取暖器壳体1的短边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导通的水箱槽口,所述水箱槽口内可分离设置有水箱13;所述水箱13的顶部开口,当水箱13插设在水箱槽口内,其上的开口位于空腔6内,通过空腔6内的温度来蒸发水箱13内的水,实现加湿的功能。进一步来说,为了使水箱13放置在取暖器壳体1上的牢固,所述水箱槽口边缘所在的取暖器壳体1设置有磁性件14,所述水箱13的一侧设置有把手,位于把手所在的侧板的高度高于水箱的其它侧板,并在把手所在的侧板上端设置有与磁性件配套的铁片,所述铁片的放置高度高于水箱的其它侧板高度。水箱13通过磁性吸附在取暖器壳体上,使水箱放置更牢固。本实施例中将取暖器的控制部件18集成在控制腔室17内,具体方式是:在空腔6内设置有由分隔板15分隔出来的控制腔室17(分隔板15采用硅酸盐或真空板),所述取暖器壳体1的短边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打开控制腔室17的控制舱门19。上述控制部件一般包含控制器和供电单元,用以控制吹风机9和石墨烯发热管8的正常运行,供电单元通过电源线与市电连接,并给吹风机9和石墨烯发热管8供电,在取暖器壳体1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按键,操作人员通过按下按键来控制吹风机9和石墨烯发热管8的运行,上述控制部件的实现为电气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属于现有技术范围,故对其不在进行阐述。同时作为常规手段,在分隔板15上设置有沟通控制腔室17和空腔6的散热器16,通过散热器16来将控制腔室17内的热量排出。使用时,启动吹风机9和石墨烯发热管8。由于石墨烯发热管8的加热快,吹风机9产生的向上气流能将石墨烯发热管8散发的热量从散热孔5吹出取暖器壳体1,从而快速的对室内进行加热,增强其取暖散热效果。水箱13内盛放水后,水分蒸发并随着气流吹向室内,起到加湿作用。吹风机9加速的热气流向上的流速,能更快的烘干晾晒架3的物品;石墨烯发热管8安装在安装板7上,隔绝与石墨烯发热管的直接接触,再加上陶瓷纤维层12的使用,克服取暖器壳体1使用过程中发烫严重的问题。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移动取暖器,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取暖器壳体,所述取暖器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所述取暖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并收纳进取暖器壳体内的晾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壳体的长边侧壁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宽度介于0.5cm~1.2cm的通槽,所述取暖器壳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取暖器壳体内具有与通槽、散热孔导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由绝热材料制成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石墨烯发热管,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间隙处所在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向上吹风的吹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移动取暖器,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取暖器壳体,所述取暖器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所述取暖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并收纳进取暖器壳体内的晾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壳体的长边侧壁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宽度介于0.5cm~1.2cm的通槽,所述取暖器壳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取暖器壳体内具有与通槽、散热孔导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由绝热材料制成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石墨烯发热管,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间隙处所在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向上吹风的吹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移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内壁、通槽的内壁、散热孔的内壁均涂覆有一层陶瓷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移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壳体的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