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会专利>正文

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972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22
一种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包括套环及扣环组件,套环包括软胶环体及限位圈,软胶环体紧套在腕力球外,限位圈能便于软胶环体定位在腕力球外,使得套环能较好地套置在碗力球外。软胶环体能减小撞击时带来的反作用力,能在腕力球跌落时减小外物对碗力球的撞击力度。扣环组件包括第一指环、第二指环、第三指环、第四指环及第五指环,第一指环、第二指环、第三指环、第四指环及第五指环一一对应用于手部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尾指穿设,能更加便于手部的手指握持腕力球,并将手部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尾指拉紧向软胶环体靠近,使得手部的手指能够更好地握持腕力球,即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能减少腕力球跌落的问题的发生。

Five finger fall proof sleeve for wrist b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
本技术涉及塑胶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
技术介绍
腕力球是腕力健身球的简称,也称强力球、魔力球、陀螺球、超级陀螺,其运用陀螺仪和天体力学原理,模拟天体运行产生自然感应磁场及磁力,在惯性定律和离心力作用下持续旋转并产生强大的力量,使手腕、手臂处于自主运动状态;它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对锻炼我们手指、手腕、手臂的力量和韧性具有非常好的帮助,并集运动、娱乐、健身于一体,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们的青睐和喜爱。现有的腕力球包含一外壳、一套环及一旋转球,外壳内具有一轨道段,套环可滑动地设于轨道段,旋转球包含一球体及一轴体,轴体贯穿球体,且轴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枢设于套环。而腕力球是应用陀螺仪原理,仅需以机械方式即可让腕力球开始转动,故使用者可用手掌握持并转动腕力球,使其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产生强大的旋转力量。因此,使用者可藉由此旋转力量来针对手部及肩部的肌肉进行锻炼。然而,由于旋转球的球体仅靠轴体的相对两端枢接于套环而悬置于外壳内,也就是说,球体的重量仅单靠轴体支撑,故当使用者操作时不甚将腕力球撞到地上时,较重的球体可能将轴体撞坏,即,轴体易受到球体的重量及轴体高速转动的影响而弯曲变形。当轴体弯曲变形时会改变原先腕力球结构上及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令腕力球产生噪音或震动,进而影响旋转球的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有助于手掌握持,能够减少腕力球跌落的问题的发生,以及能够在腕力球跌落时减小外物对碗力球的撞击力度的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一种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包括:套环及扣环组件,所述套环包括软胶环体及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设置于所述软胶环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软胶环体用于套置于腕力球外,所述限位圈用于在所述软胶环体套置在所述腕力球上时与所述腕力球相顶持;及所述扣环组件包括第一指环、第二指环、第三指环、第四指环及第五指环,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所述第三指环、所述第四指环及所述第五指环顺序设置于所述软胶环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指环与所述第三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1,所述第三指环与所述第四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2,所述第四指环与所述第五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3,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二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4,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五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5;所述L1、所述L2及所述L3均相同;所述L4及所述L5均大于所述L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圈的中心线与所述软胶环体的中心线相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环体具有椭圆环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所述第三指环、所述第四指环及所述第五指环均具有圆环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所述第三指环、所述第四指环及所述第五指环的内直径为14.5mm-21.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腕力球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圈嵌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限位圈的边缘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面相顶持,所述软胶环体的内侧壁与所述腕力球的边缘相顶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环体具有圆环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环体的直径与所述腕力球的直径比为1:(1.2-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环体、所述限位圈、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所述第三指环、所述第四指环及所述第五指环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环体的环宽为4cm-6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所述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通过设置套环,所述套环包括软胶环体及限位圈,所述软胶环体紧套在所述腕力球外,所述限位圈能够便于所述软胶环体定位在所述腕力球外,使得所述套环能够较好地套置在所述碗力球外。所述软胶环体能够减小撞击时带来的反作用力,即,能够在腕力球跌落时减小外物对碗力球的撞击力度。其次,所述扣环组件包括第一指环、第二指环、第三指环、第四指环及第五指环,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所述第三指环、所述第四指环及所述第五指环一一对应用于手部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尾指穿设,能够更加便于手部的手指握持所述腕力球。最后,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所述第三指环、所述第四指环及所述第五指环一一对应用于手部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尾指穿设,并将手部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尾指拉紧向所述软胶环体靠近,这样,使得手部的手指能够更好地握持腕力球,即所述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能够减少腕力球跌落的问题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套置在腕力球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述两个指环之间的距离是指:其中一个指环的圆心到另一个指环圆心的距离,例如,所述第二指环与所述第三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1,即为所述第二指环的圆心与所述第三指环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1。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10的结构示意图,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10包括:套环100及扣环组件200,所述扣环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套环100上,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套环100用于套置于腕力球20外,所述扣环组件200用于扣住手部的各手指,即,所述腕力球20套在所述套环100内,所述扣环组件与所述套环相固定,人手通过扣在所述扣环组件上,进而能够更加便于手掌握持所述腕力球,与此同时,由于所述套环是紧套在所述腕力球外,且手指是扣住在所述扣环组件上的,即,能够将所述腕力球握持的更稳,进而能够减小腕力球跌落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环及扣环组件,/n所述套环包括软胶环体及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设置于所述软胶环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软胶环体用于套置于腕力球外,所述限位圈用于在所述软胶环体套置在所述腕力球上时与所述腕力球相顶持;及/n所述扣环组件包括第一指环、第二指环、第三指环、第四指环及第五指环,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所述第三指环、所述第四指环及所述第五指环顺序设置于所述软胶环体的外侧壁上;/n所述第二指环与所述第三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1,所述第三指环与所述第四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2,所述第四指环与所述第五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3,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二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4,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五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5;/n所述L1、所述L2及所述L3均相同;/n所述L4及所述L5均大于所述L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环及扣环组件,
所述套环包括软胶环体及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设置于所述软胶环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软胶环体用于套置于腕力球外,所述限位圈用于在所述软胶环体套置在所述腕力球上时与所述腕力球相顶持;及
所述扣环组件包括第一指环、第二指环、第三指环、第四指环及第五指环,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所述第三指环、所述第四指环及所述第五指环顺序设置于所述软胶环体的外侧壁上;
所述第二指环与所述第三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1,所述第三指环与所述第四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2,所述第四指环与所述第五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3,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二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4,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五指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5;
所述L1、所述L2及所述L3均相同;
所述L4及所述L5均大于所述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的中心线与所述软胶环体的中心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环体具有椭圆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力球用五指防摔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
申请(专利权)人:李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