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91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包括手持盒、电极安装部和电极吸盘,所述手持盒下部分与电极安装部固定连接且手持盒内部与电极安装部的内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极吸盘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极安装部下侧,所述电极安装部和电极吸盘表面均设置有导电层,所述电极吸盘为下侧开口的吸盘形状。电极吸盘便于拆装,在完成一次理疗后可便于更换,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提高使用安全,并且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具有较低的更换成本。

A separate physical therapy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
技术介绍
电极是很多理疗、中医、康复、美容及养生保健设备中常用的关键性配件。目前电极通常分为:导电性电极、加热性电极、超声电极、磁场电极、拔罐式电极等几种。常用的电极通常由导线、电极片组成。通过导线与电极片相连,经导线向电极片传送电、磁场、超声、热等信号;电极片可由硅胶、金属、乳胶等材料组成,通常含有导电层等物质,与皮肤接触,完成信号向人体输送的过程。现有电极多为多次重复使用,每次使用结束后,电极表面用酒精等消毒物质擦洗,因为不能耐受高压,往往有交叉感染的危险。因此,设计一种分体式,可更换用于与人体接触部位的电极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极表面消毒不彻底并且不能更换而导致的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包括手持盒、电极安装部和电极吸盘,所述手持盒下部分与电极安装部固定连接且手持盒内部与电极安装部的内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极吸盘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极安装部下侧,所述电极安装部和电极吸盘表面均设置有导电层,所述电极吸盘为下侧开口的吸盘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吸盘上设置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一端与电极吸盘的下侧连通,另一端通过一对接插头可拆卸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中部与所述手持盒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背离对接插头一端连接负压泵。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插头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凸环,所述对接管内壁上以及抽气管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对接插头两端的密封凸环分别嵌入对接管和抽气管的密封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插头中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对接插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吸盘与所述电极安装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卡接、插接或套接中的其中一种方式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吸盘上侧设置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套设在所述电极安装部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套筒上端设置有限位环板。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安装部与电极吸盘之间设置有药物板,所述药物板表面设置有中药膜。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电极安装部与电极吸盘为可拆卸连接,其中电极安装部为主要的电极治疗功能的实现部位,电极吸盘与人体直接接触,能阻隔电极安装部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接触,完成治疗后可拆下并更换电极吸盘,避免下次进行治疗时出现交叉感染,仅更换电极吸盘既能保证使用安全,又可降低更换成本,具有卫生、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剖视图;图中:1、手持盒;2、电极安装部;3、电极吸盘;31、安装套筒;32、限位环板;4、对接管;5、对接插头;51、密封凸环;52、定位板;6、抽气管;7、药物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结合图1和图2,包括手持盒1、电极安装部2和电极吸盘3,手持盒1为中空结构,其内部空腔可用于安装电路板、控制元件、接线管道等,手持盒1可在进行治疗时方便拿取。手持盒1下部分与电极安装部2固定连接,且手持盒1内部与电极安装部2的内部通过管道连通,以便于通过导线连接电极安装部2和手机机盒内的电路板。电极安装部2可为导电、导磁、导光、导热装置,通过导线或者管路与主机相连。通过主机,经过导线/管路向电极上部传送信号;可完成电极导电、磁场变换、加热调温、远红外线/红外线、不同压力控制等单一及各种组合功能。电极吸盘3可拆卸连接于电极安装部2下侧,电极安装部2和电极吸盘3表面均设置有导电层,电极吸盘3可方便将分体式理疗电极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并且在实现电极理疗功能的前提下隔离电极安装部2和人体皮肤,在完成一次电极理疗后可更换电极吸盘3,以保证使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电极吸盘3上设置有对接管4,对接管4一端与电极吸盘3的下侧连通,另一端通过一对接插头5可拆卸连接有抽气管6,抽气管6中部与手持盒1固定连接,抽气管6背离对接插头5一端连接治疗主机的负压泵,通过负压泵运行可使电极吸盘3内产生负压,便于将电极吸盘3更牢固的吸附在人体皮肤表面。对接管4与对接插头5之间以及对接插头5与抽气管6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将电极吸盘3拆下更换。对接插头5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凸环51,对接管4内壁上以及抽气管6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凹槽,对接插头5两端的密封凸环51分别嵌入对接管4和抽气管6的密封凹槽内,通过密封凸环51与密封凹槽的配合可增加密封性,并且可避免对接插头5与对接管4、抽气管6之间自动脱离,对接插头5以及密封凸环51应当采用柔性材质,以方便对接插头5的插拔。对接插头5中部设置有定位板52,定位板52与对接插头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定位板52可增加密封程度,并且在安装时便于判断对接插头5与对接管4之间以及对接插头5与抽气管6之间是否安装到位。电极吸盘3与电极安装部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卡接、插接或套接中的其中一种方式可拆卸连接,并且其他可便于电极吸盘3与电极安装部2之间拆装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也应当在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作为电极吸盘3与电极安装部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电极安装部2采用圆盘形状,电极吸盘3上侧设置有安装套筒31,安装套筒31套设在所述电极安装部2外侧,安装套筒31为柔性材质制作,便于进行套接固定,安装及拆除电极吸盘3均比较方便。安装套筒31上端设置有限位环板32,该限位环板32与安装套筒31为一体设置,限位环板32同样采用柔性材质,限位环板32能够使安装套筒31与电极安装部2的连接更稳定、牢固。电极安装部2与电极吸盘3之间设置有药物板7,药物板7表面设置有中药膜,在进行电极治疗的过程中可完成药物等物质的经皮导入和局部治疗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盒(1)、电极安装部(2)和电极吸盘(3),所述手持盒(1)下部分与电极安装部(2)固定连接且手持盒(1)内部与电极安装部(2)的内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极吸盘(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极安装部(2)下侧,所述电极安装部(2)和电极吸盘(3)表面均设置有导电层,所述电极吸盘(3)为下侧开口的吸盘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理疗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盒(1)、电极安装部(2)和电极吸盘(3),所述手持盒(1)下部分与电极安装部(2)固定连接且手持盒(1)内部与电极安装部(2)的内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极吸盘(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极安装部(2)下侧,所述电极安装部(2)和电极吸盘(3)表面均设置有导电层,所述电极吸盘(3)为下侧开口的吸盘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理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吸盘(3)上设置有对接管(4),所述对接管(4)一端与电极吸盘(3)的下侧连通,另一端通过一对接插头(5)可拆卸连接有抽气管(6),所述抽气管(6)中部与所述手持盒(1)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6)背离对接插头(5)一端连接负压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理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插头(5)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凸环(51),所述对接管(4)内壁上以及抽气管(6)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对接插头(5)两端的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生王柿霞苏凤荣
申请(专利权)人:三齐正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