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822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装置,其包括机壳、大腿托架、小腿托架、滑块、丝杆以及角度检测装置,机壳设置有滑槽,滑块与丝杆啮合连接且设有一穿过滑槽的连接座;机壳、大腿托架、小腿托架及连接座依序铰接在一起,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大腿托架与小腿托架之间的角度;还包括:滚轮,机壳在丝杆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滚轮;导向槽,机壳在滑槽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导向槽;导向轮,与每个导向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导向轮;皮带,其绕设于滚轮和导向轮上,以通过皮带覆盖住滑槽;连接座穿过皮带并与皮带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皮带与连接座相连在一起,以随着连接座移动并保持对滑槽进行覆盖,有效避免灰尘杂物进入机壳内。

A rehabilitation device of lower limb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关节的连续被动运动是防止术后关节粘连、促进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基于这种方法开发的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常把大腿托架、小腿托架以及滑块连接成曲柄滑块机构,并在机壳内通过丝杆螺母副的配合使滑块来回往复移动,从而反复地改变大腿托架与小腿托架之间的角度,以带动人体下肢循环地进行屈伸训练,再通过调整滑块的行程和速度便可调整人体下肢进行屈伸训练的角度及速度。目前,在机壳内通过丝杆螺母副的配合使滑块来回往复移动的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其机壳的顶面需要设置一个滑槽来实现滑块与小腿托架之间的连接和运动,这便导致灰尘杂物容易从滑槽掉落到机壳内,从而影响甚至损坏丝杆与滑块之间的配合。另外,为了能调整和控制滑块的行程,还需要在机壳内设置若干个与滑块对应的传感器,滑块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便会触发不同的传感器,传感器的数量较多,布线比较麻烦,也为检修带来较大的不便。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因容易从滑槽进入灰尘杂物而影响甚至损坏丝杆与滑块之间的配合缺点,还能克服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传感器的数量较多,布线比较麻烦并为检修带来较大的不便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装置,其包括机壳、大腿托架、小腿托架、滑块、丝杆以及角度检测装置,所述大腿托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机壳的前端,所述小腿托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大腿托架的另一端,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通过一动力装置驱动进行转动,所述机壳的顶面设置有一位于所述丝杆的上方的滑槽,所述滑块通过螺孔与所述丝杆进行啮合连接,且所述滑块向上凸设有一穿过所述滑槽的连接座;所述小腿托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上端,所述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大腿托架与所述小腿托架之间的角度;其中,还包括:滚轮,所述机壳内在所述丝杆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个该滚轮;导向槽,所述机壳的顶面在所述滑槽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个该导向槽;导向轮,所述机壳在与每个所述导向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该导向轮,每个该导向轮的上端高出于所述机壳的顶面;以及皮带,其依序绕设于两个所述滚轮和两个所述导向轮上,以通过该皮带位于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的带体覆盖住所述滑槽;所述连接座穿过该皮带并与该皮带固定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且两个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滑槽相连通,以形成工字槽。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角度检测装置为一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滚轮或所述导向轮上的角度传感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的前端设置有一连接架,所述大腿托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架的前端。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腿托架、所述小腿托架以及所述连接架均为伸缩架。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小腿托架的一端与所述大腿托架的另一端的铰接处设置有一锁紧机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装置为一减速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增设滚轮、导向轮以及皮带,从而由皮带的位于两个导向轮之间的带体覆盖住滑槽,且皮带与连接座相连在一起,以随着连接座移动,在丝杆驱动滑块来回移动以使大腿托架和小腿托架带动患者下肢进行运动的同时,通过皮带保持对滑槽进行覆盖,从而有效避免灰尘杂物从滑槽进入机壳内,保证使用寿命。2、本技术的滑块的移动、滚轮的转动、导向轮的转动和大腿托架与小腿托架之间的角度变化是同步进行的,故只需设置一个角度传感器来检测其中一个滚轮或导向轮的转动角度,便能通过换算获得大腿托架与小腿托架之间的角度,从而简化角度检测装置的结构,使得布线容易且检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下肢关节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机壳的俯视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2-大腿托架,3-小腿托架,4-滑块,5-丝杆,6-连接架,7-减速电机,8-滑槽,9-连接座,10-支撑架,11-踏板,12-滚轮,13-导向槽,14-导向轮,15-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下肢关节康复装置包括机壳1、大腿托架2、小腿托架3、滑块4、丝杆5、角度检测装置、滚轮12、导向槽13、导向轮14以及皮带15,参考图1,机壳1、大腿托架2、小腿托架3、滑块4、丝杆5之间的连接和安装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具体为大腿托架2的一端铰接于机壳1的前端,优选地,机壳1的前端设置有一连接架6,大腿托架的2一端铰接于连接架6的前端,通过连接架6能够方便大腿托架2与机壳1之间的铰接。小腿托架3的一端铰接于大腿托架2的另一端,丝杆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机壳1内并通过一动力装置驱动进行转动。优选地,动力装置为一减速电机7,减速电机7位于机壳1内且与丝杆5的一端连接。机壳1的顶面设置有一位于丝杆5的上方的滑槽8,滑块4通过螺孔与丝杆5进行啮合连接,丝杆5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进行正反转时,便能驱动滑块4沿着丝杆5进行前后往复运动。滑块4向上凸设有一穿过滑槽8的连接座9,连接座9能沿滑槽8前后移动,滑块4移动时,连接座9随着沿滑槽8进行移动。小腿托架3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接座9的上端,具体可以在小腿托架3的另一端设置一个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下端铰接于连接座9的上端。小腿托架3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踏板11,患者把大腿和小腿分别托放在大腿托架2和小腿托架3上后,患者的脚板便顶靠在踏板11上。滑块4进行前后往复运动时,便能带动小腿托架3和大腿托架2进行摆动,使小腿托架3和大腿托架2之间的角度循环变化,从而带动患者下肢进行运动。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大腿托架2与小腿托架3之间的角度,从而方便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来设置大腿托架2和小腿托架3之间的角度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变化。继续参考图1,机壳1内在丝杆5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个滚轮12,滚轮12能够转动,丝杆5和减速电机7位于两个滚轮12之间。机壳1的顶面在滑槽8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个导向槽13,机壳1在与每个导向槽1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导向轮14,每个导向轮14的上端高出于机壳1的顶面,可以使导向轮14直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导向槽13内,且导向轮14的上端向上凸出于导向槽13之外。可以使两个导向轮14位于两个滚轮12之间。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装置,其包括机壳、大腿托架、小腿托架、滑块、丝杆以及角度检测装置,所述大腿托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机壳的前端,所述小腿托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大腿托架的另一端,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通过一动力装置驱动进行转动,所述机壳的顶面设置有一位于所述丝杆的上方的滑槽,所述滑块通过螺孔与所述丝杆进行啮合连接,且所述滑块向上凸设有一穿过所述滑槽的连接座;所述小腿托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上端,所述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大腿托架与所述小腿托架之间的角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滚轮,所述机壳内在所述丝杆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个该滚轮;/n导向槽,所述机壳的顶面在所述滑槽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个该导向槽;/n导向轮,所述机壳在与每个所述导向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该导向轮,每个该导向轮的上端高出于所述机壳的顶面;以及/n皮带,其依序绕设于两个所述滚轮和两个所述导向轮上,以通过该皮带位于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的带体覆盖住所述滑槽;所述连接座穿过该皮带并与该皮带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装置,其包括机壳、大腿托架、小腿托架、滑块、丝杆以及角度检测装置,所述大腿托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机壳的前端,所述小腿托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大腿托架的另一端,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通过一动力装置驱动进行转动,所述机壳的顶面设置有一位于所述丝杆的上方的滑槽,所述滑块通过螺孔与所述丝杆进行啮合连接,且所述滑块向上凸设有一穿过所述滑槽的连接座;所述小腿托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上端,所述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大腿托架与所述小腿托架之间的角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滚轮,所述机壳内在所述丝杆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个该滚轮;
导向槽,所述机壳的顶面在所述滑槽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有一个该导向槽;
导向轮,所述机壳在与每个所述导向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该导向轮,每个该导向轮的上端高出于所述机壳的顶面;以及
皮带,其依序绕设于两个所述滚轮和两个所述导向轮上,以通过该皮带位于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的带体覆盖住所述滑槽;所述连接座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辛曹尉锦蒋施施欧小红黎渊韦锡源周丽华梁栋韦星宇庄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