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盒及扫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64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尘盒及扫地机,其中尘盒包括:尘盒主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弹出机构,与尘盒主体连接,包括齿形弹扣组件和弹性件,齿形弹扣组件包括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分别设第一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能够分别与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配合;当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三齿形结构啮合时,弹性件被第二齿形弹扣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一齿形结构配合时,弹性件由压缩状态变为释放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尘盒及扫地机,尘盒被一次按压时,能够被磁吸在扫地机主体上,被再次按压时,能够从扫地机主体上弹出,方便尘盒的清洗及更换。

Dust box and swee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尘盒及扫地机
本技术涉及扫地机器人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尘盒及扫地机。
技术介绍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扫地机、智能吸尘器、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洁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入自身的尘盒中,从而完成地面清洁工作。目前市场扫地机的尘盒大多数采用扣位固定于扫地机主体上,需通过人工将尘盒于机器上取下,例如内置式需要打开翻盖后方可取出尘盒这一过程繁琐,并且在人工取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灰尘掉落到衣物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尘盒不方便取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尘盒及扫地机。本技术的尘盒,包括:尘盒主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弹出机构,与所述尘盒主体连接,包括齿形弹扣组件和弹性件,所述齿形弹扣组件包括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分别设第一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分别与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配合;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三齿形结构啮合时,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一齿形结构配合时,所述弹性件由压缩状态变为释放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形弹扣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顶部开口位置,所述第一齿形结构还包括沿径向分布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具有顶部设有凸缘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齿形弹扣能够套接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内,所述弹性件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的圆柱体内,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下表面,所述凸缘上还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具有底部开口的圆筒结构,所述第三齿形弹扣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三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能够在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所述滑槽内时,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接触但没有啮合,当所述第二凸起脱离所述滑槽时,通过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的齿形配合侧向推动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相对于所述第一齿形弹扣转动,使得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落入所述第三齿形结构并与第三齿形结构相配合,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卡在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内,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压缩,所述弹出机构切换到锁死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锁死状态并且所述尘盒被按压时,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一端抵住扫地机主体使得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和尘盒主体向下运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另一端顶住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的凸缘,通过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的齿形配合侧向推动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相对于所述第一齿形弹扣转动,使得所述第二齿形弹扣脱离所述第三齿形结构的约束,然后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和尘盒主体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得所述尘盒能够挣脱与所述扫地机主体之间的磁性吸附力,进而从所述扫地机主体上弹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弹出状态并且所述尘盒被按压时,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一端抵住扫地机主体使得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和尘盒主体向下运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另一端顶住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的凸缘,使得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着所述第三齿形弹扣的滑槽滑动,当所述第二凸起脱离所述滑槽时,通过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的齿形配合侧向推动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相对于所述第一齿形弹扣转动,使得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落入所述第三齿形结构并与第三齿形结构相配合,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卡在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内,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压缩,所述弹出机构切换到锁死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齿形弹扣的顶部设置有卡扣或者螺纹结构,用于使得所述弹出机构与所述尘盒主体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尘盒还包括第四齿形弹扣,所述第四齿形弹扣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齿形弹扣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或者螺纹结构,用于使得所述弹出机构与所述尘盒主体可拆卸地连接。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扫地机,包括上述的尘盒和扫地机主体,弹出机构与扫地机主体接合处设第一磁性件,所述尘盒通过第一磁性件吸附在扫地机主体上,弹出机构的弹性件处于释放状态时第一磁性件与扫地机主体分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地机主体上对应第一磁性件设置有第二磁性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件为能够被磁铁吸引的铁磁性部件;或者,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一磁性件为能够被磁铁吸引的铁磁性部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尘盒,通过齿形弹扣组件的齿形配合以及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侧向推动齿形弹扣组件中的齿形弹扣旋转,使得尘盒在被连续按压时弹性件在压缩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使得尘盒具有位置状态的变化。具有上述尘盒的扫地机,合理设置尘盒的弹出机构并通过磁吸方式将尘盒连接在扫地机上,在尘盒的弹性件于压缩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时,尘盒可以被方便地取出,利于取出及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扫地机和尘盒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尘盒装配在扫地机中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弹出机构与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弹出机构处于锁死状态下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形弹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齿形弹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齿形弹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均在第三齿形弹扣滑槽中(自由状态)时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在自由状态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齿形弹扣脱离第三齿形弹扣的滑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一个实施例中弹出机构处于锁死状态时齿形弹扣组件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齿形弹扣脱离第三齿形弹扣的滑槽时弹出机构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17为一个实施例中弹出机构处于弹出状态下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18为一个实施例中扫地机需要将尘盒卸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一个实施例中尘盒从扫地机上弹出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尘盒主体100,容置空间110,卡圈120;第一磁性件200;弹出机构300;第一齿形弹扣310、第一齿形结构311、第一凸起312;第二齿形弹扣320、第二齿形结构321、凸缘322、第二凸起323;第三齿形弹扣330、第三齿形结构331、滑槽332;弹性件340;第四齿形弹扣350,扣体351;扫地机主体400,第二磁性件410,垫圈420;手指500。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尘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尘盒主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n弹出机构,与所述尘盒主体连接,包括齿形弹扣组件和弹性件,齿形弹扣组件包括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分别设第一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分别与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配合;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三齿形结构啮合时,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一齿形结构配合时,所述弹性件由压缩状态变为释放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尘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盒主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
弹出机构,与所述尘盒主体连接,包括齿形弹扣组件和弹性件,齿形弹扣组件包括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第二齿形弹扣和第三齿形弹扣分别设第一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分别与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三齿形结构配合;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三齿形结构啮合时,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压缩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一齿形结构配合时,所述弹性件由压缩状态变为释放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形弹扣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顶部开口位置,所述第一齿形结构还包括沿径向分布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具有顶部设有凸缘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齿形弹扣能够套接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内,所述弹性件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的圆柱体内,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下表面,所述凸缘上还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具有底部开口的圆筒结构,所述第三齿形弹扣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三齿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能够在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所述滑槽内时,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接触但没有啮合,当所述第二凸起脱离所述滑槽时,通过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的齿形配合侧向推动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相对于所述第一齿形弹扣转动,使得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能够落入所述第三齿形结构并与第三齿形结构相配合,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卡在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内,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二齿形弹扣压缩,所述弹出机构切换到锁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锁死状态并且所述尘盒被按压时,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一端抵住扫地机主体使得所述第三齿形弹扣和尘盒主体向下运动,所述第一齿形弹扣的另一端顶住所述第二齿形弹扣的凸缘,通过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的齿形配合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钦陈克铭王立磊郑卓斌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宝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