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液器和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57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连接有排气管,壳体顶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雾化组件,冷媒从进气管进入分液器的壳体内,通过壳体振动,液态冷媒被雾化组件雾化。还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外壳上连通有管路,所述管路连接有如以上所述的分液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液器和压缩机,包括吸液结构,吸液结构利用毛细现象将进入压缩机的液态冷媒传递到挡片上,由于压缩机本身运转时会产生振动,尤其在分液器部分振动比较大,压缩机运转产生的振动同时使挡片振动,挡片中心区域有微小的孔,拍打到吸液结构上,使液态冷媒从孔中喷出,形成雾化的小颗粒。

A kind of separator and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液器和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分液器和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压缩机装在空调、干衣机等系统工作过程中,冷媒进入压缩机时是气液混合物,直接进入压缩机会对压缩机内部形成液击,对压缩机稳定运行及内部零件损坏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常见分液器是内部连接一根钢管,顶上组件将液态冷媒分开落在钢管两侧,气态通过钢管进入压缩机内部,这样存在一部分冷媒没有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液器和压缩机,以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分液器和压缩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连接有排气管,壳体顶部连接有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挡片,挡片上设置有吸液结构,气液混合的冷媒从进气管进入壳体内的吸液结构,通过壳体振动,气态冷媒直接进入排气管,液态冷媒被挡片雾化后进入排气管。进一步,所述挡片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挡片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多个所述出液孔相间隔地设置。进一步,所述出液孔直径为0.5μm~8μm。进一步,所述进气管一侧的壳体内设置有吸液结构,所述吸液结构设置在挡片上,从而吸液结构在冷媒入口处吸液,挡片振动,将液态冷媒雾化。进一步,所述吸液结构为凹字形的吸水棉,所述吸水棉的两竖直边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分液器为圆筒形,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形成有容置槽,从而将吸液结构固定在容置槽内。进一步,所述夹持件和挡片一体成型,所述吸液结构夹持在挡片末端形成的夹持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设置有间距,所述挡片和所述吸液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一种压缩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分液器。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液器和压缩机,包括吸液结构,吸液结构利用毛细现象将进入压缩机的液态冷媒传递到挡片上,由于压缩机本身运转时会产生振动,尤其在分液器部分振动比较大,压缩机运转产生的振动同时使挡片振动,挡片中心区域有微小的孔,拍打到吸液结构上,使液态冷媒从孔中喷出,形成雾化的小颗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液器的剖视图;图2为图1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第三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液器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挡片的组件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2、排气管;3、进气管;4、吸液结构;41、第一限位凸起;42、第二限位凸起;5、挡片;51、出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组件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分液器是压缩机中用于气液分离的装置,通常设置在压缩机主体外侧,通过管路与压缩机主体相连。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连接有排气管2,壳体1顶部连接有进气管3,壳体1内设置有吸液结构4,吸液结构4的下方设置有挡片5,冷媒从进气管3进入分液器的壳体1内,液态冷媒会被吸液结构4吸收,再传递到挡片5上,由于压缩机运行本身的振动带动挡片5振动,吸液结构4吸收的液态冷媒进入到挡片5,液态冷媒被雾化,雾化后的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不会形成液击,同时这部分液态冷媒也进入压缩机内被使用,提高冷媒使用效率。分液器的壳体1内具有中空腔体,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结构,腔体内设置有吸液结构4,吸液结构4设置在限位结构中,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凸起41和第二限位凸起42,第一限位凸起41和第二限位凸起42设置有间距,从而使得吸液结构4固定在第一限位凸起41和第二限位凸起42之间。进一步,壳体1的横截面为环形,第一限位凸起41和第二限位凸起42沿环形壳体1内壁设置,将吸液结构4限制在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之间。吸液结构4为凹字形吸水棉,凹字形的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相接触,从而实现吸水棉充分吸收液态冷媒。吸水棉的两侧边和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吸水面的两侧边和壳体1内壁的固定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实施例为:吸水棉的侧壁涂抹强力固定胶,通过强力固定胶粘贴在分液器壳体1的内壁上;第二种实施例为:分液器为圆筒形,壳体1内壁上设置有夹持件,夹持件形成有容置槽,从而将吸水棉固定在容置槽内。优选的,夹持件和挡片5为一体成型,吸液结构夹持在挡片5末端形成的夹持凹槽内。吸水棉的第一底边下方设置有挡片5,挡片5设置在凹字形槽内,挡片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51,多个出液孔51相间隔地设置。如图4至图5所示,挡片5将连续的液态冷媒分成分散的液态冷媒,让其不能形成液击即可,出液孔51大小为0.5μm~8μm,优选的出液孔51大小为1~5μm。雾化挡片5的振动拍打在吸水棉上,使其吸收的冷媒从挡片5的出液孔51排出。挡片5的材质为碳钢,黄铜,硬铝等,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为:吸液结构4为吸水棉,吸水棉固定在隔板板内,隔板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壁,隔板成网格状,隔板包括水平部,水平部的两端向下竖直延伸设置有竖直部,吸水棉设置在隔板竖直部和水平部形成的凹槽内。挡片5设置在吸水棉一侧,紧邻吸水面设置。进一步,吸液结构4为海绵,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优选的吸液结构4由纤维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外壳上连通有管路,管路连接有以上所述的分液器。本实施例的分液器,当冷媒以气液混合的状态进入分液器,首先通过吸液结构4,气态冷媒不受影响直接通过吸液结构4和挡片5进入分液器底部;液态冷媒会被吸液结构4吸收,再传递到挡片5上,由于压缩机运行本身的振动带动挡片振动,而挡片5厚度较小,振动较剧烈,相当于不断拍打吸液结构4,吸液结构4所吸收的的液态冷媒经挡片5拍打进入到挡片上的出液孔51内,再从出液孔51排出,变成细小颗粒,液态冷媒被雾化,雾化的细小颗粒大小取决于挡片出液孔51的大小。以上实施方式,进入分液器的液态冷媒直接被雾化,雾化后的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不会形成液击,同时这部分液态冷媒也进入压缩机内被使用,提高冷媒使用效率。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连接有排气管(2),壳体(1)顶部连接有进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挡片(5),挡片(5)上设置有吸液结构(4),气液混合的冷媒从进气管(3)进入壳体(1)内的吸液结构(4),通过壳体(1)振动,气态冷媒直接进入排气管(2),液态冷媒被挡片(5)雾化后进入排气管(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连接有排气管(2),壳体(1)顶部连接有进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挡片(5),挡片(5)上设置有吸液结构(4),气液混合的冷媒从进气管(3)进入壳体(1)内的吸液结构(4),通过壳体(1)振动,气态冷媒直接进入排气管(2),液态冷媒被挡片(5)雾化后进入排气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5)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挡片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51),多个所述出液孔(51)相间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51)直径为0.5μm~8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一侧的壳体内设置有吸液结构(4),所述吸液结构(4)设置在挡片(5)上,从而吸液结构在冷媒入口处吸液,挡片振动,将液态冷媒雾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凯伦李旺宏梁泽建曹杜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