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阻力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47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零阻力电动床,包括床体和床板,所述床体和床板之间设有一驱动机构和一固定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床体上,所述固定机构与床板相连,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固定机构滑动使床板沿床体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床体和床板之间设置有滑轨,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控制床板在床体上滑动,方便对床板上的床单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阻力电动床
本技术涉及酒店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阻力电动床。
技术介绍
现有酒店中使用的床,就是在支架上放上席梦思或者是其他支撑垫,然后铺上床单即可。因为床单容易脏,需要进行更换,特别是在酒店,因为客人更换频繁,因此几乎每天都需要更换床单。床头大都都放有柜子,更换床单时需要将柜子移开,才能更好地将床单铺平。每更换一次床单,就要将床头的两个柜子移开再复位,非常不便,而且费时费力。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床,便于工作人员更换床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零阻力电动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零阻力电动床,包括床体和床板,床体和床板之间设有一驱动机构和一固定机构,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床体上,固定机构与床板相连,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固定机构滑动使床板沿床体长度方向滑动,床体和床板之间设置有滑轨,还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连接。作为优选,床体包括框架,框架中间位置设有沿床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两端分别与框架内壁相连,支撑板前后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梁和连接板,支撑梁和连接板分别与框架的内壁相连,框架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一加固板,支撑板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固板,支撑梁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加固板,连接板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加固板,支撑板、支撑梁、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加固板,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三加固板、第四加固板、第五加固板下部均设有支撑脚,框架左侧上部设有支撑面,支撑板和框架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上。作为优选,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电机座、主动轮座、第一侧板、底板、第二侧板、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盖板设置在底板上方且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第一侧板外侧设有主动轮座,主动轮座内通过开口簧环固定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内转动设置有主动皮带轴,主动皮带轴中间位置固定有主动轮,电机座与主动轮座相连,伺服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主动皮带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侧板内侧设有从动轮座,从动轮座上转动设置有从动皮带轴,从动皮带轴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绕设有皮带,皮带上通过压板固定有活动块,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导轨上设有滑块,滑块与活动块固定相连,活动块与固定机构相连,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连接。作为优选,第一侧板和从动轮座内侧均设有防撞垫。作为优选,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侧固定块、连接块,固定板与床板相连,固定板下部设有两个侧固定块,两个侧固定块之间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活动块相连。作为优选,滑轨的数量为六个,分别为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四滑轨、第五滑轨、第六滑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四滑轨、第五滑轨、第六滑轨均为三节式滑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四滑轨、第五滑轨、第六滑轨均包括外轨、中轨和内轨,框架前侧壁内侧设有第一滑轨座,支撑板前侧设有第二滑轨座,框架后侧壁内侧设有第三滑轨座和第四滑轨座,第一滑轨的外轨设置在第一滑轨座上,第二滑轨的外轨设置在框架的前侧壁上,第三滑轨的外轨设置在第二滑轨座上,第四滑轨的外轨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五滑轨的外轨设置在第三滑轨座上,第六滑轨的外轨设置在第四滑轨座上,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四滑轨、第五滑轨、第六滑轨的内轨分别与床板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驱动机构驱动固定块滑动,使床板相对于床体滑动,方便工作人员对床板上的床单进行更换,而无需搬动床头的柜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去掉床板后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床板;2、床体;3、驱动机构;4、固定机构;5、滑轨;6、控制器21、框架;22、支撑板;23、第一加固板;24、第二加固板;25、支撑梁;26、连接板;27、第三加固板;28、第四加固板;29、第五加固板;210、支撑脚;211、支撑面;212、第一支撑梁;213、第二支撑梁;214、第一滑轨座;215、第二滑轨座;216、第三滑轨座;217、第四滑轨座;31、伺服电机;32、电机座;33、主动轮座;34、轴承;35、开口簧环;36、主动皮带轴;37、主动轮;38、第一侧板;39、底板;310、第二侧板;311、从动轮座;312、从动皮带轴;313、从动轮;314、皮带;315、活动块;316、压板;317、盖板;318、导轨;319、滑块;320、防撞垫;41、固定板;42、侧固定块;43、连接块;51、第一滑轨;52、第二滑轨;53、第三滑轨;54、第四滑轨;55、第五滑轨;56、第六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一种零阻力电动床,包括床体2和床板1,床体2和床板1之间设有一驱动机构3和一固定机构4,驱动机构3固定设置在床体2上,固定机构4与床板1相连,所述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固定机构4滑动使床板1沿床体2长度方向滑动,还包括一控制器6,控制器6与驱动机构3电连接,控制器6可以采用线缆的方式直接与外部的控制板相连,也可以采用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与外部的控制板相连。床体2包括框架21,框架21中间位置设有沿床体2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板22,支撑板22两端分别与框架21内壁相连,支撑板22前后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梁25和连接板26,支撑梁25和连接板26分别与框架21的内壁相连,框架2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一加固板23,支撑板22与框架2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固板24,支撑梁25与框架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加固板27,连接板26与框架21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加固板28,支撑板22、支撑梁25、连接板26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加固板29,第一加固板23、第二加固板24、第三加固板27、第四加固板28、第五加固板29下部均设有支撑脚210,框架21左侧上部设有支撑面211,支撑板22和框架2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梁212和第二支撑梁213,驱动机构3设置在第一支撑梁212和第二支撑梁213上。驱动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1、电机座32、主动轮座33、第一侧板38、底板39、第二侧板310、盖板317,第一侧板38和第二侧板310设置在底板39左右两侧,盖板317设置在底板39上方且与第一侧板38和第二侧板310相连,第一侧板38外侧设有主动轮座33,主动轮座33内通过开口簧环35固定有两个轴承34,两个轴承34内转动设置有主动皮带轴36,主动皮带轴36中间位置固定有主动轮37,电机座32与主动轮座32相连,伺服电机31固定在电机座32上,主动皮带轴36与伺服电机31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侧板310内侧设有从动轮座311,从动轮座311上转动设置有从动皮带轴312,从动皮带轴312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从动轮313,主动轮37和从动轮313之间绕设有皮带314,皮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阻力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和床板,所述床体和床板之间设有一驱动机构和一固定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床体上,所述固定机构与床板相连,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固定机构滑动使床板沿床体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床体和床板之间设置有滑轨,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阻力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和床板,所述床体和床板之间设有一驱动机构和一固定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床体上,所述固定机构与床板相连,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固定机构滑动使床板沿床体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床体和床板之间设置有滑轨,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阻力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中间位置设有沿床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与框架内壁相连,所述支撑板前后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梁和连接板,所述支撑梁和连接板分别与框架的内壁相连,所述框架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一加固板,所述支撑板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固板,所述支撑梁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加固板,所述连接板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加固板,所述支撑板、支撑梁、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三加固板、第四加固板、第五加固板下部均设有支撑脚,所述框架左侧上部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撑板和框架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阻力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电机座、主动轮座、第一侧板、底板、第二侧板、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所述盖板设置在底板上方且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所述第一侧板外侧设有主动轮座,所述主动轮座内通过开口簧环固定有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转动设置有主动皮带轴,所述主动皮带轴中间位置固定有主动轮,所述电机座与主动轮座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所述主动皮带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鹅岛床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