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安庆专利>正文

一种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45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螺母,其中,包括波形弹簧垫圈、螺母本体以及外圈体,所述螺母本体中部设有供螺栓螺接的螺纹穿孔,螺母本体设有限位台,该限位台中部凸设有与螺纹穿孔连通的螺纹管,所述波形弹簧垫圈套设在所述螺纹管外部,所述外圈体套设在波形弹簧垫圈上,外圈体上端设有用于限制波形弹簧垫圈的第一限位凸缘且下端设有与限位台铆压的铆压边缘。本案结构更精简巧妙,利于装配。

A n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母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螺母。
技术介绍
螺母通常与螺栓或螺杆配合使用,用于对其它零部件进行紧固连接,是一种用途普通而广泛的零部件。为了使螺母在受到强烈震动和不规则强力拨动时不易松动和脱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组合式螺母,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0910213724.3公开的一种螺母,包括螺母和外圈,外圈的轴向一端活动套接于螺母的相应端上,且外圈的轴向一端设置有可防止螺母与外圈相分离的限位部件;还包括弹簧垫圈,上述外圈内设有容纳上述弹簧垫圈的容置腔,上述弹簧垫圈设于上述容置腔内并穿设于螺栓总成的螺杆上,上述容置腔位于上述外圈的轴向另一端处的内壁上设有与上述弹簧垫圈的相应端的端面相适配的贴合面。其虽然能增加螺母与螺杆的预紧力,不易松动和脱落,但是具有如下弊端:其一,弹簧垫圈两端与螺母和外圈的接触面为光滑接触面,变形过程也是整个光滑面发生变形,变形空间较小,能承受的冲击力有限;其二,由于对外圈没有限位作用,而铆压过程需要较大的力,因此铆压外圈时容易发生位置偏移,使弹簧的中轴线与螺母和外圈的中轴线不在同一线上,不利吸收减震力,如此便会影响弹簧垫圈的预紧作用,该专利结构不够巧妙,不利自身装配。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结构更精简巧妙,利于装配。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螺母,其中,包括波形弹簧垫圈、螺母本体以及外圈体,所述螺母本体中部设有供螺栓螺接的螺纹穿孔,螺母本体设有限位台,该限位台中部凸设有与螺纹穿孔连通的螺纹管,所述波形弹簧垫圈套设在所述螺纹管外部,所述外圈体套设在波形弹簧垫圈上,外圈体上端设有用于限制波形弹簧垫圈的第一限位凸缘且下端设有与限位台铆压的铆压边缘。进一步的,所述外圈体还设有用于限制外圈体和螺母本体相对移动距离的第二限位凸缘。进一步的,所述波形弹簧垫圈至少为一层。进一步的,所述螺母本体和螺纹管一体成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案的螺母本体设有限位台和螺纹管,如此,装配本案时,先把波形弹簧垫圈直接套设在螺纹管上,然后盖上外圈体,最后利用铆压工艺将铆压边缘向内铆压与限位凸台下端形成相卡设置,整个装配过程十分快捷便利,大大提升了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波形弹簧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螺母本体-1,螺纹穿孔-11,限位台-12,螺纹管-13;外圈体-2,第一限位凸缘-21,第二限位凸缘-22,铆压边缘-23;波形弹簧垫圈-3,波形结构层-31,拱形支撑点-3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3所示,一种螺母,其中,包括波形弹簧垫圈3、螺母本体1以及外圈体2,所述螺母本体1中部设有供螺栓螺接的螺纹穿孔11,螺母本体1设有限位台12,该限位台12中部凸设有与螺纹穿孔11连通的螺纹管13,所述波形弹簧垫圈3套设在所述螺纹管13外部,所述外圈体2套设在波形弹簧垫圈3上,外圈体2上端设有用于限制波形弹簧垫圈3的第一限位凸缘21且下端设有与限位台12铆压的铆压边缘23。这样,装配本案时,先把波形弹簧垫圈3直接套设在螺纹管13上,然后盖上外圈体2,最后利用铆压工艺将铆压边缘23向内铆压与限位凸台下端形成相卡设置。如此,在铆压前可通过螺纹管13快速精准定位波形弹簧垫圈3,使波形弹簧垫圈3的中轴线与螺母本体1的中轴线保持一致,而且螺纹管13可对外圈体2形成限位作用,使外圈体2在铆压过程中也能保持与平稳,这样螺母本体1、外圈体2和波形弹簧垫圈3三者的中轴线保持一致,保证了稳定的缓冲预紧效果,整个装配过程十分快捷便利精准,大大提升了装配效率。另外,所述波形弹簧垫圈3具有波峰和波谷,波峰形成拱形支撑点311,如图4所示,每个波形弹簧垫圈3由多层波形结构层31逐个叠设连接组成,每层波形结构31都有若干个拱形支撑点311,与限位台12和第一限位凸缘21直接接触的都是拱形支撑点311,变形空间更大,缓冲吸振能力较强,耐冲击力更强。当螺栓在拧紧时,螺母本体1向套在螺杆上的波形弹簧垫圈3施加压力,波形弹簧垫圈3被压紧,使波形弹簧垫圈3相应端的端面与第一限位凸缘21相应端的内壁相适配贴合在一起并夹紧螺杆,从而增加螺母与螺杆的预紧力,使螺母在受到强烈震动和不规则强力波动时不易发生松动和脱落现象,延长了螺母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外圈体2还设有用于限制外圈体2和螺母本体1相对移动距离的第二限位凸缘22,和第一限位凸缘21配合限制限制外圈体2和螺母本体1相对移动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波形弹簧垫圈至少为一层,数量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层数。优选的,所述螺母本体1和螺纹管13一体成型,利于加工,提升加工效率。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形弹簧垫圈、螺母本体以及外圈体,所述螺母本体中部设有供螺栓螺接的螺纹穿孔,螺母本体设有限位台,该限位台中部凸设有与螺纹穿孔连通的螺纹管,所述波形弹簧垫圈套设在所述螺纹管外部,所述外圈体套设在波形弹簧垫圈上,外圈体上端设有用于限制波形弹簧垫圈的第一限位凸缘且下端设有与限位台铆压的铆压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形弹簧垫圈、螺母本体以及外圈体,所述螺母本体中部设有供螺栓螺接的螺纹穿孔,螺母本体设有限位台,该限位台中部凸设有与螺纹穿孔连通的螺纹管,所述波形弹簧垫圈套设在所述螺纹管外部,所述外圈体套设在波形弹簧垫圈上,外圈体上端设有用于限制波形弹簧垫圈的第一限位凸缘且下端设有与限位台铆压的铆压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安庆
申请(专利权)人:林安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