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喷火筒加热器,它包括喷火筒汽化油加器和多筒液化气加热器。喷火筒汽化油加热器由控制阀总成、预热导油管总成、针形阀体总成、喷火筒燃烧总成等构成。多筒液化器加热器由多通阀控制总成、气路总成及喷火筒燃烧总成等构成。手把中导油管的出油口与三通阀体的进油口连通,导油管的端部与针形控制阀体的针形阀外套连结。(*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用于建筑行业和铸造行业及其它热熔法加工行业,属于加热器制造领域。本技术现有
中的已有技术是国外生产的单管喷火烤热器,在结构设计上由喷咀、一个喷火筒及控制系统构成。其不足之处是喷咀、喷火筒的结构设计,只限于烧液化气,而不能烧油,因此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只能单筒喷火,因此工作效率低。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烧油又能烧气的喷火筒汽化油加热器和既能烧油又能烧气的多筒加热器。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油(气)喷火筒加热器包括喷火筒汽化加热器和多筒液化气加热器两种结构方案。喷火筒汽化油加热器,它包括接头18、手把17,接头18与手把17中的导油管11的进油口连通,手把17中导油管11的出油口与三通阀体19的进油口连通,三通阀体19的出油口与导油管的进油口连通,导油管的端部与针形控制阀体(5,21)的针形阀外套21连接且其出油口与导油管油予热管总成(20,2,6)的进油口连通,导油予热管总成的出油口与针形控制阀体的针形阀外套的内腔连通,导油予热管总成中的予热导油管位于加热筒1内,加热筒采用支架3与喷油咀4连接,喷油咀与针形控制阀体的针形阀外套的下端连通,针形控制阀体的针形阀外套上端采用控制总成(7,8,9,10,5)控制喷油咀的开、关及开启量的大小。喷油(气)咀的孔径为φ0.8~φ1.5mm。三通阀19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进油量的大小及开、关。它由三通壳体、针形阀16、压帽15、密封垫14、旋钮13及紧固螺钉12构成。针形阀采用密封垫14而旋接在三通壳体的控制口内,针形阀由阀头、密封垫螺纹杆身及螺杆构成且阀头、螺纹杆身及螺杆为一体,阀头与三通阀体内的阀咀配合工作。密封垫位于针形阀的螺纹杆身的纹间且与三通壳体的控制口内的螺纹配合起密封和上、下旋动的作用。螺杆用于固定旋钮,用于手动控制针形阀的上、下运动量,达到针形阀打开三通壳体内阀咀和关闭阀咀的目的。压帽15穿过针形阀杆而旋接在三通壳体上,起定位作用,防止针形阀旋出三通壳体。旋钮13采用紧固螺钉12而固定在针形阀杆的杆端上,控制三通阀体的开、关及开启量的大小。针形控制阀体由针形阀杆5及针形阀外套21构成,针形阀杆5的阀呈园锥状或锥状。针形阀杆5位于针形阀外套21内,其上端与控制总成连接,下端与喷油咀4相配合,通过控制总成控制针形阀杆的上、下,而达到控制喷油咀的开、关及开启量的大小,针形阀外套一是用于贮存由予热导油管加热后的油供给喷油咀,二是与控制总成一同控制其内针形阀杆的开、关及开启量的大小。控制总成由密封垫7、压帽8、旋钮9、紧固螺钉10及针形阀杆杆端部构成。密封垫7位于针形阀杆杆端部的螺旋齿间内且旋接在针形阀外套21的上端套内,压帽8穿过针形阀杆而旋接在针形阀外套上端部,旋钮9采用紧固螺钉10而固定在针形阀杆上,控制针形阀杆的上、下,达到控制喷油咀的开、关及开启量的大小。导油予热管总成由导油管20、予热导油管2及回油管6构成,导油管20、予热导油管2及回油管为一根通管制成,并且予热导油管2呈螺旋结构。喷火筒汽化油加热器的喷火筒燃烧控制总成由1--8个构成。工作原理首先在油罐钢瓶中加入适量汽油,用气筒注入空气,打开钢瓶控制阀开关,通过钢瓶与加热器连接导油管,汽油经过空气压力进入加热器接头、进入加热器油量控制阀(三通阀)针形阀,流入导油管,经予热导油管、回油管进入针形阀外套的内腔、火力控制阀总成至喷油咀,此时轻轻启开火力控制阀总成的针形阀杆,通过喷油咀在加热筒1内流入少量汽油,点燃、予热导油管内的油2--3分钟,使其油温增高,启动火力控制调节阀,这时即可调出所需火力温度,最高温度可达800℃~1000℃左右。多筒液化气加热器,它包括进气接头32、手把34,进气接头32的进气口与手把34中的后导气管31的进气口连通,手把34中的后导气管31的出气口与多通阀42的进气口连通,多通阀中2--8个出气口分别与2--8个前导气管24的进气口连通,2--8个前导气管的出气口分别与喷火咀连通,2--8个喷火咀分别采用支架2与喷火筒45连接。多通阀体25的进气阀咀前部制有一与多通阀上、下控制口贯通的孔43,该孔与多通阀体25上的2--8个支导气口(孔)相通。多通阀42由多通阀体25、紧固螺帽(29,40)、密封圈30、针形阀28、调气阀轮27、压帽(26,41)、平底阀39、弹簧(38,33)、手压把37、支架36及橡胶垫35构成。针形阀28采用密封圈30旋接在多通阀体25的上控制口内,压帽26穿过针形阀杆而旋接在多通阀体25的上控制口上,调气阀轮27采用紧固螺帽29而固定在针形阀杆上,控制多通阀的开、关及开启量的大小;平底阀39的凹形阀头内装有橡胶垫35,平底阀的阀杆上套有密封圈30及弹簧38,带有橡胶垫、密封圈及弹簧的平底阀位于多通阀体的下控制口内,压帽41穿过平底阀的阀杆而旋接在多通阀的下控制口上,手压把37采用紧固螺帽40而固定在平底阀的阀杆上且在手压把与手把34间置有一支架36,通过支架、手压把控制下控制口内进气阀口的开、关及进气量的大小。工作原理液化气或煤气由进气接头、后导气管进入多通阀,调节调气阀轮而带动针形阀开启,液化气经阀咀、导气孔进入2--8个出气孔(口)后,进入前导气管、喷火咀,点燃,此时,根据需要压下手压把,打开平底阀,增大供气量,使喷火筒燃烧温达到800℃~1000℃左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油(气)喷火筒加热器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独特、简单、燃烧效果佳的优点,喷火筒汽化加热器的设计,解决了缺气地区及偏远地区施工作业的需求,降低了施工成本,一个工作日,可节省人民币40元左右,而且携带、使用方便,不受客观条件限制。多筒液化气加热器的设计,具有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可提高工效2--10倍,有利于高层大面积的施工。 附图说明图1是喷火筒汽化油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筒液化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图1是喷火筒汽化油加热器的一种实施例。图2是多筒液化气加热器的一种实施例。喷火筒汽化油加热器的实施(图1)接头18与手把17中导油管11的进油口连通,导油管11的出油口与三通阀体19的进油口连通,三通阀体19的出油口与导油管的进油口连通,导油管的端部与针形阀外套21连接且其出油口与导油管20连通,导油管的出油口与予热导油管2连通,予热导油管呈螺旋状而位于加热筒1内,其出油口与回油管6连通,回油管的出油口与针形阀外套21连通,喷油咀4与针形阀外套下端部连通,支架3的一端旋接在喷油咀上,支架的另一端与加热筒1连接,针形阀杆5位于针形阀外套内,针形阀杆的阀与喷油咀相配合控制喷油咀的开、关及开启量,针形阀杆的上端采用压帽8及密封垫7将针形阀杆位于针形阀外套内,旋钮9采用紧固螺钉10而固接在针形阀杆的尾端部,控制针形阀的上、下。多筒液化气加热器的实施首先参照附图2及说明书第五部分,按现有技术加工制作各部件,然后参照附图2及说明书第五部分按现有技术安装调试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喷火筒汽化油加热器,它包括接头18、手把17,接头18与手把17中的导油管11的进油口连通,其特征是手把17中导油管11的出油口与三通阀体19的进油口连通,三通阀体19的出油口与导油管的进油口连通,导油管的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气)喷火筒加热器,它包括喷火筒汽化油加器和多筒液化气加热器。喷火筒汽化油加热器由控制阀总成、预热导油管总成、针形阀体总成、喷火筒燃烧总成等构成。多筒液化器加热器由多通阀控制总成、气路总成及喷火筒燃烧总成等构成。手把中导油管的出油口与三通阀体的进油口连通,导油管的端部与针形控制阀体的针形阀外套连结。 体的针形阀外套上端采用控制总成控制喷油咀的开、关及开启量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蔼迪,
申请(专利权)人:王蔼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