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366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2
一种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及风扇,其中停机自动复位机构用于风扇在摇头后停机自动复位,所述风扇包括底盘和底板,还设置有复位位置参照物,以及驱动模块,驱动底板相对底盘转动,使风扇作反复摇头动作;检测模块,随底板和底盘相对转动,接受到复位位置参照物反射回的检测信号时,向控制模块发出距离信号;控制模块,在风扇停机后,当距离信号为预设值,控制驱动模块制动,使底板在复位位置停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风扇在停机后复位,提供用户体验。

An automatic reset mechanism and fan for shut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及风扇
本技术属于风扇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及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为增大风扇的辐射面积,风扇或者落地扇基本都具备摇头的功能。目前市场上的风扇以摇头状态关机后,机头和摇头初始位置不同时,机头无法自动运转至固定位置或初始位置,导致用户需要手动调整机头至固定位置或初始位置,因此用户体验较差,同时长时间手动摇头也可能会导致摇头零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及风扇,以在风扇停机后,使机头自动复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停机自动复位机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停机自动复位机构,用于风扇在摇头后停机自动复位,所述风扇包括底盘和底板,还设置有复位位置参照物,以及驱动模块,驱动底板相对底盘转动,使风扇作反复摇头动作;检测模块,随底板和底盘相对转动,接受到复位位置参照物反射回的检测信号时,向控制模块发出距离信号;控制模块,在风扇停机后,当距离信号为预设值,控制驱动模块制动,使底板在复位位置停止。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器,复位位置参照物为信号挡板;信号挡板和距离传感器分别固接在底盘和底板上;随底板和底盘的相对转动,距离传感器的镜头与信号挡板对齐,距离信号为预设值。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器,驱动器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底板相对于底盘转动。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轮固接在底盘上,主动齿轮受驱动器驱动在底板上转动。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轮的端面上开有沉头孔,底盘底面的上表面固接有两个下螺钉柱,每个沉头孔内设置有与下螺钉柱螺纹连接的下螺钉。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壳体固接在底板上,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下表面形成有两个电机螺柱,步进电机的壳体两侧形成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有通孔,螺钉分别贯穿安装板上的通孔并分别与相应的电机螺柱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套设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为主板,主板通过电线分别与步进电机、距离传感器连接。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风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扇,包括机头、立柱、底板和底盘,底板和底盘转动连接,机头通过立柱安装底盘上,底板和底盘之间设有上述的停机自动复位机构。本技术的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及风扇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底板是否移动到复位位置,并将到位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动作,实现述底盘相对于底座转动,使得风扇的机头自动停转至复位位置,用户无需手动调节机头位置,避免手动调节摇头组件,导致摇头组部件损坏,增强用户体验,提高产品销售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风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停机自动复位机构电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距离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机头;2、立柱;3、底板;31、电机螺柱;32、传感器螺柱;33、主板螺柱;4、底盘;41、下螺钉柱;5、驱动模块;51、主动齿轮;52、从动齿轮;53、步进电机;6、检测模块;61、距离传感器;611、连接板;612、镜头;62、信号挡板;7、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风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风扇包括机头1、立柱2、底板3、底盘4和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底板3和底盘4转动连接,且底板3受停机自动复位机构驱动在底盘4上转动。机头1通过立柱2安装底盘4上,从而通过底板3的转动,带动机头1作反复摇头动作,进而加大机头1内风扇的辐射面积。如图2所示,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包括驱动模块5、检测模块6、复位位置参照物和控制模块7。驱动模块5用于驱动底板3相对于底盘4转动,包括主动齿轮51、从动齿轮52和驱动器,驱动器驱动主动齿轮51转动,主动齿轮51和从动齿轮52啮合,从而通过主动齿轮51对从动齿轮52的反向力,使主动齿轮51绕从动齿轮52转动,进而底板3相对于底盘4转动。从动齿轮52固接在底板3中央。为了安装从动齿轮52,从动齿轮52的端面上开有沉头孔。结合图3所示,底盘4底面的上表面固接有两个下螺钉柱41,每个沉头孔内设置有与下螺钉柱41螺纹连接的下螺钉,从而将从动齿轮52螺钉连接在底盘4上。底板3下表面安装有步进电机53,步进电机53作为驱动器,驱动主动齿轮51转动。如图4所示,底板3下表面形成有两个电机螺柱31。步进电机53的壳体两侧形成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有通孔,螺钉分别贯穿安装板上的通孔并分别与相应的电机螺柱31螺纹连接,从而将步进电机53的壳体和底板3固定。主动齿轮51套设在步进电机53的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过盈配合,从而驱动主动齿轮51转动。主动齿轮51和从动齿轮52啮合,又由于底板3通过平面推力轴承转动连接在底盘4上,从而通过主动齿轮51对从动齿轮52的反向力,使主动齿轮51绕从动齿轮52转动。检测模块6为距离传感器61,复位位置参照物为信号挡板62,距离传感器61检测距离传感器61和信号挡板62的距离,控制器7通过检测距离信号,判定底板3的转动位置。距离传感器61两侧形成有连接板611,连接板611上开有通孔。如图4所示,底板3上形成有传感器螺柱32,螺钉分别贯穿连接板611上的通孔并分别与相应的传感器螺柱32螺纹连接,从而将距离传感器61的壳体和底板3固定。如图3所示,信号挡板62固接在底盘4上。随底板3和底盘4的相对转动,距离传感器61的镜头612与信号挡板62对齐,信号挡板62将镜头612发射的信号反射回镜头612,控制模块7收到检测模块6发出到位信号,记录为复位位置。控制模块7为主板,主板通过电线分别与步进电机53、距离传感器61连接。主板通过螺钉和主板螺柱33固接在底板3上,控制模块7当收到关机信号后,若当前位置非复位位置,则控制机头1摇头至复位位置时制动。若当前位置为复位位置,则控制器控制机头1制动。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机自动复位机构,用于风扇在摇头后停机自动复位,所述风扇包括底盘(4)和底板(3),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复位位置参照物,以及/n驱动模块(5),驱动底板(3)相对底盘(4)转动,使风扇作反复摇头动作;/n检测模块(6),随底板(3)和底盘(4)相对转动,接受到复位位置参照物反射回的检测信号时,向控制模块(7)发出距离信号;/n控制模块(7),在风扇停机后,当距离信号为预设值,控制驱动模块(5)制动,使底板(3)在复位位置停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机自动复位机构,用于风扇在摇头后停机自动复位,所述风扇包括底盘(4)和底板(3),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复位位置参照物,以及
驱动模块(5),驱动底板(3)相对底盘(4)转动,使风扇作反复摇头动作;
检测模块(6),随底板(3)和底盘(4)相对转动,接受到复位位置参照物反射回的检测信号时,向控制模块(7)发出距离信号;
控制模块(7),在风扇停机后,当距离信号为预设值,控制驱动模块(5)制动,使底板(3)在复位位置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检测模块(6),包括距离传感器(61),复位位置参照物为信号挡板(62);信号挡板(62)和距离传感器(61)分别固接在底盘(4)和底板(3)上;随底板(3)和底盘(4)的相对转动,距离传感器(61)的镜头(612)与信号挡板(62)对齐,距离信号为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模块(5)包括主动齿轮(51)、从动齿轮(52)和驱动器,驱动器驱动主动齿轮(51)转动,主动齿轮(51)和从动齿轮(52)啮合,从而带动底板(3)相对于底盘(4)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机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52)固接在底盘(4)上,主动齿轮(51)受驱动器驱动在底板(3)上转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马先锋陈中兆麦焕孔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