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胜专利>正文

无烟节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358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无烟节能炉,解决现有燃煤炉具结构复杂、燃料利用率不高、严重污染环境以及经常熄火等问题,包括炉膛,炉膛至少被分隔成四个燃烧室,炉膛顶部为炉顶,炉顶上分别开有炉顶口,炉顶口上设有顶口盖;炉体外壁上开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加煤口,加煤口上装有密封盖;相邻燃烧室之间设有烟气通道,烟气通道一端设有烟道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按照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的先后顺序,通过控制各烟道门的开启,交替的变换烟气在燃烧室内的走向,最终将产生的烟气完全燃烧掉,大大提高燃料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农村及城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烧设备
,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 无烟节能炉。技术背景消除烟尘、节约能源是改进各种炉具的主要目的。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种炉 具一般采用传统的燃烧方式,比如正烧、反烧等,这些燃烧方式归结起来都属 于一次燃烧的方式,使用时,燃料在炉膛内点燃后,预热、分解,然后放出大 量的挥发物,由于燃烧不充分,其中有大量的可燃烟气和煤尘会因温度降低并 缺乏与之相混合的适当空气而停止燃烧,随即由炉内直冲排出,形成滚滚烟气, 不仅浪费了能源,又严重的污染了环境。随着环境保护限制和烟尘排放要求日 益严格,为消除一次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同时提高热效率,人们对现有炉具 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比如增加了烟气处理装置,但效果均不理想,仍普遍 存在结构复杂、燃料利用率不高、热效率较低、烟气处理成本高、严重污染环 境等问题,而且现有炉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熄火,不能达到连续使用的目的, 给人们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燃煤炉具结构复杂、燃料利用率不高、严重污染 环境以及经常熄火等问题,提供一种无烟节能炉。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无烟节能炉,包括炉体,炉体内 设有炉膛,炉臁沿纵向方向至少被分隔成四个独立的燃卩烧室,炉膛顶部为炉顶,炉顶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相通的炉顶口,各炉顶口上设有顶口盖;炉体外 壁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连通的加煤口,各加煤口上装有密封盖;相邻燃烧 室之间设有烟气通道,烟气通道一端且位于燃烧室内的烟气出口处设有烟道门。 本技术所述的燃烧室的个数可根据炉膛的大小以及对烟气处理的要求而 定,燃烧室数量越多,烟气燃烧的越充分,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越少。本实用 新型将炉膛分隔成多个燃烧室,各燃烧室之间通过烟气通道串接在一起,按照 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的先后顺序,在添加燃料的同时,通过控制各烟道门的开 启,交替的变换烟气在燃烧室内的走向,使烟气的走向总是由刚刚添加燃料的 燃烧室(添煤燃烧室)到燃料燃烧最旺的燃烧室(旺火燃烧室),在燃烧过程中,各个燃烧室相互轮换地充当着旺火燃烧室、二级燃烧室、三级燃烧室.......添煤燃烧室,最终将产生的烟气完全燃烧掉,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节约了 能源,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为了防止添煤后,煤层的高度阻挡烟道门的开启,各烟道门位于相应加煤 口的上方。本技术所述的位于炉顶上方的炉体外壁上分别设置与各顶口盖相对应 的密封门,通过密封门可自由开启相应的顶口盖。本技术所述的炉膛内壁四周、炉顶下方以及相邻燃烧室之间均设有水 套,可充分吸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本技术在现有炉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炉膛分隔成多个燃烧室,按 照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的先后顺序,在添加燃料的同时,通过控制各烟道门的 开启,交替的变换烟气在燃烧室内的走向,最终将产生的il气完全燃烧掉,大 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同时只要及时观察,及时加燃料,可连续使用,不会熄火,可广泛应用于农村及城市的各种类型的燃煤锅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图2的A-B-C-D-E的阶梯式剖视图)图2为图1的B-B阶梯式剖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l-炉体,2-炉膛,3、 4、 5、 6-燃烧室,7-炉顶,8、 9、 10、 11-炉顶 口, 12、 13、 14、 15-顶口盖,16、 17、 18、 19-加煤口, 20、 21、 22、 23-密封 盖,24、 25、 26、 27-烟气通道,28、 29、 30、 31-烟道门,32、 33、 34、 35-密 封门,36-水套。具体实施方式无烟节能炉,包括炉体l,炉体l内设有炉膛2,炉膛2沿纵向方向被分隔 成四个独立的燃烧室3、 4、 5、 6,炉膛2顶部为炉顶7,炉顶7上分别开有与 每个燃烧室相通的炉顶口8、 9、 10、 11,各炉顶口上分别设有顶口盖12、 13、 14、 15;炉体l外壁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连通的加煤口 16、 17、 18、 19, 各加煤口上装有密封盖20、 21、 22、 23;相邻燃烧室之间设有烟气通道24、 25、 26、 27,烟气通道一端且位于燃烧室内的烟气出口处设有烟道门28、 29、 30、 31;各烟道门位于相应加煤口的上方;位于炉顶7上方的炉体外壁上分别设置 与各顶口盖相对应的密封门32、 33、 34、 35,炉膛2内壁四周、炉顶7下方以及相邻燃烧室之间均设有水套36。在实际使用中,当燃烧室3为旺火燃烧室时,燃烧室4为二级燃烧室,燃烧室5为三级燃烧室,燃烧室6为添煤燃烧室,此时,为了使燃烧室3内的燃 料燃烧更充分,打开密封门32,然后开启顶口盖12,燃烧室3内的烟道门28 关闭,其余燃烧室内的烟道门打开,顶口盖关闭,燃烧室6、 5、 4内产生的烟 气依次经烟气通道27、 26、 25进入各自相邻的燃烧室内燃烧,最后由烟气通道 24进入燃烧室3内完全燃烧;当燃烧室3内需要添加燃料时,打开加煤口 16 添加燃料,同时通过加煤口 16打开烟道门28,通过密封门32关闭顶盖口 12, 此时关闭燃烧室4内的烟道门29,通过密封门33打开顶盖口 13,此时燃烧室 3为添煤燃烧室,燃烧室4为旺火燃烧室,燃烧室5为二级燃烧室,燃烧室6 为三级燃烧室,然后燃烧室3、 6、 5内产生的烟气依次经烟气通道24、 27、 26 进入各自相邻的燃烧室内燃烧,最后由烟气通道25进入燃烧室4内完全燃烧, 上述过程连续重复,各个燃烧室相互轮换地充当着旺火燃烧室、二级燃烧室、三级燃烧室.......添煤燃烧室,燃烧过程所产生的全部热量均被水套36吸收,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热效率较高,节约了能源,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空气 中污染物的排放。权利要求1、一种无烟节能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有炉膛(2),其特征是炉膛(2)沿纵向方向至少被分隔成四个独立的燃烧室(3、4、5、6),炉膛(2)顶部为炉顶(7),炉顶(7)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相通的炉顶口(8、9、10、11),各炉顶口上分别设有顶口盖(12、13、14、15);炉体(1)外壁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连通的加煤口(16、17、18、19),各加煤口上装有密封盖(20、21、22、23);相邻燃烧室之间设有烟气通道(24、25、26、27),烟气通道一端且位于燃烧室内的烟气出口处设有烟道门(28、29、30、3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节能炉,其特征是各烟道门位于相应加煤口 的上方。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烟节能炉,其特征是位于炉顶(7)上方 的炉体外壁上分别设置与各顶口盖相对应的密封门(32、 33、 34、 35)。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烟节能炉,其特征是炉膛(2)内壁四周、 炉顶(7)下方以及相邻燃烧室之间均设有水套(36)。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燃烧设备
,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无烟节能炉,解决现有燃煤炉具结构复杂、燃料利用率不高、严重污染环境以及经常熄火等问题,包括炉膛,炉膛至少被分隔成四个燃烧室,炉膛顶部为炉顶,炉顶上分别开有炉顶口,炉顶口上设有顶口盖;炉体外壁上开有与燃烧室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烟节能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有炉膛(2),其特征是炉膛(2)沿纵向方向至少被分隔成四个独立的燃烧室(3、4、5、6),炉膛(2)顶部为炉顶(7),炉顶(7)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相通的炉顶口(8、9、10、11),各炉顶口上分别设有顶口盖(12、13、14、15);炉体(1)外壁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连通的加煤口(16、17、18、19),各加煤口上装有密封盖(20、21、22、23);相邻燃烧室之间设有烟气通道(24、25、26、27),烟气通道一端且位于燃烧室内的烟气出口处设有烟道门(28、29、30、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刘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