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26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包括上曲轴箱和下曲轴箱,下曲轴箱内部开设有腔体,腔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筋,腔体内部下方处设置有排渣管,且排渣管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外侧,排渣管延伸出腔体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马达,排渣管延伸出腔体的一端下方处设置有排渣阀,排渣管位于腔体内部上方处开设有通槽,排渣管内部设置有螺纹轴杆,螺纹轴杆的一端与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排渣管内壁端口处,螺纹轴杆上套接有丝套套管,丝套套管上套接有刮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曲轴箱,该曲轴箱的空腔内部设置有油气分离管和排渣管,可以对机油中混入的气体和金属杂质进行去除,提升机油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
本技术属于柴油机
,具体为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
技术介绍
柴油发动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而曲轴箱包括上曲轴箱和下曲轴箱,其中上曲轴箱与气缸体铸成一体,下曲轴箱用来贮存润滑油,并封闭上曲轴箱,油底壳受力很小,一般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其形状取决于发动机的总体布置和机油的容量,在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的高压可燃混合气和已燃气体,或多或少会通过活塞组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漏入曲轴箱内,造成窜气,窜气的成分为未燃的燃油气、水蒸气和废气等,这会稀释机油,降低机油的使用性能,加速机油的氧化、变质,水气凝结在机油中,会形成油泥,阻塞油路;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混入润滑系统,会导致发动机零件的腐蚀和加速磨损;窜气还会使曲轴箱的压力过高而破坏曲轴箱的密封,使机油渗漏流失;然而现有的曲轴箱内部缺乏去除机油中杂质的结构,只能在排油阀位置加入磁铁来吸附机油中的金属杂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金属杂质去除效率低,且容易堵塞阀门,而现有的曲轴箱会增加强制通风装置来降低曲轴箱内部气压合混入的气体浓度,但是去除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包括上曲轴箱和下曲轴箱,所述下曲轴箱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下曲轴箱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腔体内部下方处设置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横向贯穿所述腔体,且所述排渣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腔体外侧,所述排渣管延伸出所述腔体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排渣管延伸出所述腔体的一端下方处设置有排渣阀,所述排渣管位于所述腔体内部上方处开设有通槽,所述排渣管内部设置有螺纹轴杆,所述螺纹轴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排渣管内壁端口处,所述螺纹轴杆上套接有丝套套管,所述丝套套管上套接有刮盘。其中,所述刮盘的外径与所述排渣管的内径相一致。其中,所述刮盘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刮盘关于所述丝套套管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其中,所述通槽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通槽之间设置有磁管,所述磁管的下半部分内壁嵌设有永磁铁。其中,所述腔体内部还设置有油气分离管,所述油气分离管外表面等距分布有若干个网状区域,在所述网状区域表面包裹有油气分离滤套,所述油气分离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曲轴箱外侧并安装有单向气嘴。其中,所述通槽的开口深度小于所述排渣管直径的一半。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腔体内部设置有排渣管,且排渣管上开设有通槽,使排渣管内部与腔体内部连通,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腔体内部在储油时,机油可以进入排渣管内,由于排渣管上磁管的下半部分内壁嵌设有永磁铁,机油中存在的金属杂质可以吸附在永磁铁上,当驱动马达运行时可以带动螺纹轴杆转动,由于丝套套管的作用使得刮盘可以在排渣管内部移动,将吸附在永磁铁上的金属杂质刮至排渣阀位置处排出,从而机油的质量,使机油使用寿命更长,且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金属杂质去除速度快,效率高,去除彻底。2、本技术中,腔体内部还设置有油气分离管,油气分离管外表面等距分布有若干个网状区域,在网状区域表面包裹有油气分离滤套,油气分离管的一端延伸至下曲轴箱外侧并安装有单向气嘴,油气分离管与腔体内部机油保持接触,在机油流动的过程中,机油中混入的气体由网状区域的油气分离滤套进入油气分离管内部,再由油气分离管一端的单向气嘴排出,从而达到降低机油中气体浓度的效果,防止机油出现被混入的气体稀释和机油变质的现象,且这样的排气方式使得该曲轴箱排气速度快,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中排渣管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油气分离管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上曲轴箱;2、单向气嘴;3、加强筋;4、腔体;5、下曲轴箱;6、底板;7、排渣管;8、油气分离管;9、磁管;10、通槽;11、螺纹轴杆;12、刮盘;13、丝套套管;14、排渣阀;15、驱动马达;16、油气分离滤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包括上曲轴箱1和下曲轴箱5,下曲轴箱5底部设置有底板6,下曲轴箱5内部开设有腔体4,腔体4内部设置有加强筋3,腔体4内部下方处设置有排渣管7,排渣管7横向贯穿腔体4,且排渣管7的一端延伸至腔体4外侧,排渣管7延伸出腔体4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马达15,排渣管7延伸出腔体4的一端下方处设置有排渣阀14,排渣管7位于腔体4内部上方处开设有通槽10,排渣管7内部设置有螺纹轴杆11,螺纹轴杆11的一端与驱动马达15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排渣管7内壁端口处,螺纹轴杆11上套接有丝套套管13,丝套套管13上套接有刮盘12,刮盘12的外径与排渣管7的内径相一致,刮盘1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刮盘12关于丝套套管13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通槽10共设置有两个,两个通槽10之间设置有磁管9,磁管9的下半部分内壁嵌设有永磁铁,通槽10的开口深度小于排渣管7直径的一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腔体4内部设置有排渣管7,且排渣管7上开设有通槽10,使排渣管7内部与腔体4内部连通,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腔体4内部在进行储油时,机油可以进入排渣管7内,由于排渣管7上磁管9的下半部分内壁嵌设有永磁铁,机油中存在的金属杂质可以吸附在永磁铁上,当驱动马达15运行时可以带动螺纹轴杆11转动,通过丝套套管13的作用使得刮盘12可以在排渣管7内部移动,从而可以将吸附在永磁铁上的金属杂质刮至排渣阀14位置处排出,从而机油的质量,使机油使用寿命更长。腔体4内部还设置有油气分离管8,油气分离管8外表面等距分布有若干个网状区域,在网状区域表面包裹有油气分离滤套16,油气分离管8的一端延伸至下曲轴箱5外侧并安装有单向气嘴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气分离管8与腔体4内部机油保持接触,在机油流动的过程中,机油中混入的气体由网状区域的油气分离滤套16进入油气分离管8内部,再由油气分离管8一端的单向气嘴2排出,从而达到降低机油中气体浓度的效果,防止机油被混入的气体稀释。工作原理,参照图1-3,使用时,首先下曲轴箱5内部腔体4用于储存机油,当腔体4内部在储存机油时,油气分离管8与机油始终保持动态接触,在机油流动的过程中,机油中混入的气体由网状区域的油气分离滤套16进入油气分离管8内部,再由油气分离管8一端的单向气嘴2排出,从而达到降低机油中气体浓度的效果,防止机油被混入的气体稀释,且机油在流动经过磁管9内部位置处时,机油中存在的金属杂质被吸附在永磁铁上,当驱动马达15运行时带动螺纹轴杆11转动,通过丝套套管13的作用使得刮盘12在排渣管7内部移动,将吸附在永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包括上曲轴箱(1)和下曲轴箱(5),所述下曲轴箱(5)底部设置有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曲轴箱(5)内部开设有腔体(4),所述腔体(4)内部设置有加强筋(3),所述腔体(4)内部下方处设置有排渣管(7),所述排渣管(7)横向贯穿所述腔体(4),且所述排渣管(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腔体(4)外侧,所述排渣管(7)延伸出所述腔体(4)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马达(15),所述排渣管(7)延伸出所述腔体(4)的一端下方处设置有排渣阀(14),所述排渣管(7)位于所述腔体(4)内部上方处开设有通槽(10),所述排渣管(7)内部设置有螺纹轴杆(11),所述螺纹轴杆(1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马达(15)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排渣管(7)内壁端口处,所述螺纹轴杆(11)上套接有丝套套管(13),所述丝套套管(13)上套接有刮盘(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包括上曲轴箱(1)和下曲轴箱(5),所述下曲轴箱(5)底部设置有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曲轴箱(5)内部开设有腔体(4),所述腔体(4)内部设置有加强筋(3),所述腔体(4)内部下方处设置有排渣管(7),所述排渣管(7)横向贯穿所述腔体(4),且所述排渣管(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腔体(4)外侧,所述排渣管(7)延伸出所述腔体(4)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马达(15),所述排渣管(7)延伸出所述腔体(4)的一端下方处设置有排渣阀(14),所述排渣管(7)位于所述腔体(4)内部上方处开设有通槽(10),所述排渣管(7)内部设置有螺纹轴杆(11),所述螺纹轴杆(1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马达(15)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排渣管(7)内壁端口处,所述螺纹轴杆(11)上套接有丝套套管(13),所述丝套套管(13)上套接有刮盘(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曲轴箱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岳如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依梯凯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